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中添加“牧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3-03-10 00:23君,卢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肢蹄病体细胞隐性

向 君,卢 青

(四川省阳平种牛场,四川 洪雅 620360)

1 试验目的

本试验主要观察“牧平”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牧平”对牛奶品质的影响,“牧平”降低奶牛体细胞的作用,以及“牧平”对奶牛乳房炎、肢蹄病发生率的影响。

2 试验时间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3 材料及方法

3.1 材料 “牧平”由杨凌大西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验牛群:选择试验牛只70头,每头牛的年龄、泌乳月、奶产量、体况均相近,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头,对应安排在同一牛舍南北两边进行饲养。

3.2 方法 试验组在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0.4%的“牧平”,对照组不添加。两组基础日粮相同。连续饲养60d。3.3 观测项目 试验期内,每隔6d采一次奶样作检测,并测量奶产量。临床乳房炎、肢蹄病则按牛场兽医的日常工作检查、记录情况来统计。

4 试验结果

截至2012年12月,共获符合试验条件的奶产量、奶品质和体细胞数情况等10组有效数据。因检测设备有限,体细胞数只采取相应的测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来统计,隐性乳房炎采用CMT检测方法。

“牧平”对奶牛的奶产量、奶品质、体细胞数、乳房炎和肢蹄病发病情况的影响,分别列于表1~表5。

表1 对奶产量的影响 kg

表2 对奶品质的影响 %

表3 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表4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情况 %

表5 肢蹄病的发生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本试验于2012年11月至12月进行,正是四川地区温度最低且气候比较干燥的月份。因为天气的影响和奶牛本身泌乳的特性,试验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奶产量、临床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都在降低,但试验组的奶产量比对照组降低的幅度小。从表1、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牛的平均产奶量要多1.23kg,净增幅度为11.7%,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和13%。

由于“牧平”中含有六神曲、山楂、麦芽等成分,因而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并能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发酵,帮助饲草饲料充分吸收,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另外,其成分中的槟榔含有多种牛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胆碱等成分能有效促进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增强了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和转化力,提高了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同时,槟榔中含有的儿茶素、生物碱具有促进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调节肠胃机能活动,从而预防前胃迟缓和因环境应激所导致的食欲减退等。胆碱、生物碱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奶牛机体受感染或发生炎症反应时,能提高奶牛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肢蹄病的发生率。这点从表3、4、5中就可以看出。

综上所述,在奶牛基础日粮相同的条件下,于日粮中添加“牧平”(添加量为0.4%),能提高奶产量和奶品质,还能有效预防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生。

[1]田代华.实用中药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898-1901.

[2]林华忠.海藻粉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乳牛产奶性能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2002,24(5):1-2.

[3] 姚金良.乳成分与饲料的关系[J].中国奶牛,2004,(2):25-27.

[4]蒋伟.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J].中国奶牛,2008,(9):65-66.

猜你喜欢
肢蹄病体细胞隐性
江苏省某奶牛场肢蹄病发病规律及对日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场补饲生物素防控奶牛肢蹄病临床效果观察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常见因素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