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治理制度创新及优化策略

2013-04-11 14:27曹耀辉尚东昌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所有权民营企业股东

曹耀辉 尚东昌

(1.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2.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迅速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只有少数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延续和发展。如何能够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民营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传统的家族式经营和治理模式越来越制约企业发展的时候,对民营企业实施制度改革与创新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

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家族治理成为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和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增强凝聚力、提高稳定性、加快决策速度的特点,在企业创立和发展的初期能起到良好效果,对企业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产业资本日益社会化,这种传统的治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并逐渐成为阻碍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股东利益失衡,家族股东一股独大,中小股东利益缺失

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企业创造者及其家族做为最主要的出资人掌控着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活动起主导作用。而那些出资额较小、所持股份较少中小股东,则很难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基于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活动,一方面,家族股东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的造成中小股东利益的缺失;另一方面,中小股东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活动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无形中加大了大股东及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也会对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使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此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中小股东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的治理机制,将使其对企业的热情、关注度和归属感逐渐消失,极易使民营企业失去投资者,失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企业所有权划分不明晰,治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由于产生和发展的特殊历史环境,导致企业法人的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相混淆,企业法人所有权受个人所有权的干扰和控制。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未按现代企业规章制度和规范来运作,既没有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模式。从实质上讲,现行的大部分民营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三)管理方式高度集中化,缺乏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

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管理模式导致了“一言堂”的产生,这种高度集中化的家长制决策机制,固化了企业管理者的思维理念和经营模式,导致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民主,不能多方面的汲取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意见,从而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成功与否将更多地取决于人力资源是否强大,将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科学决策、正确管理和积极参与,而排斥人力资源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的传统民营企业治理机制,必将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积重难返,走向没落。

二、创新和优化民营企业治理制度的现实意义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把握着民营企业的命脉,只要占领市场,民营企业就有了发展的空间,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民营企业就必须拥有健全而稳定的治理制度和体系。

科学、合理、健康、稳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的强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能否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能否获得超额稳定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兴衰事实证明,现代企业竞争并不在于其生产出的产品有多么的先进,而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科学合理的治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

三、民营企业治理制度的创新及优化策略

(一)创新企业治理主体,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乎民营企业治理主体的实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体现,一是出资者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二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所倡导的是坚守企业的法人性和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这种治理结构下,企业的治理主体则变成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经营管理者、企业债权人和全体企业员工。其原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由股东直接投资和债权人的债权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如果说股东可以凭借其直接投资控制和索取企业的利润和剩余价值,那么企业债权人当然也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债权要求参与企业决策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营企业的治理主体。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企业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他们及其家人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要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保持强大而充足的创新能力,而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来自于与企业发展患难与共的具体经营管理者和员工。

(二)创新企业治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行使企业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民营企业治理机制创新与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企业治理主体,坚持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治理理论认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治理主体,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决策与管理权。这里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是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包括拥有实物资本的企业股东和债权人以及拥有人力资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与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所追求的目标。

2.实施现代科学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战略规划。众所周知,我国民营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较弱的顽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后的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特别是权责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组织架构不科学等内部因素,例如我国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直线型组织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内外企业相比,家长制决策作风、家族式治理模式,暴露出决策不科学、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企业存在着过多的内耗现象,无暇顾及增强竞争能力的问题。因此,民营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则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科学分离,全面改革企业决策管理体系、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规章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结构和机制上的强有力保证。

民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生存与发展,还必须要在生产经营之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必须敏锐地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必须准确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必须对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做出准确、快速和有效的反应。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在这一进程中不断研发和培育核心技术,从企业外部学习应对策略,并不断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以保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获取胜利。

3.采取多样化的治理形式。众多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表明,企业的完全社会化成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摆脱困境的大趋势,但这并不是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和必然趋势。所谓企业的完全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放弃家族所有或控股,通过市场经济环境把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全体所有者共有的社会化企业,这只是民营企业遇到资金瓶颈和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下的无奈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和途径有很多,只要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非社会化将是民营企业治理形式的首要选择。

[1]董艳丽.浅议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市场周刊,2002(6).

[2]金香兰.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5).

[3]马春光.我国民营经济中的家族式企业问题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所有权民营企业股东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动产所有权保留
日本法中的所有权保留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