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方法与警察身心发展

2013-04-11 08:39超,吴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身心处方

曹 超,吴 娜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论体育方法与警察身心发展

曹 超,吴 娜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近年来,警察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体育作为发展警察身心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使用的体育训练方法还比较简单,还不适应人民警察身心发展的需要。当前促进警察身心发展的方法有运动处方训练法、野外拓展训练法、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法、身心自我调控训练法等。

体育心理学;体育方法;身心发展;警察

一、前言

近年来,警察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自杀、激情犯罪、刑讯逼供制造冤假错案、警民关系紧张、袭警案频发等情况不断出现,引起公安高层以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如果警察的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就会对社会和民众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胁。一个平时很内向、稳重的民警可能会突然变得狂躁而具有攻击性,在制止犯罪活动或在讯问一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如开枪伤人、刑讯逼供等等。可以这么说:警察存在身心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灾难。体育训练作为提高警察体质体能的作用众所周知,而体育运动作为发展警察身心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使用的体育训练方法与形式还比较简单,还不适应新时期人民警察身心发展与提高的需要。

二、体育运动促进警察身心发展的价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好公安工作需要良好的身心素质作保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一切警务执法行动就难以高效执行,其执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身体健康才能心理健康。同时,体育运动也可以用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在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中,都认为人是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的,这种攻击性与动物的攻击性类似,这种攻击性同时也是表明一种自我存在。我们的社会中之所以会经常出现一些不安定的状态,与我们人的这种时时可能释放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有关[2]。与之相似的研究还有行为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对于人类这种攻击性的原因和表现的特征,光靠人自身压抑、控制,是只能收到暂时性的效果的,人自身的这种压抑和控制,如果长期找不到一条发泄的渠道,就很容易爆发出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恶性事件[2]。基于这个原因,社会学家提出了“小乱是福”的观点,也就是建立一种社会安全阀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允许条件下,让人们的各种不良情绪和不良的行为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发泄出去。而体育运动正好担当了疏导人类这种攻击性的重要途径,体育活动成为一种“仪式化”了的战争。在体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运动者有意识、带责任感地在各种竞赛规则与行为规范的有效控制下发泄个人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运动者在体育运动中发泄了自己的狂热,同时又提高了自身的身心素质,但又不会因此而增长彼此之间的仇恨,反而会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因此,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3]。

人民警察在我国现阶段作为一种“依法维持秩序的国家强制力”和一种满足全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它既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力量,也是政权稳定的重要的刑事司法力量,它肩负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人民警察所从事的执法活动是人民的意志体现,也是民主的价值表现形式。通过严厉打击非法活动、申张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来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公正和公平恰恰是体育比赛本身的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在运动场上强调的是“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横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是按运动员的名头评定优劣,也不以运动员的身份排座次,运动员平等参与、切磋技艺、展示各自实力、享受比赛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参与体育运动不分种族、性别、信仰,摒弃偏见、歧视、欺诈,追寻并实现着公正和公平的核心价值,而这种追寻也是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价值追求和服务宗旨。

比赛规则是体育运动的生命所在。在竞技场上,比赛规则就是法律,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精神与法治精神天然契合,都追求平等、崇尚秩序。当前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体育运动与体育比赛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法治精神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三、促进警察身心发展的有效体育运动训练方法

(一)运动处方训练法

运动处方(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是指针对运动者本人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制定的一种科学、高效的定量化周期性的锻炼计划。它有如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治疗药物和不同用量的医疗处方一样,故称运动处方。具体来讲是根据人民警察个体的机能检查资料,按照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体能训练水平和训练的目的,采用开处方的形式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种类、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以及训练频度,通过合理、科学的训练方式方法与种类来促进人民警察各项身心素质的完善与提高,它是人民警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锻炼指导方案。运动处方与医院处方两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来提高体质体能、促进身心健康和预防身心疾患,而后者是用来治疗身体器官疾病;二是终点不同,临床药物处方,在病人身体痊愈后即可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为了获得相关健康及体能的功效,在整个人生中都必须持续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保持这种状况及功效。

