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3-04-08 05:01王伟立山东省宁阳县堽城镇畜牧兽医站271416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

王伟立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镇畜牧兽医站 271416)

近年来,生猪养殖业和其他养殖业一样,在经历了从散养到规模饲养,再到集约化饲养的转变,饲养技术也从传统家庭饲养,到科学饲养,再到现在的现代畜牧业。可以说从规模和技术方面都实现了质的跨越。但是仔猪腹泻作为生猪的常见疾病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尽管对该病的研究在防治、营养、管理和遗传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因其病因复杂,给预防、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轻度腹泻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仔猪脱水、成为僵猪、甚至死亡,发病率通常在20%~100%,因腹泻死亡仔猪一般占到仔猪死亡总数的近40%,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仔猪腹泻病的几种常见病列举,并介绍鉴别方法,施以综合防治,帮助养殖户将损失降到最低。

1 常见的几种仔猪腹泻病

1.1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受凉的仔猪,夏季无乳仔猪多发,发病高峰期在1~4日龄和3周龄,通常全窝感染。发病时猪只表现脱水,可视黏膜苍白,尾部有时坏死,拉黄白色、水样、有气泡的恶臭粪便。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有食欲,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逐渐加重,精神萎顿、拱背、怕冷,严重时粪便失禁,3~5d后死亡。剖检可见胃充满食物、气体,胃内乳汁凝结不全,乳糜管内有脂肪,肠充血或轻微充血,肠壁轻度水肿,肠扩张,内充盈液体、豁液和气体。从小肠段可以分离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

1.2 猪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其特征是引起两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达到100%)。本病多发于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防止猪群感染此病,要求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剖检乳糜管中无脂肪,肠内有黄色液体和气体,肠血管充血,小肠壁薄,胃壁出血,胃内容物4~5天是绿色豁液,空肠回肠绒毛严重萎缩,小肠做荧光抗体检查或肠内容物直接电镜检查,可分离到病毒。

1.3 猪梭菌性肠炎 猪梭菌性肠炎通常在1~14日龄发病,每窝中有几头仔猪零星表现出症状。往往是最大最健康的仔猪容易被感染,感染猪出现水样血痢,四肢呈划动状、虚脱,偶尔呕吐,急性感染猪死亡率100%。剖检可见肠壁出血,肠腔中有血样液体,血清血液性腹腔液,腹膜淋巴结出血。黏膜涂片检查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组织病理学、微生物学培养可鉴定毒素。

1.4 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通常发生于8~9月份的6~15日龄的仔猪。常见大量糊状、水样、黄灰色、恶臭粪便,发病率75%左右,死亡率很低。剖检可见空肠和回肠纤维素性坏死性固膜,大肠一般无病变。空肠或回肠黏膜涂片,瑞氏、姬姆萨或新甲基蓝染色,检查裂殖子。

1.5 猪轮状病毒性肠炎 猪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危害2~7周龄哺乳仔猪(尤其是断乳前后,此时母源抗体最低),仔猪常突然发病,潜伏期0.5~1d,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轮状病毒对小肠上皮细胞有极强的偏嗜性。剖检病变可见柱状绒毛上皮细胞因感染而被破坏。小肠绒毛变短,嘟霜熬潺长,柱状绒毛上皮细胞常被鳞状或立方形细胞所代替,呈现绒毛固有层的淋巴细胞浸润。小肠做荧光抗体检查,肠内容物直接镜检,分离病毒。

1.6 猪低血糖 主要见于产后缺乳吃的仔猪,常表现水样腹泻,体温低,虚弱,伴有中枢神经症状,胃内一般不见凝乳块。

2 几种腹泻病的鉴别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导致仔猪腹泻的最常见因素是大肠杆菌病、低血糖症、传染性胃肠炎、梭菌性肠炎、球虫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这六种疾病是断奶前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此外,不常发生的某些病症,其主要症状为腹泻的还有类圆线虫侵袭、猪痢疾、猪丹毒和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和弓形虫病也能引起仔猪腹泻,但腹泻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2)根据散播速度判断暴发性腹泻并迅速传播的病症常与病毒感染有关。隐性发生、缓慢传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腹泻症的多见于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3)根据发病日龄判断根据猪首次发生腹泻的日龄可大致判断出病因。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发生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低血糖或梭菌性肠炎引起的;球虫性腹泻最早发生于5~7日龄;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猪痢疾、沙门氏菌病和猪丹毒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以后。大肠杆菌和无乳症引起的腹泻除见于生后头几天,也常见于3周龄的仔猪。各种日龄的仔猪发生急性严重腹泻是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无明显发病时间并可感染各种日龄仔猪的不太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4)根据剖检结果判断剖检发生腹泻的猪,应重点检查三个部位:一是检查肠系膜内的乳糜管,其内有无脂肪可反映出疾病能否引起绒毛萎缩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传染性胃肠炎的突出变化是乳糜管内没有脂肪,这种现象在轮状病毒性肠炎则不一定见到,而大肠杆菌病则不影响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二是检查肠的浆膜面是否变红(梭菌感染)或透明(传染性胃肠炎)。三是检查粘膜面是否有出血点或明显的出血(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和纤维性坏死性膜,膜可能为固膜性的(球虫病、慢性梭菌性肠炎)或出血性的(急性梭菌性肠炎、猪痢疾)。

3 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

仔猪腹泻病是多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防重于治的方针,生产中应着重搞好预防工作。养猪场生产者应对本场的生产条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控制措施等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采取综合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

3.1 搞好预防接种 怀孕母猪在产前21d左右注射1次猪K88K99疫苗,仔猪出生12h口服多价幼畜腹泻停。还应根据当地疫病的发生情况,选择性注射魏氏梭菌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等病的疫苗,切实搞好防疫工作。

3.2 搞好环境卫生 定期对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定期对母猪乳房部位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仔猪第1次吮乳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水将母猪乳头的积污洗净,定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尽量减少细菌病毒的侵袭机会。

3.3 加强饲养管理 仔猪自身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应激因素的适应性较差,易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引起腹泻。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改变饲料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饲喂要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冰冻饲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同时供给充足而洁净的饮水。出生后3d的仔猪因母乳较稠,乳中的水分难以满足其生长需求,所以必须供给足够的洁净水,否则仔猪极易因找不到洁净饮水而去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拉稀。

3.4 加强营养 妊娠母猪饲喂全价饲料,保持营养平衡,防止VA、VD、VC、VE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缺乏,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试验证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VE可使免疫母猪提供给仔猪特异性抗体增多。在妊娠期内,在母猪日粮中加入适量的低分子脂肪酸,可显著提高初乳中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增强仔猪抗御病原体,特别是抗御肠道病原体的能力,减少断奶前肠道疾病造成的损失,防止腹泻的发生。仔猪出生后,应让其及早(15min内)吃上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而及时补铁,则可有效防治仔猪营养性贫血,增强仔猪抵抗力。

3.5 实施药物预防 仔猪在出现断奶、转群或者其它应激因素时,除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外,还应加入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抗应激药物,据研究,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粘杆菌素、头抱曝肪钠、喹诺酮类药物等对于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猪场应对药物进行药效观察和筛选。为了兼顾仔猪腹泻各病原的控制,可以选择性地对母猪进行投药。种母猪产前产后各喂1周,种公猪每月喂1周。目前对病毒性腹泻无特异治疗方法,可选用抗病毒药物、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并加强饲养管理以控制或减轻并发或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