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传统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探析

2013-04-11 13:58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原著文献传统

孙 旭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近年来,国学热愈演愈烈,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年轻人多是通过学习各种教材和教辅资料,在应付考试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情况亦相当普遍。甚至可以说,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带有思想的经典文献。即便是学习文史哲等传统学科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只是为完成学业而机械地应付者也不乏其数,能够主动地浮光掠影地翻检或囫囵吞枣地浏览者已属可贵。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大学生先前的知识积累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教育在此方面引导的缺失。有鉴于此,高校开设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经典文献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高校开设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的几个问题略作申论,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高校开设传统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的必要性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经典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本,饱经岁月的检验却愈久弥新。经典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历来受到重视。阅读作为一种交流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传统经典文献,既可体会古人循循善诱地教导,亦可检视自己日常生活的得失。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充实知识,更关键的是还可以增长经验,丰富阅历,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然近代以来,受西学传入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经典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19世纪40年代初,面对当时的教育情况,朱自清先生编写了《经典常谈》,在序言中明确讲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并指出,在旧式的教育环境中,经典训练作为“教育的唯一项目”,这一做法虽存在缺陷,但也体现了经典阅读在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P5)。然时过境迁,直至今日,受制于诸种因素的制约,经典训练不仅在中等教育中严重不足,即便在高等教育中亦存在诸多问题,国民对传统文献的了解越来越少,对经典文献的利用每况愈下,甚至部分大学生,不仅对何谓经典,如何阅读经典毫不知情,且对繁体字亦多不认识。在此情况下,高校通过开设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经典文献的基础上,逐渐学会对经典文献原著的查阅与检索,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经典文献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以使他们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吸取教训,汲取智慧。正因如此,开设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导读课程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会对经典文献的选择

中国传统文献浩如烟海,如何引导学生选择经典进行阅读至关重要。高校开设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目录学书籍学会对文献的选择,并通过讲解基本的古籍和版本学常识,使同学们对古代文献的整体状况进行大致了解。一方面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文献原著导读,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献的阅读与鉴赏,以使学生通过对古籍的阅读和使用,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在众多的传统文献中,选择什么样的文献供学生阅读极为重要。诚如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所讲:“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2](P1)要得读书之要领,必须先明目录。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讲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3](P1)“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3](P45)江藩在其《经解入门》中亦讲到:“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目录者,本以定某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易学而成功且速矣。”[4](P110)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的入门目录著作,对于当前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书目答问》较为合适。“《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较全面的评介我国古籍内容的书。对于期望了解祖国文化一般情况的读者,能够起‘知类通方’的指导作用,而且还能鼓励读者去找原著阅读。”[5](P1)《书目答问》将古籍“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义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总期令初者易买易读,不致迷惘眩惑”[2](P1)。二书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讲课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两书的成书经过、主要内容、学术地位及版本源流等问题进行梳理,指导他们学会对传统文献的初步选择。并以此为基础,介绍部分著名学者为后学开具的书目。如20世纪20年代胡适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及梁启超因此而作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6](P87-123),30年代初鲁迅为许寿裳就读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长子许世瑛开具的应读文学书目[7](P287)等,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对古代经典文献的选择。

三、传统经典文献原著导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课程在文献选取过程中,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一是具有原创性的不朽影响。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传统文献的基本情况和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充分考虑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本课程选取了中学教材较少提及的40部非文学性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因考虑到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课程中多有讲述,故本课程在选取文献时未涉及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的文学作品,特此说明),从六个方面进行导读,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他们的智慧。

第一,展示传统文化的发展主流与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是为主导,道家是其最好补充。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三教合流,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主体。本部分主要阐释了《周易》的自强不息,《老子》的辩证思维,《墨子》的兼爱非攻,《论语》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庄子》的逍遥境界、《坛经》的见性成佛及《近思录》的圣学体用等,力图以此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发展主流及渗透的人文精神。

第二,描绘传统学术的源流脉络和整体概貌。在中国传统学术中,许慎的《说文解字》不仅凝聚了中国文字学的精华,且保存了上古历史和文化的诸多材料。《大唐西域记》系玄奘游学印度归国后撰写的关于中亚和南亚的历史地理学名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成就。郑樵的《通志·二十略》“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8](P5)。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9](P14),以军事地理为主,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提出了“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及“史德”、“史义”等著名论断,是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学术通论。

