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品剧本的创作

2013-03-11 15:04铜川市群众艺术馆陕西铜川727000
大众文艺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品戏剧创作

(铜川市群众艺术馆 陕西铜川 727000)

小品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舞台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属表演艺术范畴。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扬善抑恶、针砭时弊、幽默诙谐、寓教于乐、启迪世人,可以说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央视或各地方台的春晚中令人期待和引人注目,不论节目表演得怎样,但大都会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着实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

一、小品的特点

1.小品的“小”,即以小见大。戏剧小品之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正是由于它的短小精悍,简便易行的艺术特征决定的。它常常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大事中的小侧面、小片断,去反映生活的主流,人生况味;以小见大,以巧见深,小而生情,小而迪智,正所谓一滴水见阳光,小品不能像独幕剧,更不能象多幕多场的戏剧,人物背景不能太深,戏剧铺陈也不能太多,戏剧冲突的头绪也不能太乱,人物关系更不能太复杂,否则,在一个十二分钟以内的时间里,是无法完成一个小品的全部单元和任务的。所以,小品是不能以情节来取胜的,不能指望小品讲述一个完美,漂亮的故事。更多的是偶遇、巧合、介入、突发、陡转等形式来完成的。

2.小品的“精”,即在于“构思的精巧”。俗话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有无精巧的构思,往往在动笔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其成色的高下,品位的高低。在构思时,结构点的选取和设置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常识上讲,安排戏剧情节的艺术叫结构。而在戏剧结构中,选取最富戏剧性张力、最能表达戏剧内涵和寓意的构思着眼点就叫“结构点”通俗地说,也叫“戏眼”。精巧的结构点具有高度的情感凝聚力和暴发力,它能使观众由此生发出美好的情感和哲学思考。结构点选好了,就能以点带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品的“味”,即艺术即有的意味形式。小品的思想意涵和艺术寓意亦应更加具有以少胜多,言犹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无论什么种类的小品表现形式,都要有自已的思想指向和艺术寓意。这是小品的“魂”,如果少了这个“魂”,那么再好看的舞台表现,再强烈的剧场效果,再精练的题材,再高超的艺术表演,也只是稍纵即逝的泡沫和味同嚼腊的宣传品。

4.小品的“简”,就是删繁就简,轻车简从,单刀直入。要在十几分钟里引发戏剧冲突解决戏剧冲突,所以“快捷”就是小品的节奏主调。在剧本的创作上人物不能多,多一个人物就多一堆交待,多一段不必要的拉圾铺陈,能用两个演员完成的,就尽量不要用三个演员去完成。

二、小品剧本的创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一个主题。如果是公益演出,主题的选择就比较宽泛,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如果是行业约定的小品,就要根据行业的特点,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行业特色的主题进行创作。小品的主题是小品的灵魂,要用主题来维系一切。赵本山老师的小品不是纯粹搞笑,他的每一部小品都有深刻的主题,都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第二步,构思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要围绕主题来完成。故事是载体,要通过故事的情节展现主题。通常来讲,这个故事要满足三个条件:时间短,空间小,人物少。时间就6-10分钟,空间就是舞台大小,人物就是2-5人。

第三步,围绕故事搜集素材(即灌水)。一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从书本中查找素材;三是最便捷的,就是从网上查找素材。如我创作移动公司小品,就在笑话网上键如“手机”,关于手机的笑话就出来了。此外还要对素材进行举一反三地加工,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

第四步,动手写作。经过上述三步之后,写作只需2-3小时草稿就出来了。然后要在电脑上反复进行修改。要一字一句地改,要一个包袱一个包袱地改。一面修改,一面为人物设计动作、表情。值得强调的是,笑料不能游离主题。否则,再好的笑料也无意义,最多只能算闹剧而已。

第五步,在排练中完善。文本有人表演,会给作者带来动力;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得捧腹大笑,会给作者带来成就感。前期创作毕竟是“纸上谈兵”,在排演中你会遇到在创作中不曾考虑的问题。要通过排演,不断修改完善。

三、小品剧本的创作原则

1.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灵感。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象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如此包装》,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的小品《卖拐》、《卖车》等,都是在生活中发掘出的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通过他们活灵活现的演出,使观众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2.尽量控制演员的数量。小品一般三至五人。小话剧则可适当多些。因为演员多了,不但会使舞台显的很乱,而且由于上台人物太多,观众可能不会对任何一个演员留下深刻印象。但要注意的是,人少了,质量不能下降。可以采取把相近性格人物合成一个人等手法。使台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不要过分追求剧本情节的完美。小品应力求短小而精,若过多的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使剧本又长又乏味。同时一场晚会的时间一般是有限制的。晚会策划者不会允许一个节目过多浪费时间。小品的时间一般是十到二十分钟为宜。

3.演员的千百变化都在一个小范围内,受到局限,又不能转场换景,又不能冷场犯错!可见小品演员的难度,所以在创作小品剧本的前提,选好经典故事,填写精辟对白,一针见血的那种。不要设计悬疑、内涵过深的东西 ,因为时间短,观众没时间在跟你的思想去猜、去想、去琢磨,而是看着小品的直接性、娱乐性、哲理性、创造性来放松自己。而不是冲着学习来的。

4.写出特色。想要让自己的东西好,就要有自己的特色东西。 比如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自己所在工作的专业术语。 都可以加入进去,要让自己的文章内容活起来,哪才算是真正的精品。 鬼鬼总结的真正的好内容就是:融汇贯通,万变不离其宗。要让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换到一次掌声,每一次过度都可以换到一声尖叫,每一次顺场都可以换到一场痴狂。小品贵小,是一个小的故事让人去品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起承转合适合于所有剧本的创作。

5.大题小做小中见大。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小品的题材多取自于生活中的一些凡人小事。我们要用生活的眼光去挖掘题材,进行创作,不能瞎编乱造。在对生活进行“艺术夸张”时,要注意夸张适度,应给人一种真实感。题材宜小不宜大。小品要“大题小做”,不要“小题大做”。一个小品最好只反映一件事情,或者只反映一件事情的一个侧面。小品的题材应是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要以人为本。“小中见大”,既要管中窥豹,又要有广度和内涵。

6.围绕故事 收集素材。创作小品时,素材来源有二:一是从生活中的积累得来;二是从书籍、影视、戏剧作品中模仿。这里提及的模仿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故事实例,而是经过你的“艺术加工”后的“再创造”。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创作能力,最真诚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观众。

7.抓生活热点,以小见大。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戏剧应该是一面聚集物像的镜子……把微光变成光彩,把光彩变成光明。”写作小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此。小品截取的是生活中人们常有不自觉地受骗上当的小事,反映的却是多方面问题,如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卖拐》《卖车》《功夫》,即是此类。

当然了,小品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千万不能把生活直接搬上去。否则,也没人看。要把生活中的事经过我们“艺术处理”,才能搬上舞台。主要是将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经过压缩后写入剧本。如将生活中的两个人写成一个人等。

猜你喜欢
小品戏剧创作
《临宋人小品》
传统戏剧——木偶戏
Jazz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世相小品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