瑶医药饼外敷联合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3-03-06 03:21尹智功雷荔荔蒋耀平韦锐斌李拥军蒙继勇张国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茵陈痛风性痛风

尹智功 刘 江 肖 敬 徐 宏 雷荔荔 蒋耀平 韦锐斌 李拥军 蒙继勇 张国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柳州545001)

瑶医药饼外敷联合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尹智功 刘 江 肖 敬*徐 宏 雷荔荔 蒋耀平 韦锐斌 李拥军 蒙继勇 张国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柳州545001)

目的 观察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秋水仙碱片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红肿评分、关节活动障碍评分、血尿酸和血沉的指标变化和综合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红肿及关节活动障碍的减轻程度及血尿酸值和血沉值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瑶医药;茵陈宣痹汤;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遗传性和 (或)获得性因素引起尿酸排泄下降或 (和)嘌呤代谢障碍,导致尿酸盐在关节滑膜或软骨沉积,导致滑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反应。患者症状多是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痛处不移,疼痛的关节红、肿、热、痛等。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临床上尚无针对病因的特效根治手段。现代医学多从抑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抗炎止痛等方面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治疗而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60例痛风患者为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5±11)岁,病程4个月至7年;对照组30例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8.2±12.6)岁,病程5个月至6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1],并排除继发性痛风可以确诊为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的证候分类,证属湿热蕴结型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明显,屈伸不利,得冷则舒,得热则痛甚,好发于下肢,以第一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居多,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浮数或滑数。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湿热型,年龄在18~80岁的原发性痛风患者,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止痛药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1.4排除标准①凡不符合入选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②由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病变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者;⑤年龄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本药过敏者。

1.5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评分、关节红肿评分、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及综合疗效、血尿酸、血沉的变化情况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疼痛积分评定采用国际通用的VAS评分(0~10分)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评定其疼痛减轻的程度分为无任何疼痛感觉;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为患者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四部分得分相加为总积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3分,总积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参照尼莫地平法即:N=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以及及国家卫生部发布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①临床痊愈:N≥95%,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②显效:94%≥N≥70%),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③有效:69%≥N≥30%,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N<30%,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1.6治疗方法

1.6.1一般治疗治疗期间两组都进行痛风健康教育,禁食高嘌呤食物,严格戒酒,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受寒等诱发因素,多饮水促进尿酸排出。

1.6.2治疗组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①瑶医药饼:为我院自制瑶药外用制剂,组方为断肠草、大黄、黄柏、两面针、宽筋藤、威灵仙、大钻、小钻、走马胎、透骨消等药各30g,将上述药物研成极细末,用时取适量药末与蜂蜜调成糊状,均匀敷于关节表面(皮肤破溃处禁用),厚度为0.4cm,外加敷料,时间1小时左右,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隔日换药1次。②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用药如下:粉防己10g,苍术12g,黄柏12g,牛膝15g,薏苡仁30g,土茯苓15g,茵陈15g,栀子10g,杏仁10g,蚕沙12g,滑石15g,积雪草30g,赤芍15g,地龙10g,姜黄12g,海桐皮15g。以上药物慢火水煎30min,煎成500ml分2次服用。

1.6.3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服用秋水仙碱片,首剂用1.0mg,然后每2小时服用0.5mg,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 (如泄泻、恶心、呕吐等)时,改为0.5mg/次,Tid,饭后15分钟温开水送服。

两组服药期间避免高嘌呤饮食以及其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作疗效评定。

1.7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l 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 (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评分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评分的比较 (χ±S)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评分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评分的比较 (χ±S)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红肿评分的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红肿评分的比较 (χ±S)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障碍评分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障碍评分比较 (χ±S)

2.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的比较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的比较 (χ±S)

2.6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值比较见表6。

2.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8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值比较 (χ±S)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经成为常见病,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西药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能降低尿酸,减轻症状,但因其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停用后易复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所以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探寻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 “痹证”范畴。饮食不节、形体肥胖、起居不慎为基本病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热毒为患是病机关键,热毒、痰浊、瘀血交相为患是主要病理产物。《温病条辨·中焦》65条:“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鞠通从经验言:“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热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本病为平素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郁结,日久累及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而成;或脾胃湿热,久而酿生痰瘀,以致湿热痰瘀流注凝涩,故本病当属内伤实证之范畴。

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丰富治疗经验的总结,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不但用药简单,采集方便,源丰价廉,而且方法多样[2]。瑶医学虽无痛风这一病名,根据瑶医古籍之中对该病类似病状的描述,并认为本病由人体亏虚加之外邪侵袭所致百体筋脉阻塞,九窍不通,盈 (实)亏 (虚)失调。瑶医 “盈亏平衡”论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盈则满,满则溢,溢则病;亏则虚,虚则损,损则病;瑶医用药的原则是盈则消之,亏则补之。依此瑶医将药物分为风药和打药两大类,对于盈证的治疗,用打药为主;治疗亏证以风药为主。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补益脏腑功能;打药具有峻急、峻逐邪气之效。瑶药最常用的 “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归结起来就分为风打两类。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温病学治疗热痹之验方宣痹汤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治疗痛风的专方——加味茵陈宣痹汤 (粉防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土茯苓、茵陈、栀子、杏仁、蚕沙、滑石、积雪草、赤芍、地龙、姜黄、海桐皮);方中防己急走经络之湿,杏仁开肺气之先,连翘清气分之湿热,赤小豆清血分之湿热,滑石利窍而清热中之湿,栀子肃肺而泻湿中之热,薏苡仁淡渗而主挛痹,清半夏辛平而主寒热,晚蚕沙化浊道之湿气,姜黄、海桐皮取其宣络止痛也。全方以防己、清半夏、晚蚕沙之辛合杏仁、连翘、栀子之苦,成苦辛通痹之剂,为人所习用。诸药合用,既可利其湿毒使邪有出路,而又不伤其正,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并将广西柳州地区瑶族民间常用的断肠草、大黄、黄柏、两面针、宽筋藤、威灵仙、大钻、小钻、走马胎、透骨消等主要药物组成的专方制成药饼,外敷治疗痛风。该方两面针属于瑶药 “五虎”之入山虎,能祛风攻毒除湿,消肿止痛散结;宽筋藤和威灵仙分属瑶药 “九牛”里的青九牛和黑九牛有透窍启关,舒经活络功能;大钻、小钻分属于瑶药 “十八钻”里的大钻和小钻具有穿经走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之功;走马胎及透骨消则分属于 “七十二风”里血风和钻地风具有散瘀止痛消肿之效;断肠草为瑶医外治之要药,具有消肿拔毒之功;外加蜂蜜一则调和诸药,二则可制约方中药物之毒性,也起滋润肌肤之效。该方具有良好的镇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前期笔者应用其治疗膝骨关节炎起到消炎、消肿、镇痛、阻止软骨退变和恢复功能的作用[3]。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瑶医药饼外敷联合加味茵陈宣痹汤内服治疗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避免关节损伤加重,疗效肯定,治疗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红肿及关节活动障碍的减轻程度及血尿酸值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3):178-181.

[2]李彤,唐农,秦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5,52.

[3]尹智功,肖敬,吕建伟,等.瑶医药饼外敷结合小剂量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426-42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06

:1672-2779(2013)-04-0013-03

张文娟

2013-01-02)

柳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资助项目(No:10030702)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茵陈痛风性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不负春天
痛风的治疗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