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连轧机的厚度复合控制应用研究

2013-04-09 12:36孙和平李智敏
重型机械 2013年3期
关键词:复合控制带材执行机构

顾 波,孙和平,2,李智敏

(1.闽南理工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福建 石狮 362700;2.北华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0 前言

针对热连轧机带材厚度控制采用的单一反馈控制方式的局限性,将前馈与反馈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前馈控制及时的优点,又突出反馈控制可以补偿任意扰动的长处,同时减少了反馈控制的负担[1],可进一步提高带材厚度精度,因此,复合控制发展很快,并日趋成熟[2]。

1 复合控制

1.1 厚度计厚度自动控制(GM-AGC)

GM-AGC 是相当于把整个机架作为测量厚度的厚度计,通过测量轧制力S 和空载辊逢P 再按弹跳方程

计算出需要消除的厚度差Δh,它是一切带钢热连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的基础,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3]。但是该法对于出口厚度压下机构和机械系统的反馈控制,以及计算机程序运行等时间的滞后仍然不能消除。

1.2 厚度复合控制研究

复合厚度控制原理如图1 所示,采用GMAGC 实现对机架的前馈控制[4],即当有扰动时,带材就会产生厚度波动,用GM-AGC 计算出 机架的厚度偏差,作为 机架的入口厚度检测值,先消除入口厚度波动,同时在 机架处采用监控AGC 的反馈控制形式,用于修正出口厚度偏差值,这种复合控制方式既消除了入口厚度波动,减轻了闭环反馈的负担,又补偿了出口厚度偏差,进一步提高了带材厚度的精度。

图1 复合厚度控制原理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osite thickness control system

2 前馈控制的必要性及应用

2.1 前馈控制的必要性

热连轧带钢成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带钢纵向厚度公差,厚度控制系统具有多扰动性,如带坯纵向温度差,且扰动不稳定,产生厚度差,引起厚度变化,从而影响厚度精度。

反馈控制可以克服多种扰动,但是属于滞后控制,对于这种多扰动的厚控系统,反馈控制不能及时的消除干扰对被控对象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反馈方式在控制上的滞后等不足问题,引用了前馈AGC 技术[5]。

2.2 基于热连轧机的应用

对于复合控制系统中的前馈控制策略,针对厚度波动,用第i-1 机架的GM-AGC,检测第i-1 机架带材出口厚度,作为i 机架入口厚度检测值,实现对i 机架的预控。考虑测量(计算)出的扰动偏差信号在两机架间的传递,需经过适当的延迟时间t。

式中,L为两机架之间的距离;v为轧制速度。

还包括当扰动偏差到达下一机架后,经过的程序算法以及执行机构运行的时间。针对偏差信号的传递问题,本文先令计算出的偏差信号通过零阶保持器,再经过定时器,对其进行时间的设定,由于有时间 的存在,因此,需将信号适时提前,然后传入到执行机构。

2.3 算法实现

将两机架设为A、B 两点(如图1 所示),其之间的距离为L,轧制速度为v,则从A 点到B点的传递时间应为。零阶保持器将采样到的偏差信号保持一个周期T,那么经过保持器的时间就是一个采样周期T,将A、B 两点分成N等分,每段长,则每段距离经过的时间就是一个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T 的设定,可求得,由于执行机构的运行时间t1已知,t可求,T 根据轧制要求可设定,因此定时器的停止时间设定为t'=t-T-t1,然后再经过前馈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的运行调节辊缝大小。

2.4 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某热连轧机两机架距离L=3 m,v=20 m/s,则传递时间t=0.15 s,已知程序算法以及执行机构运行的时间t1=0.05 s,根据香农采样定理及工程经验选择数据采样周期设定T=0.01s,则=15,即A、B 两点之间的带钢平均分成15 份,定时器的停止时间应设定为t'=t-T-t1=0.09s,然后扰动偏差经过精确的时间传递到执行机构。通过厚度自动控制的原理、工艺及技术特性分析,本文将i-1 机架GM-AGC 计算出的出口厚度偏差Δhi-1,作为ΔHi机架入口厚度偏差,辊缝调节量与厚度偏差关系。

式中,M为轧机刚度系数;Q为轧件塑性系数。

根据公式(3)适时进行压下辊缝调节,因为存在偏差,为了增强实时性,先对ΔHi进行线性外推,然后再对其进行控制以至消除。消除入口厚度波动对出口厚度的影响,提高了厚度精度。

3 复合控制仿真的实现

因为AGC 厚度控制系统,最终是对辊缝进行修正、调节,都是通过调节液压压下系统的液压缸位移来实现的,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个高阶系统,可以将被控系统近似成一个二阶环节。

由此通过simulink 建立加入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 所示,在MATLAB仿真系统中将Simulink 下的干扰模块设置10%的干扰量,并在5 s 处出现,未加前馈与加入前馈的仿真对比结果如图3 所示。采用前馈控制的复合系统,预先对扰动进行前馈作用,系统产生的波动由8% 降到1%,大大提高厚度控制的精度。

图2 复合控制系统仿真数学模型Fig.2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Composite control system

图3 未加前馈与加入前馈的仿真对比Fig.3 Contrast of simulation results of control systems with feedforward and without feedforward

4 结语

通过对热连轧机厚度复合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先采用前馈控制对入口部分干扰进行抑制,最大程度的消除入口厚度波动对出口厚度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出口反馈控制的负担。仿真结果证明此方法提高了厚度精度,对有色冶金行业提高带材质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邵裕森,戴先中.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99-204.

[2]王宇林,李琳.前馈-改进型PID 复合控制策略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11).

[3]燕铎,张进之.DAGC 在600 mm 九机热连轧机上的应用[J].重型机械,2012(6):11-14.

[4]XuXinhe,ZHONG Yunfeng 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eedforward-AGC System in Hot Strip Rolling Mills[J].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9,30(2):169-171.

[5]Bulut B,Katebi M R.Predictive control of hot rolling processes[C].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Chicago:[s.n.].2000:2058-2062.

猜你喜欢
复合控制带材执行机构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中寰气动执行机构
2022年5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3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前馈复合控制在提高遥测跟踪性能中的应用
气动执行机构技术分析
惯性稳定平台扩张状态观测器/PD复合控制
弹道修正执行机构综述
导弹初始大角度转弯复合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