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技术模式

2013-04-18 04:52崔迪王力刚张迎新赵清峰
防护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紫穗槐护坡坡面

崔迪,王力刚,张迎新,赵清峰

(1.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3.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紫穗槐原产北美洲,70多年前被引入到我国,由于其许多优良特性及广泛的适应性在园林绿化、公路边坡护坡、沙地治理、水土保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而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现结合生产应用及试验将其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1 紫穗槐生物学特征

1.1 植物学特征

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别名棉槐,紫花槐,为豆科紫穗槐属落叶丛生小灌木,高度可达1~4m,枝条直伸,青灰色;芽常2个叠生,单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1~25枚,长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花冠蓝紫色;荚果短,镰形,长7~9mm,密被隆起油腺点,棕褐色;花期5—6月,果实9—10月成熟。是优良绿肥、茎条材、饲料及燃料于一体的木本植物,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生长栽培。

1.2 生态学特性

紫穗槐喜干冷气候,在年均气温10~16℃,年降水量500~700mm的华北地区生长最好。近些年在东北一些地区开始引种应用,特别是黑龙江省在高速路两侧边坡用于护坡引种应用获得成功,并且长势良好;具有适应性广泛,耐瘠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沙滩、干燥黏土及瘠薄荒坡、石缝与盐碱滩涂都能生长;耐旱、耐寒能力强,能在降水量200mm、1月月均气温-25.6℃的地区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耐涝能力,在沟渠旁、坑洼和短期积水浸水1个月左右仍可保持成活;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在土壤含盐量0.5%时能正常生长,耐盐能力仅次于柽柳、沙枣;但紫穗槐不耐阴,或耐阴性不强,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不能开花结实,甚至生长不良。

由于紫穗槐有诸多优良特性,使之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2 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技术

紫穗槐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只是其众多应用中的一个方面,主要根据其萌蘖性强、根系发达、截留雨水能力强、枝叶繁密郁闭好等优良特性。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其公路边坡防护日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紫穗槐的引入并在边坡上的应用是其中一项。特别是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公路沿线,包括哈尔滨、佳木斯、鸡西、鹤岗、七台河等地区获得广泛应用,效果良好。

2.1 种子直播应用技术

2.2.1 播种 在经过修整的公路边坡(一般是在土质或沙质边坡质地上)坡面上整地,整地深度20cm左右,采用穴播或条播。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种子处理,处理方法用60~70℃的温水浸泡1昼夜,自然冷却,然后播种。其中穴播,每穴用种子10~15粒,株行距50~60cm×50~60cm,覆土1~2cm;条播即开沟播种,依据坡面特点,沿着坡面横向开沟,沟深2~3cm,宽7~8cm,沟间距50~60cm,将已处理好的种子直播沟内,用量225kg·hm-2,然后覆土,覆土厚1~2cm,并镇压。而采用六角空心砖工程护坡的坡面则将种子穴播在空心砖中心的土里,其他技术要点同穴播。

2.2.2 苗期管理 在黑龙江,播种时间一般是5月上中旬。播种后,采用微喷浇足水,注意保墒,大约播后8~10d出苗,半个月左右出齐。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按照“间小留大,间弱留壮”原则一次定苗,株距5~7cm,其中条播1m播种沟留苗15~20株,穴播每穴留3~4株壮苗。

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确定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当间苗留下目标苗后,每隔半月左右如不下透雨,浇一次透水,当高生长停止时应立即停止浇水,以利于促进其木质化,为安全越冬创造有利条件。在每次浇水或雨后2~3d松土,同时除去杂草,促进紫穗槐幼苗生长。

2.2 植苗应用技术

采用沿边坡水平等高即与公路并行的方向成行栽植,栽植时间在春季4月中下旬。植苗栽植采用穴植法,穴径50cm,深30cm,每穴2~3株,株距33cm,行距1m。栽后踩实低截干,截干高度与地面平齐即可,然后浇水保墒。

3 主要应用模式及效果

紫穗槐在公路边坡栽植3~4年后即可郁闭,开始发挥效能,发达的根系在坡面形成庞大的固土网络体系,地上部分由于每年大量枯枝落叶形成了较厚的枯枝落叶及腐殖质层,含蓄水分,减小坡面径流或避免形成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同时浓密郁闭的植株减弱或避免了雨水对坡面的溅蚀,护坡效果表现良好。

3.1 与其他树种搭配形成混交林护坡模式

主要应用于沙质边坡。搭配方式为樟子松容器苗+乔木柳桩+紫穗槐,形成乔灌混交立体护坡,模式设计为樟子松容器苗明穴栽植,株行距2m×3 m,柳桩(桩长1.2~1.5m,径4~6cm)在樟子松行间用电锤楔入沙质坡面(楔入坡面0.8~1.2m),株距1.2m。除植苗穴外,沙质坡面采用土工三维网固定沙质坡面,在网下散播紫穗槐种子,网上斑块状覆土。哈同高速公路一处长约100m、坡宽30m的流沙边坡自2004年开始,采用该模式进行护坡处理。目前该模式已发育成型,开始发挥效能,调查结果显示,流沙得到了良好固定,郁闭植被下的枯枝落叶在流沙坡面形成厚达10cm的枯落物层,大气降水通过地上林冠层及枯落物层逐步流入地下或蓄存于凋落物层,显著地减弱或避免了坡面径流,从而明显减轻了对公路冲刷,护坡、固坡效果显著。

3.2 以紫穗槐为主体的灌木纯林护坡模式

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土质边坡,采用播种或植苗栽植紫穗槐纯林或同时加播一些草本类护坡植物,在较陡边坡一般结合工程措施,以土工三维网或六角空心砖与紫穗槐相结合共同护坡。据在哈同高速宾县到方正段土质边坡应用该模式调查表明,在土质边坡中紫穗槐护坡灌木林,已完全郁闭,平均高2.3m,长势旺盛,起到了显著的护坡、固坡的效能。

[1]赵淑梅,张从景.紫穗槐的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5(3):125-126

[2]张军,李金龙.紫穗槐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与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0(1):120-122

猜你喜欢
紫穗槐护坡坡面
螯合剂-紫穗槐联合修复尾矿土壤的重金属迁移特征分析*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紫穗槐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优良树种紫穗槐的利用研究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