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生物安全中的作用

2013-04-08 05:01王曙光山东省烟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264001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消毒液畜禽疫病

王曙光 (山东省烟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养殖观念有了极大的变化,对疫病的控制有了新的认识。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因遭受疫病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1 畜禽生产需要消毒

环境中的致病菌和病毒可以突破疫苗和药物防线,导致传染病发生,造成畜禽病死亡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由于动物疫病病毒的变异和新的动物疫病的不断出现,疫苗的保护率和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人类对动物疫病疫苗的研究总是迟于疫病流行,致使人们对疫病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些不利因素不断打击着人们对安全养殖生产的信心。

2 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生物安全”生产体系理论,应当是我国养殖生产中应遵循的准则,也是有效控制疫病、增加对养殖生产信心的根本保证。所谓生物安全体系(biosecurity)是一种可以减少细菌、病毒等致病原进入养殖场或在场与场之间的传播的系统化畜禽生产管理体系。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建起了相当数量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畜禽养殖场,但这些在硬件上已接近国际化标准的畜禽生产场,从来就没有摆脱各种疫病的困扰。绝大多数养殖场在生物安全方面存在漏洞,涉及到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使用、引种来源、消毒规范、饲料、水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

在生物安全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环节,即疫苗、药品、消毒是应当时时把握的重点。在以往的养殖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疫苗、药物的作用和认识越来越清晰,而对消毒这一环节却并非真正把握得很准确,往往把疫病的发生归结为疫苗和药物的控制等问题上,通过采用不断加强免疫、增加药物使用剂量等方式,希望得到期望的结果。而常常没有更多地考虑消毒环节是否出了问题,是否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实际上,如果不考虑疫病由种畜禽垂直传播的情况下,设想—个没有病毒和致病微生物污染(或病毒、致病微生物含量较低)环境,使不用任何疫苗和药物预防,畜禽也不会发生任何传染性疫病的。强毒或致病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持续存在、扩增、传播才是真正的病因,所以说严格的消毒和疫苗、药物一样对于保证动物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能等到禽流感、SARS等疫病暴发时,才不得不选择优良的消毒剂以及采取严格而有效的消毒措施。为此,在养殖生产过程需不断完善生物安全中消毒这一重要环节。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良的消毒药,并且合理的调整、设定针对不同环节的消毒程序,减少病毒、细菌传播的机会。同时,通过在饲养过程中不断优化饲养环境,配合合理免疫、用药等方法,全方位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更有效控制疫病的目的。

3 畜禽场环境消毒程序

(1)畜禽场场建立门口消毒池,可用2%烧碱作为消毒液,每3天更换1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2)饲养人员、兽医进入畜禽场前必须在门卫室洗手,用消毒皂或消毒液清洗。进场须穿专用胶鞋,器具在入场前需喷洒消毒。(3)畜禽舍内外、场区道路每周定期消毒1次。舍内带畜消毒,可用对人畜无害的消毒液。运动场及场内道路可用2%烧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消毒。空舍应当按照冲洗、喷烧、喷洒、熏蒸四步消毒法进行消毒。首先,将舍内用具搬到室外用消毒液刷洗、晾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原微生物;其次,舍内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干净,减少有机物的存在,有条件的用喷灯喷烧墙壁和部分固定金属用具。碱液消毒后亦须彻底冲洗,除去消毒液,以免腐蚀皮肤和用具。(4)从场外引进畜禽时,必须用对人畜无害的高效消毒药带畜消毒(体表)。(5)来宾参观后,需对参观路径或全场进行消毒。

猜你喜欢
消毒液畜禽疫病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84消毒液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