第三,勾勒历史发展的总体状况与会通思维。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中,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堪称“双璧”。阅读《史记》,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0](P2735)的史家理想。学习《资治通鉴》,着重启发学生理解“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家情怀及“考异”的史学方法。通过《春秋》和《左传》,可以了解“春秋笔法”的社会功用和传统史学的微言大义。利用《史通》,可以展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及传统史家的“秉笔直书”与“实录”传统。

第四,体会经典文献的政治智慧与民本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盛极一时。独尊儒术后,法家的正统地位日渐消解,然其法、术、势的统治方式却被统治者暗收囊中,成为专制政权的法宝。儒家尽管以等级制度来维护统治,但其仁政德治、王道教化、尊君重民等主张,在社会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部分着重讲述《尚书》体现的“知人安民”、“明德慎罚”及“敬天保民”,《孙子兵法》倡导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韩非子》主张的严刑重法、“以法为教”等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贞观政要》所讲的:“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11](P11)和《明夷待访录》主张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2](P3),“有治法而后有治人”[12](P7)等政治理念,以期用批判的态度汲取经典文献的营养价值,并吸取传统政治留给后世的经验教训。

第五,领略经典文献的审美观念与艺术价值。中国传统艺术,强调言志与载道,注重现实与理性,追求和谐统一,重视意境营造,讲究灵性的抒发,追求诗化的效果,向往主客交融、情景相通、物我两忘、天人无隔的美学境界。《礼记·乐记》认为音乐必须反映真实情感,“不可以为伪”[13(P1112),“乐从中出,礼自外作”[13](P1086),礼乐相和方达“乐教”之效。《文心雕龙》主张“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14](P447),以“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而实现“神与物游”[14](P246)。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主张“书画用笔同法”,书画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15](P1),提倡“自然”,对唐以前的中国绘画及书法历史和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沧浪诗话》以禅论诗,主张“入门须正,立志须高”[16](P1),“言有尽而意无穷”[16](P26)。计成的《园冶》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7](P51),“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7](P47)的造园理论贯穿全书,是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系统总结。李渔的《闲情偶寄》,系“闲适感情的偶尔寄托”,使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生活的艺术。

第六,探讨关系民众生产生活的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形象思维,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注重技术的整体性和实用性,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尤为突出。《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及阴阳对立统一揭示人体的生命活动,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本草纲目》作为药物学的集大成,不仅代表了当时药物学的最高水平,且包括了丰富的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农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齐民要术》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学著作,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天工开物》则第一次系统地记载了农业、手工业几乎所有领域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验。《九章算术》,不仅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最终形成的里程碑,且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梦溪笔谈》作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徐霞客游记》似丹青之画,不仅是一部旅游文学名著,更是一部人文地理学名著。建筑学名著《营造法式》、天文学著作《新仪象法要》、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等,也是本部分关注的对象。

四、高校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行研讨引导式和情景感悟式教学,引导学生寓思于读,寓教于乐,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明显。

(一)引导研讨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为中心。每堂课结束之后,告诉学生下节课将要讲授的经典文献内容,安排同学们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以了解经典的基本情况、版本源流和研究现状,并根据安排提前阅读部分原著章节,且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心得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同时布置两个左右的问题,以供下节课讨论。讨论过程中,以学生之间地相互问驳为主,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回归经典,学会思考,最终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经典文献,达到从传统文献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的目的。

(二)情景感悟式教学

在传统文献地阅读过程中,因年代隔阂和阅历差异,年轻的大学生阅读起来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当时的社会情境,特别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和实际器物,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体会和感悟,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献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导读目的。

经过两年多的课堂实践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原著导读课程的开设,不仅对于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献的查找和利用,使同学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且主动从中汲取智慧,产生了明显效果,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亦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高校开设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原著导读课程甚有必要,值得探索与推广。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2]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M].范希曾,补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4]江藩.经解入门[M].周春健,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永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胡适.胡适文存:二集[A].欧阳哲生.胡适全集:第3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A].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回忆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8]郑樵.通志二十略[M].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1]吴兢.贞观政要集校[M].谢保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A].黄宗羲全集:第3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3]十三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刘勰.文心雕龙今译[M].周振甫,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16]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7]计成.园冶注释[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原著文献传统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拔牙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