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疥癣病病因分析及防治

2013-04-08 05:01周成青索有青青海省大通县黄家寨镇兽医站810105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疥癣克星脱毛

周成青 索有青 (青海省大通县黄家寨镇兽医站 810105)

牛疥癣病是由疥癣虫(螨虫)引起的,以湿疹性皮炎、脱毛及剧痒为特征的慢性外寄生虫皮肤病的总称。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常见的有穿孔疥癣虫(疥螨)、吸吮疥癣虫(痒螨)及食皮疥癣虫(足螨)三种。其发育过程都在奶牛皮肤上,经卵、幼虫、稚虫、成虫4个阶段。整个周期约需2~3周,一般正在产卵的雌虫寄生于皮肤深层,而幼虫和雄虫寄生于皮肤表层。不同的疥癣虫有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而有不同类型的临床特征。病初,奶牛患部皮肤表面出现小丘疹,以后变成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痂皮。脱毛、皮肤变厚、龟裂、失去弹性,并常流恶臭分泌物,有的还出现脓疱。由于患部剧痒,病牛常倚壁、木桩、围栏摩擦和用舌舐吮患部。在冬季往往因脱毛,皮肤裸露,体热大量散失;另一方面,因病牛烦躁不安,影响觅食和休息,导致病牛消瘦,产奶量下降,严重时,病牛呈衰竭状,停止产奶甚至死亡。往往因疏忽而未及时诊断、隔离及有效治疗,而波及全群牛发病。本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全群家畜的严重感染,使畜牧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为此,必须做好牛疥癣病防治工作。

1 病因

1.1 内在因素 遗传基因的差异,不同品种、个体之间抗病性能有差别。

1.2 外在因素 (1)感染因素:细菌感染、病原体感染。(2)管理因素:奶牛饲养管理不善,牛舍及周围环境不好,精饲料过多等造成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2 症状

2.1 吸吮疥癣虫(痒螨)感染 主要寄生在皮肤表面,特别是耳部、臀部、腹部、会阴部、乳房等较严重。其发痒的程度比穿孔疥癣虫型稍差;但当口器刺入皮肤吸取淋巴液时则剧烈发痒,出现界限比较明显的脱毛斑。其中丘疹、斑的周围有渗出液渗出,脱毛斑上的痂皮呈现黄褐色贝壳状附着在皮肤上。本型以发痒的程度、痂皮的颜色以及不隆起可与其他2类型相区别。

2.2 食皮疥癣虫(皮螨)感染 以吃食屑皮为生,主要侵害牛的尾根部、肛门、臀部及四肢,有时也发生于背部、胸部及鼻孔周围。本型是3种类型中发痒最轻的1种;但由于大量寄生螨的刺激和变态反应,当出现皮炎和湿疹样症状时,则剧烈发痒。其脱毛程度比前者更加明显,具有大面积脱毛的特征,大部分病牛感染治愈后一生不在发病,但这类治愈后的病牛往往成为感染源。本型严重时皮肤像变态反应性湿疹那样渗出渗出液,同时伴有充血和出血,治疗后形成像龟裂样的大块痂皮,有时可波及全身。

2.3 穿孔疥癣虫(疥螨)感染 主要寄生于表皮,并在其中挖掘虫路,吸取营养。最初发生在奶牛的头、颈部,以后逐渐蔓延至肩部、背部,严重时,波及全身。此时,以靠近奶牛乳房、大腿内侧、会阴及耳根部位最为严重。由于螨在皮肤的表皮挖掘虫路,所以在3种类型中是发痒最剧烈的1种,与人的疥癣相似。

3 预防

(1)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建立健全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2)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换气良好,及时清除粪便和运动场内的积水。对牛舍定期消毒,可用20%生石灰水或5%火碱水消毒地面及墙壁及周围环境,要保持牛体的清洁,经常刷拭。防止微生物的繁殖。

4 治疗

(1)螨净5ml,来苏尔0.2ml,食油50ml。先将食油温热到40℃左右,加入螨净并搅拌,最后加入来苏尔,使其均匀混合后即成"螨油合剂",以现用现配。使用方法;首先把患部的毛及痂皮剪去,再用1.5%的来苏尔温水(或用2%敌百虫溶液)洗净擦干。用棉球沾取"螨油合剂"对患部进行涂抹,涂抹面要超过病变区1cm。用药量按患部面积而定,涂药面积不得超过全身总面积的1/3,如发病面积过大可以轮流涂药。每3d涂擦1次,严重者约3~4次即可痊愈,轻者2次即愈,治愈后隔7d再用药1~2次。用5%的敌百虫、2%来苏儿加水10㎏,圈舍喷洒消毒,以防复发。(2)虫克星抗虫谱广,对大多数线虫,如肺丝虫、捻转胃虫、仰口线虫等,以及外寄生虫如疥癣虫、蜱等都有较好的驱灭效果,且高效、低毒、安全。在兽医临床应用中,虫克星具备以下优点:其一,通过内服或注射给药,对家畜体内外寄生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二,不与其他驱虫药产生交叉抗药性,因而应用虫克星可改变过去牛疥癣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并使单一寄生虫病防治改为奶牛主要寄生虫病整体防治,使牛寄生虫得到全面驱除。虫克星剂型有:针剂、粉剂、片剂和胶囊。针剂,皮下注射;粉剂,灌服或拌入少量精料中喂服;片剂或胶囊,内服。同时用3%来苏水溶液洗去患部皮肤的癣屑、痂皮及污物,脓疱则逐个挑破,用来苏水棉签拭净并涂消炎药,临床症状逐渐消退,经20~25d,患部皮肤恢复正常,并长出新毛。治疗后6h,线虫可随粪便排出。虫克星对寄生虫卵无杀灭作用。奶牛疥癣虫从卵发育成成虫需7~15d,所以,在第1次治疗后7~8d,必须进行第2次治疗,以杀灭奶牛患部皮肤里新孵化出的疥癣虫,绝对不能因第1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而忽视第2次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防止环境中的病原体重复感染,发挥虫克星的治疗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病牛必须隔离治疗,搞好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垫草,脱屑、落毛要焚烧,排泄物则堆集泥封发酵,选用低毒、高效、安全的杀虫剂如除虫菊酯喷洒周围环境,以杀灭散落的病原体。

3.3 传统的治疗方法 (1)用肥皂水或煤酚皂溶液彻底洗刷患部,再用0.5%~1%敌百虫涂搽或喷洒患部,每周1次,连用2~3次。(2)用5ml/kg溴氰菊酯溶液喷淋,用量以湿透皮毛为准,5d 1次,连用2~3次。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毒性大,不安全等缺点而渐渐不能满足牛场的实际需求,因而可防、可治、广谱、安全、长效、无毒、无残留的驱虫药成为新的研发方向。

寄生虫疥螨、痒螨和皮螨寄生在牛的皮肤上,引起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传染途径多为直接接触传染。阴雨天气是螨发育繁殖旺盛时期,本病最易蔓延,体弱牛和幼牛易遭侵袭。通常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因为在这些季节里,日照不足,牛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厩舍潮湿、畜群密度过大、皮肤卫生状况不良等情况下,最适合疥虫发育繁殖。平时要保持牛舍干燥、清洁,注意厩舍的通风、卫生和加强饲养管理。卫生、刷拭用具固定使用。对新引入的牛要隔离检疫,发现病牛要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疥癣克星脱毛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肉牛疥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方法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猪疥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鸟的克星
羊疥癣病如何预防?
脱毛灵
健忘克星
美丽的寂寞
“低头族”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