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2013-03-18 10:22吕芳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内容

吕芳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吕芳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较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学习情况做了现状调查和学习需求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应包含中国文化;提升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探索多样化的中国文化资源的教学方法。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英语教学

目前,大学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定位于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国家文化资源的引入和介绍,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缺少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介绍和教学,使得当前的英语教学没有达到充分利用世界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在单极的新文化涌入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应该引起新的重视,英语教学过程应与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能够使用目的语恰当的表达和正确宣传中国文化。

一、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资源的意义

第一,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自身熟悉的文化资源出发,能够提升其使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的迫切需求,提升语言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全面提升自身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和人文素养。

第二,为重新定义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英语教学最终目的之一应该是使学习者在能够使用世界语表达和交流的同时,传播和弘扬中国的文化。

第三,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正面、积极的传播,加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减少文化误解,增强国际交流。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山东女子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超过85%。相关数据使用spss19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一)中国文化学习的基本现状

调查发现91.6%的学生表示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或者较有兴趣;70.8%的学生对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表示出非常大或者较大的兴趣。85.6%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70.1%的人认为将中国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能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为语言学习带来积极影响。接近70%的人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表现出非常强烈和较强烈的愿望。

但是,74%的人表示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介绍较少或者很少;大多数人认为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方面的信息很少。77.8%的人表示目前的教学不能满足其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接近90%的学生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表示不太熟悉或者不了解。

(二)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分析

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课程设置方式,52.1%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应该与英语类专业课程密切结合,灵活组合和相互融合;31.5%的人认为可以作为选修课开展;9.6%的人表示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单独开设;还有少数人认为可以用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

表1显示了学生认为最适宜的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年级和周学时数量。

表1 最适宜的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年级和周学时数量

在最喜欢的中国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方面,39%的学生选择了师生互动的形式;24%的选择开展活动和操练为主;22.1%的选择了教师讲授为主;14.9%的选择了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的形式。64.9%和16.2%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参与一系列中国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知识竞赛、自编自演、试讲等。

表2显示了学生最喜欢的中国文化知识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

表2 最喜欢的中国文化知识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

最喜欢的课外学习方式方面,46.1%的学生表示喜欢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32.9%的喜欢大量阅读;19.1%的学生希望通过参与各种课外竞赛和活动。

学生最感兴趣和最想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文化知识的领域和内容主要涉及到国家和城市的介绍、中国历史、政治和经济、教育、文学、媒体和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知识

在使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知识过程中,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的相应的英语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达到77%的人最希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接下来是提高英汉互译能力,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表4显示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相关内容学习的评价方式的选择。

表4 最希望的评价形式

学生对使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中国文化资源在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还涉及中国文化教学的目标、教学资源的开发、教材的编写、教学模式等方面。比如,有部分学生认为,中国的学生自小对中国文化都有较深刻的理解,但是欠缺的是用英语进行表达,因此中国文化教学的目标应更加重视的是语言输入的过程。有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应该开展系列教学,不要开设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有的学生希望能够有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的书或者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三、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多数的学生认为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应当和英语类专业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更能达到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提高语言输出能力,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的教学目标。因此,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基本能力课程,英语国家文化课程、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中都可以适当地融入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其中,以口语、写作和翻译等语言输出类课程的适用度更高;英语国家文化课程和教法类课程可以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开展课堂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说、写、译等能力。

英语教学中可主要涉及的中国文化资源可以包括中国国家和主要城市介绍;历史、政治、经济话题;教育体制和著名学校介绍;中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服饰、节日、饮食等);现代中国人生活;中国文化符号;中外文化对比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有层次地开展,从易到难。在上述英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可以规定增加每周1-2学时的中国文化内容,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立足于相关语言能力的训练,达到文化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双重目的。大一和大二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可以选择日常生活、国家和城市介绍等比较简单、直观和生活接近的内容模块。大三和大四的专业学习中,可以渗透历史、政治经济、教育、艺术、文学等相对深刻和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选相结合方式,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从社会文化领域相对较深刻和抽象的内容模块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适合的部分模块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学习。在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开阔学生思路,提升其学习兴趣。

(二)提升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较少,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也不多。这也表明,英语教师自身对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内容不够熟悉,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应该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模块,同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的素材和建设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探索多样化的中国文化资源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将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领域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针对语言类专业课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在中国国家和城市的介绍方面,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身份,模拟带领外国人旅游和用英语介绍相关信息。在中国文学的内容模块,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作品评选活动。口语课上,可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作家和著名文学作品;写作课上,可用英语评论作家写作风格及其文学作品。还可以开展中国文化的知识竞赛,全程用英语进行问答,内容可以包括中国文化常识、中英文化专有名词互译等。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内容,帮助学生确立选题,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开展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英语试讲活动。

另外,在课外学习方面,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加强课外自主学习的资源和设备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中国文化学习周、用英语对话的中国文化交流社团等。

(四)中国文化知识教学资源开发、教材建设和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存在较大的欠缺,英文版本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专著和特色教材就更少。缺少资源和素材,势必制约相关文化教学的开展,所以,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在现有听、说、读、写、译的教材中适当融入相关内容之外,可以立足于不同专题和内容模块,出版系列教材或者丛书。通过拍摄英文版的专题纪录片、电视讲座、开设专题网站、出版相关报刊、杂志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的资源和素材。资源开发和教材建设中应该注意中国文化外译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

调查表明,在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评价方式方面,大多数学生希望采用的评价方式是综合测评。所以,相关课程的考核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根据文化内容的不同,充分考虑不同语言能力课程训练的侧重点,使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关注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程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卷面考试,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内容还可以包括平时课堂活动的表现,考核标准包括各项活动设计、积极性、参与度、语言表达水平等;阶段性小论文的撰写,考核标准包括选题、结构、论证和语言表达等。

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讨论了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其学习需求分析,继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能够提高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从而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弘扬。

[1]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2]李琪.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的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3]邓夏妍.高师院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2,(6).

[4]华瑛.中国文化专有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马银华)

本论文为山东女子学院校级教改立项青年教师项目重点项目《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课程“模块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以英语教育(儿童英语方向)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H319

A

1008—6153(2013)05—0133—03

2013-07-05

吕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内容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