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25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3-04-03 12:1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1450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施 鹏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50)

高血压脑出血(HIH)是指原发性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具有高血压的特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开颅手术、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1]。笔者采用微创血肿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21例,年龄41~86岁,平均为63.5岁。发病时间为3~48 h,其临床表现是头痛、呕吐、偏瘫、清醒或浅昏迷或朦胧或嗜睡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范围是5~13分。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要点和1999年WHO/ISH标准为高血压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扫描证实,24例皮层下出血,11例丘脑出血,8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平均血肿量为(29.8±23.4)m l。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比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组,各25例。两组患者预先给予基础护理、吸氧、脑保护剂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开颅手术组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首先,幕上脑出血时尽量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切口选择应避开脑重要功能区和血管区,对准血肿处,作星状切口,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清除血肿,常规关颅。如果血肿清除后,脑肿胀较重的患者需做骨瓣减压术。其次,幕下小脑出血时,采取后颅窝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要俯卧,先采取全身麻醉,确定血肿位置后,作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切开小脑皮层进行血肿清除术。如果患者出现脑室积血/脑室系统扩大,先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

微创血肿引流组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先确定血肿位置和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接着进行三维定位,选择离血肿中心最近点作为靶点,避开外侧裂及重要功能区,给予局部麻醉,将专用颅椎锥透颅骨,打破硬脑膜,用塑料针芯,缓慢延伸至所测定的方向和深度,连接上侧管,抽吸血肿,继续旋转穿刺针侧孔的方向,缓慢插入血肿中,抽出暗红色血液,此时需要用NaCl溶液冲洗,遵循原则就是套管侧管流出的血肿冲洗液与注入的NaCl溶液量基本平衡。病情平稳后,注入NaCl溶液1.5~2 ml和尿激酶3×104U,闭管2 h,开放引流到血肿消失。

1.3 评价标准:患者术后30 d观察其病死率,6个月后随访观察日常生活能力(ADL)。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划分为

5级:1级为治疗后患者完全恢复社会生活能力;2级为治疗后患者恢复部分社会生活能力进行家庭生活;3级为治疗后患者的家庭生活都需人帮助,依靠拄杖能走路;4级为治疗后患者卧床不起,仍有意识;5级为治疗后患者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相关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30 d,开颅手术组抢救成功19例(76%),死亡2例(8%),植物生存状态4例(16%);微创血肿引流组抢就成功23例(92%),死亡1例(4%),植物生存状态1例(4%)。6个月后随访,开颅手术组ADL 1~2 13例(52%),ADL 3~4 6例(24%),ADL 5 6例(24%);微创血肿引流组ADL 1~2 16例(64%),ADL 3~4 7例(28%),ADL 5 2例(8%)。微创血肿引流组预后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高血压脑出血经开颅手术和微创血肿引流治疗后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发生病理变化,早期血肿扩大,这将导致脑组织其他部位再次出血;血肿的毒性作用,将造成脑组织损伤;局部脑血流变化,出现血肿周围组织低灌注、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等[3]。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应该尽早发现血肿,尽快治疗,以减少后续反应,降低死亡。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既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避免再次出血,改善缺血,也减少血肿释放的各种毒性物质。这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以下几大优点:简便易行、能准确定位、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不但能治疗脑深部的小血肿,也能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且对特殊患者也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4]。

本试验结果指明,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开颅手术治疗,发生死亡明显低于开颅手术治疗。这提示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效果,改善预后,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1] 司东明,刘献志.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新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7.

[2] 陈祎招,徐如祥,赛力克,等.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16.

[3] 邓 平,吴晓敏.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0,4(4):267.

[4] 商善刚.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60.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