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这种方法的出现,是紧随着运动生理学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训练程序。早在五十年代初,西方的几个科学发达国家的运动生理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1969年WHO采用Prescribe of exercise这个名词,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运动生理学家Cooper(库珀)发表的《有氧运动》(Aerobics) 一书中提出的“12分钟跑体力测验”和“有氧运动得分制”是极具影响的运动处方应用性研究,至今还在体育界被广泛应用和引用。但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的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许多体育发达国家,这与我国体育科研的发展水平有关。

长期以来,运动技术教学一直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而怎样实现体育增强体质、发展和完善身心的任务,却找不到科学的发展方向。许多人也一直误认为,运动就是健身,只要运动就能增强体质体能,事实上,健身和增强体质体能的方法并不是各种运动的本身,要健身和增强体质、体能需要采用科学的运动生理学等知识并进行组合和应用,才会产生出健身和增强体质体能的效果。当一个人学会了运动项目后,其实它只是解决了健身和增强体质体能的锻炼手段,还只是用运动去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能的开始,而运动处方是解决运动者学会运动项目之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能的方法问题,这为体育怎样实现增强人的体质体能,发展和完善人的身心指明了一个方向。

运动处方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有氧运动的原理;人体运动的整体性原理;人体机能的适应性原理;超量恢复的原理。运动处方就是这些原理的综合运用。人民警察在使用运动处方方法进行健身和增强体质体能时,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与职业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种类的运动处方、使用不用的运动项目和训练内容,以达到发展身心素质的最佳效果。运动处方的分类有以健康身心、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身运动处方;有为减少体内的多余脂肪,以健身、健美、康复等为目的的减肥运动处方;有以健美形体、体现身体美为目的的健美运动处方;有以治疗疾病、康复机体、恢复个体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康复运动处方;还有为挖掘练习者的身体机能和潜力、借以提高某种运动机能能力为目的的竞技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的时间带、运动的频度、注意事项等,一般应由专业人士或对运动处方有研究的警体教师为人民警察开出运动处方,人民警察按处方内容进行锻炼和进行自我监测。

(二)野外拓展训练法

野外拓展训练,也有称外展训练的,这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其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的英国。在当时,英国人的大西洋商务船队经常在海上遭到德国人的袭击,使大量的缺乏航海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不利的情况,汉思等人为此兴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这种学校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海员的生存技巧。从那以后,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的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展到了军人、学生等各类不同群体。其训练的目的也由单一的体能和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以及管理训练等等领域。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野外拓展训练应运而生。野外拓展训练一般是利用崇山峻岭、山川大海等自然状态下的环境条件,组织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安排,使参训者通过训练与参与团队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训练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水上活动如游泳、跳水、划艇等等;野外活动如远足露营、登山攀岩、定向运动、户外生存技能等等;场地活动是指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不同训练设施开展各种团队组合及攀岩、跳越等活动。野外拓展训练的这种训练方式方法,它强调的是一种身体与心理的即时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过程。

现代主流的野外拓展训练活动一般由几个主要环节构成:首先是团队热身活动。使用一些小的活动或自我介绍之类的活动进行准备,借以加深参训者之间的相互了解,缓解参训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方便参训者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投入到各项拓展活动中去。然后是参训者个人的行动。设计者从心理挑战最大和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来设计各项活动和组织程序,参训者通过个人努力或队友帮助来完成,是对参训者的心理承受力和体能进行有特定针对性的训练。紧接其后进行的是团队的行动。通过团队一起完成某个设计好的任务来对参训者进行团队合作与配合方面的训练,目的主要是改善参训队员个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的团队精神,在复杂而艰巨的各项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通过设计的活动促进参训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以及合作。最后一般要进行回顾与总结。通过个人回忆与队友补充还原过程,说明心理状况与不足之处,目的是帮助参训者消化、整理以及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同时使每个参训者能将训练的收获迁移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生活中去,达到促进参训者身心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民警察进行一些野外拓展训练能够使参训的人民警察达到领略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刺激,借以认识自身的潜能和增强自信,以及改善人民警察自身形象,克服人民警察的心理惰性,增强人民警察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人民警察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人民警察很多执勤业务就是在野外或室外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拓展训练活动这种形式更接近人民警察的工作环境,应当使更多的人民警察参与到这种训练方法中来。人民警察通过野外拓展训练可以学习到基本的野外探险技术和生存的技巧,认识到集体的作用,从而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工作责任心,改善人民警察个体的人际关系,调适人民警察队伍的身心状态,促进人民警察乐观面对挑战的目的。

