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报废仪器设备二次利用的思考

2013-04-10 20:22汤秀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寿命实验室

米 晨,汤秀芬

(宁夏大学a.资产管理处,b.物理电气信息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0 引 言

随着近些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高等院校投入的加大,高校的办学条件和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新设备的购进,一方面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及技术手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仪器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有相当数量的仪器设备被替换下来[1]。如何认识报废仪器设备的价值,怎样开发利用和处置它们,让报废仪器设备做到物尽其用,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体现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坚持节约经费勤俭办校,提高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理念[2]。

1 报废仪器设备的特点

仪器设备主要是由于自然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等原因而报废[3-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平均使用年限逐渐缩短。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因技术寿命而报废的仪器设备,占被报废总数的比例在逐渐上升;而另两种原因被报废的仪器设备,占被报废总数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1.1 因自然寿命报废的仪器设备

自然寿命是指仪器设备从投入使用到正常报废所经历的时间。这类仪器设备都达到甚至超过了使用年限,作用和效益发挥得比较好,其共同特点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仪器设备的精度逐渐降低、故障率逐渐上升、性能趋于不稳定以至不能正常使用,进而发生故障无法修复、无维修价值或确已丧失效能而被报废。

1.2 因经济寿命报废的仪器设备

经济寿命是指仪器设备在自然寿命结束前,因为能耗高、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修理费用过高等原因而被报废所经历的时间,大多未满使用年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因环保或安全等原因被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强制报废又不能改造达标;由于主要部件损坏,无主要部件供应而无法修复;设备虽然能修复,但修理费用接近或超过新购价值;仪器设备必须易地而又不能迁移。

1.3 因技术寿命报废的仪器设备

技术寿命是指仪器设备在自然寿命结束前,因技术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和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被性能更高、更为先进的仪器设备替代所经历的时间。这些仪器设备大多未满使用年限,原有功能和外形基本完好,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性能和精度已不能达到最低限教学、科研要求,且无改造价值。

1.4 其它原因报废的仪器设备

主要是指由于管理不善,责任心不强,使用维护不当,仪器设备长期带病工作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前结束。

2 报废仪器设备的二次利用

报废仪器设备的二次利用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报废仪器设备进行二次利用,做到节约资源,物尽其用,力争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建立开放实验室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5-6]。利用报废的仪器设备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报废仪器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基地。学生在实验室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报废仪器设备的拆卸、组装、研究、探索、改进等活动,不仅开阔视野,满足好奇心,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了解仪器设备内部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激发潜在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7]。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制作和发明创造,提高自身的科研技术水平。

高校的报废仪器设备中计算机占居了相当的比例,将报废的一部分计算机组建成计算机硬件开放实验室,学生在那里可以点播相应的课件,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学习计算机拆卸和组装的相关知识,动手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并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让学生在相对宽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8]。

2.2 制作观摩教具

很多仪器设备报废后,虽然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但其内部结构仍然完整,零部件仍然齐全,挑选部分典型仪器设备拆解并加以修整和改造后,制成实物教具用于示范性教学和展示,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性认识仪器设备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9]。

不同时期仪器设备反映了我国设备制造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10],可以将每类设备各选出一套以时间为轴线做观摩教具,学生们了解仪器设备的发展过程。

2.3 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报废仪器设备网络数据库

通过在学校内部校园网上建立报废仪器设备的网络数据库,将整机和部件相对完整的报废仪器设备清单及简要技术参数、自然状况在校园网上公布,供需要的单位和大学生科技制作小组领用,进一步挖掘报废仪器设备的价值。

2.4 建立维修备件库

报废仪器设备虽然从整体功能而言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了,但仪器设备中的很多零部件还是完好的,将这些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来作为其他同类设备的维修备件和材料。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仪器设备的零部件可能已经不生产,买不到或可以买到但价格昂贵,给仪器设备的维修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同型号的报废仪器设备无疑是解决这类设备维修配件的重要来源[11]。通过建立零配件维修备件仓库,既为学校节省了维修经费,又增强了教职工的节约意识,同时也延长了那些因维修时无法购买到合适配件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了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

2.5 支援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

高校报废仪器设备中由于技术落后而报废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些设备在高校已没有使用价值,但对于高校的一些实习基地却还有可以挖掘的潜力[12],将这些批量报废的仪器设备,经过检测并维修后向实习基地无偿调拨,既腾出了高校有限的实验室空间,使国有资产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又加强了同他们的联系,改善了实习基地的条件,支持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2.6 向校外有偿或无偿调拨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平衡,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及职业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极为有限和落后[13]。经修复、检测后的报废仪器设备有偿或无偿调拨到这些地区,使其继续发挥相应的使用价值,这不仅可以缓解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困难,减轻上一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缓解贫困地区仪器设备短缺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可以提高高校声誉、扩大影响力,提高这些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

2.7 作为校史纪念馆的展品陈列

在报废仪器设备中收集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使用过的各类仪器设备及为节约经费自行设计制作的教学器材,学校知名学者教授曾经使用过并取得科研成果的仪器设备等资产,作为校史纪念馆的展品进行陈列,展示学校的发展奋斗史[14]。

2.8 分批量竞价拍卖

高校对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实行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回收固定资产残值[15]。由资产管理、仪器设备使用、计划财务管理及监察审计部门共同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回收报废仪器设备的残值,完成残值处置工作,维护学校的利益。

学校采取上述几个措施,对近年来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处置,先后补充了学校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支持了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维修备件;支援了实习基地和宁夏南部山区的部分贫困学校;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回收了剩余的仪器设备残值。从校内外的反馈情况来看,确实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 语

高校报废仪器设备二次利用是高等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资产管理人员应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报废仪器设备新的使用价值,采取多种方式科学地处置报废仪器设备,提高报废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16]。这对于当前高等院校在经费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投资效益,创建节约型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广大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1] 刘鹏起,徐 坤,张玉娜.设备报废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01-403.

[2] 杨国华,徐 毅.仪器设备调剂报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60-163.

[3] 郑春龙.从报废处置探讨仪器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77-379.

[4] 沈恒坚.浅谈新时期高等学校淘汰仪器设备的开发利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6-167.

[5] 张民生,樊玉清,洪 波,等.利用淘汰仪器进行本科生技能拓展训练课程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10-313.

[6] 王金明.“微机组装与维修”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82-184.

[7] 甘晓晔,刘志远,吴 健,等.利用淘汰仪器开发实验项目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03-105.

[8] 朱连章,田 新.浅谈计算机设备报废与合理使用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223-224.

[9] 曹义亲,吴效葵,谭兆平. 对高校淘汰报废设备再利用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8-300.

[10] 吕洪军.高等院校闲置、报废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6(1):37-38.

[11] 黄久龙.充分发挥报废仪器设备作用的举措[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68-170.

[12] 王友建,孙光环,吴 元. 高校报废仪器设备再利用的方法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146-148.

[13] 焦萃峰,王 健,陶 顺.仪器设备报废及处置管理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228-231.

[14] 董彩霞.对高校淘汰报废设备管理的若干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2010,26(12):176-177.

[15] 赵志强,闫克勤,吴 兵.引入监督机制,强化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212-213.

[16] 张青山.合理处置地方性高校报废设备[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10-212.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寿命实验室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