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及防制

2013-04-08 05:01武记学河南省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456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死胎受胎率公猪

武记学 (河南省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456500)

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暑湿天气,母猪受高温天气影响,往往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采食量降低,再加上蚊蝇等大量孳生,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传播速度加快,易发生各种疾病,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结合实际工作,将夏季母猪受胎率原因及防制技术介绍如下。

1 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

1.1 营养性因素

1.1.1 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 夏季炎热,由于母猪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及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致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紊乱,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并出现死胎和弱胎。

1.1.2 维生素缺乏或不足 夏季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维生素A和维生素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的最基本的维生素。由于维生素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会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因而导致母猪的受胎率低,并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1.1.3 青饲料缺乏或不足 青饲料缺乏或供应不足,如硒元素,维生素A缺乏影响种猪的繁殖。

1.2 环境温度因素

公猪的精液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环境温度过高,极易造成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品质稀薄,量少,精力活力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及时,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

1.3 运动因素

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目前一些猪场使用一些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显得不足,公猪运动量过少,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精率,母猪运动量不足,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同时也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1.4 疾病因素

1.4.1 细小病毒 该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母猪感染该病阶段,一般会导致母猪不发情,不孕,流产,弱胎,木乃伊以及母猪产仔数量减少等。空怀母猪感染后可以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一部分母猪会出现持续性不发情,母猪配种初期感染后会导致母猪既不出现发情现象,不怀孕产仔;母猪怀孕初期感染后会导致一部分胚胎早期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母猪怀孕中期感染后会导致一部分胎儿中途死亡,胎水被母猪吸收,母猪腹围减少,或产生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母猪在怀孕70d后感染该病,虽可正常产仔,但通常仔猪带毒,并成为新的传染源。预防一般在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免疫,每头母猪2ml即可。对后备母猪间隔3周重复免疫一次。

1.4.2 非典型猪瘟 该病会导致母猪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母猪妊娠10d前感染,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母猪出现返情或产仔数量减少;母猪妊娠10~15d感染会增加死胎数量;妊娠中后期感染,会死胎,弱胎胎儿产生生长发育不良;母猪产前一周左右感染,虽不影响仔猪的成活,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预防非典型猪瘟应对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15~30d免疫猪瘟疫苗,剂量为母猪2~4头份/头。

1.4.3 乙型脑炎 该病主要是蚊蝇传播,夏季多发。公猪感染乙型脑炎后,主要表现在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感染乙脑后,易发生急性流产外,经产母猪血液中抗体高,则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一般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在40%,经产母猪则在20%左右。预防乙型脑炎,一般对种公猪春秋各免疫乙型脑炎疫苗1次,对后备母猪应间隔3周重复免疫1次。

1.4.4 钩端螺旋体病 该病引起空怀母猪的胎儿死亡,流产和降低仔猪成活率。该病潜伏期1~2周,母猪在怀孕第1个月感染,胎儿一般不受影响;第2个月感染,则引起胎儿死亡,母猪流产,和木乃伊胎;第3个月感染,则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和降低仔猪成活率。预防钩端螺旋体菌苗。病原体未定型时,应对母猪接种多价苗。

1.4.5 鹦鹉热衣原体病 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患有该病的猪及其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带毒传染,该病可危及各个年龄段的猪,妊娠母猪最为敏感。一般初产母猪,青年母猪不仅发病症状明显,而且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经产母猪一般发病症状不明显,仅出现死胎现象。预防该病应以防范该病传入为重点,呈地方性流行的地方,应从乳猪到种猪免疫衣原体疫苗。

1.4.6 布氏杆菌病 该病易感染成年母猪和成年公猪,导致公猪急性或慢性睾丸炎和副睾炎;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预防该病应以预防该病传入为重点,在该病流行的老疫区,应加强种猪的普查普治,并定期免疫接种疫苗

1.4.7 蓝耳病(猪繁殖障碍综合症) 该病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腹部,乳房发蓝,流产死胎,和弱胎。应以防范该病传入为重点,可在母猪断奶前后免疫接种蓝耳病疫苗,母猪3ml/头。

1.4.8 猪附红细胞体病 各个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母猪感染后会引起贫血、消瘦、拉稀、流产、死胎、受胎率低。预防该病主要搞好猪舍内清洁卫生,消灭蚊蝇及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对母猪的叮咬。

1.4.9 弓形体病 该病会引起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并导致仔猪产后急性死亡。

1.4.10 母猪生殖道感染 主要是卫生条件差,污染过大,母猪初产胎儿过大及母猪发生难产,补救方法不当或处理不当等引起母猪生殖受损,以致感染子宫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生殖道感染,造成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引起妊娠流产等

1.5 公猪的使用因素

夏季高温季节,公猪的热应激明显,有的养殖场在高温天气下仍然使用公猪采精和配种,而不注重对公猪的合理使用,久而久之,则对公猪损伤较大,极易引起公猪的性机能下降,精液品质稀薄,量少,精子活力下降,死精,弱精等从而影响母猪的受精率。

2 受胎率低的防制方法

2.1 夏季适当补充青绿饲料

种畜供给青饲料2~3kg/d·头,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

2.2 调整种猪日粮

提高种畜饲料蛋白水平,种公猪饲料蛋白控制在16%,空怀母猪饲料蛋白控制在14%同时加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供应量。

2.3 搞好防暑降温工作

种猪在夏季应有通风或喷淋降温设备,饲料中添加草药也能起到降暑作用。

2.4 合理利用种畜

(1)控制配种频率,种公猪在夏季每周配种不超过5次;(2)调整配种时间,将传统的夏季早期配种调整为深夜配种,实践证明夏季深夜配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提高受精率10%。

2.5 做好种畜保健工作

对种畜除做好常规的免疫外,在每年还应做好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每月使用1次亚硒酸纳维生素E注射液,能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

2.6 加强种畜运动

早晚分别对公猪进行驱赶运动,1h/次左右。控制好母猪膘情,及时淘汰有繁殖缺陷的种畜和老龄畜

总之,夏季对猪场管理要求更严,特别是母猪在配种方面影响因素更多,养猪场要根据本场情况,制定合理方案,提高受胎率,提高猪场益。

猜你喜欢
死胎受胎率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