(三)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法

人民警察一般在入职之前都参加过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它是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针对人民警察执行警察勤务所需要拥有的身体活动能力与体质体能条件进行的专门技术技能与体能的训练。此种训练内容一般要求人民警察在入职之前都应进行相应时数的训练才能上岗。

按照身体健康才能心理健康的这一思路,要促进警察的身心发展,身体锻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工作,既强化了警察完成警察勤务的警体技术技能,增强了警察体质体能和各项身体素质条件,又能促进警察身心发展。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丰富,各内容与训练的方法人民警察也比较熟悉,其训练效果人民警察也曾有过体验,因此,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训练时间即可,人民警察可以单独也可以团队一起进行,较易长期坚持。

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选择方面,人民警察一般应按自己的岗位需要和合理的储备选择内容。各种训练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针对性,如警体技术重复训练法,通过对警体技术动作的反复训练,达到强化擒敌技术技能、锻炼警察心理素质的目的,不断重复的擒敌技术动作强化了警察使用该技术进行擒敌的自信心,强化训练形成熟练的技术动作又加强了警察的协调性和使用技术的能力。所谓熟能生巧,通过警体技术的重复训练使警察的技术技能与心理素质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游泳训练能使警察获得水中机动的自由,能有效地促进警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警察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行球类的比赛训练对警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也能很好地加强警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丰富人民警察的文化生活;跑步训练既是发展人民警察身体素质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同时跑步训练也很经济,不需要增添什么设施,也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什么时间段都可以进行训练,而且,不同的警察也可以根据自身年龄、身体素质状况、岗位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训练形式和训练时间,跑步训练对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其作用是明显的;警务战术模拟演练的反复进行既能加深人民警察之间的战术配合默契,加强人民警察之间的沟通能力与友谊,又能增强人民警察运用战术、组织战术行动的能力,培养人民警察的战术素养;其它训练还有枪支实弹训练等等。

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法是个一举多得的训练方法,它紧紧围绕人民警察执行勤务的职业需要进行训练,既使人民警察经常训练了警察业务,又增强了人民警察的体质体能,还锻炼了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与品格,培养了人民警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警体技能与警体专项素质训练法既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个人进行训练,又可以以几个人为团队组织训练,还可以由警察机关组织本单位全体人民警察进行统一训练与比赛,达到丰富警营文化、增强人民警察的警务素质、提升警察机关战斗力的目的。

(四)身心自我调控训练法

人民警察自身在增进身心健康方面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民警察个人的自我调节作用也很重要,所有人民警察都应注重主动进行自我身心调控训练。一般常用的自我身心调控训练方法有以下一些:

情绪宣泄法。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导与发泄,就会形成累积,时间一长就会表现出一些病症,极容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人民警察应当对不良情绪的累积进行清除,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出去。如果该哭就应该尽情地大哭一场,如果心里感觉很烦躁时可找知心朋友聊聊天,很愤怒时不妨找地方出出气,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不满时完全可以发下牢骚,也可以在生气、愤怒时用拳头锤击墙壁、找体力活干,郁闷时去外面跑步、对着旷野大吼、大声唱节奏感强、激昂的歌曲等等。通过有效的发泄与转移,平和了情绪,得以重新振作精神,很好地开始新的一天生活。

环境调节法。人对所处的环境在情感上有些依赖,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如果是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可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与此相反,如果是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条件,会给所处者带来憋气和不快的情绪。因此,改变环境,也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人民警察在受到不良的情绪压抑时,可以到外面去远足,看看大自然的美景,从而起到旷达胸怀、欢娱身心的目的。寄情山水、徜徉山涧河流,能陶冶人的情操,这对于调节人的身心活动有着很好的效果。

奇异法。就是将不如意的事情或不良情绪通过夸张、比喻、对比等方式方法使之变得离奇、可笑、荒诞,所谓“一笑解千愁”,情绪就平和了,身心就会感到舒畅了。如根据自己的想象,任意夸大或缩小形状、数目、大小等,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运用得潇洒自如。世界上没有鬼,但人们却能把鬼画出来,还能拍“鬼片”,演“鬼戏”,这都是人们“奇异”想象的结果。戴上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面具的假面舞会的“奇异”气氛何等有趣。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气功锻炼法。气功是中华民族带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气功训练方法是通过训练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体进行自我调节与锻炼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生理学预防疾病的措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医疗保健体育,它主要是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基本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运用气功进行身心锻炼一般从调身(调整身体形态)、调息(调整呼吸长短)、调心(调整神经状态与注意力)入手,通过这些调整来促进大脑皮质抑制和低代谢生理状态的保护作用,以及身体各机能的协调与统一,改善身体的生理机能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大对腹腔的按摩作用,及时消除体内废物与毒素,恢复精神和体力。气功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善、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来看,气功锻炼这种方法它是对一种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我们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和生理学过程看,气功锻炼它就是通过使用锻炼者进行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锻炼者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锻炼者心理→生理→形态的自调机制,从而调整身心平衡,借以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式方法。人民警察运用气功进行自我调节身心活动,应当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先行进行学习训练,并经常练习,在有不良情绪时才好利用气功进行身心调控。

自我催眠法。催眠,按照施术者是否是自己来划分,可以分为他人催眠与自我催眠两种。自我催眠是指通过自我暗示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的身心进入一种放松休息与睡眠状态的一种催眠技术,是自己通过语言与意念给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自我催眠可以矫治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诸如失眠、考试焦虑、自信心不足、自残、高血压、支气管炎、心肺病、神经痛、风湿病等都可以缓解与消除。在心理治疗还不普及的我国,人民警察应当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自我催眠方法,如果自己掌握了自我催眠的技术,可以经常练习,从而达到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的目的,此种方法不用求助他人,也不占用工作时间,可以节省时间和求助心理医生的费用。

四、结束语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这一论述凸显了作为“国家机器”、“专政工具”的警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警察在社会生活中,是执法力量,是法治的工具,警察的执法活动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民主的价值表现形式。如果警察这一执法主体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其执法活动就会出现偏差,轻则使执法行动失败,不能解除不和谐因素,重则错误、粗暴执法,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不和谐因素制造者。当前,公安机关已将警察身心健康工作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警营、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身心健康是人民警察执法为民、高效完成警察勤务的保障,是依法治国、和谐警民关系、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而体育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4]。

[1]刘贵萍.压力与警察身心健康[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6):75-78.

[2]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69.

[3]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1).

[4]刘鹏.充分发挥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7-05-21(9).

TheResearchesof SportsMethodology in Promoting of thePolic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AOChao,WU Na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410138)

The problem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police has become progressively serious in recent years.Physical training,however,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of the police is undervalued.The physical training method is currently rather simple and it dose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e.This paper advances a set of methodology in exercise prescription,field extend training,athletic skills and special qualities,self regulation and so on.

sports psychology;physical method;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police

D631.15

A

2095-1140(2013)05-0106-06

(责任编辑:王道春)

2013-06-22

2012年湖南省公安厅科研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批准号:11C0507)。

曹超(1970-),男,湖南湘乡人,湖南警察学院警体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吴娜(1977-),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警体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警体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身心处方
向人民警察致敬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人间处方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给身心降个温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