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施用技术

2013-04-18 04:52张清
防护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毒饵喷粉药液

张清

(辽宁省建平县太平庄乡林果服务站,辽宁 朝阳122400)

实施果树病虫害防治,是果树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确保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技术环节之一。果树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当果树病虫的危害达到一定的指标时,采取系统的化学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在化学防治中,施用农药时,应当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保护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等诸多因素而确定。因此,采取正确科学的施药方法,对于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药喷雾技术

1.1 树冠喷雾技术

在果树的化学防治中,将农药加水调配以后,用喷雾器喷洒成气雾,使果树的全冠各个部位均匀着药,达到防治果树某一病虫害的目的即为喷雾法。喷雾技术可以应用的农药制剂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悬浮剂及可溶性粉剂等。根据施药器械及其雾化机制,喷雾法可分为压力雾化法、弥雾法2种。压力雾化法的雾滴直径较大,用于针对性高容量喷洒,防治果树中下部的病虫害较好;弥雾法雾滴直径较小,为小容量飘移性喷洒,果树株体的上部沉积药量较多,喷幅较宽,喷洒效率高,但在喷洒时受气流和风的影响较大。

1.2 低容量喷雾法

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是指用迷雾喷雾机等机械进行弥雾喷雾,用药剂型较窄,多为专用的高浓度乳油剂,喷出的雾滴极细,黏附力强,溅落的极少,对防治对象的锁定率、覆盖率都较大。对活动性大的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病害、移动性较小的介壳虫之类的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低容量和超低容量的喷雾法可以大幅减轻劳动强度,不受水源限制,但仅限于没有上升气流和小风的情况下使用。

2 农药喷撒粉技术

2.1 喷粉技术

喷粉技术,即使用喷粉机将分散度合乎要求的粉剂制剂均匀地喷撒到防治对象上。喷粉技术是否达到要求,要看是否有较多的药液均匀而持久地沉积在果树植株的表面上。喷粉器的进风速度快、进料快,喷幅宽,喷出的粉量就越大。喷粉技术不受水源限制,在大面积防治时速度快。在自然风的风速达到1.0m·s-1时,不宜采用喷粉技术。果树植株有露水时,有利于药粉附着。喷粉24h内如果有降雨,应予补喷。

2.2 地面撒粉技术

地面撒粉主要是毒土,药剂为粉剂时可以直接与细土拌和;药剂为水剂时,应事先将药液稀释成4~5倍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后进行撒施。地面撒粉应当在晨露未干时进行,用手撒毒土时应当有防护手套。地面撒粉防治面积大,药效持效期长,对在土壤里越冬的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农药灌注堵塞技术

3.1 灌注技术

灌注技术是用注射器将药液慢慢注入果树树体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用输药药液瓶挂于果树植株上,针头插入适当的部位将药液注入。灌注技术在果树植株个体发生病虫害时应用,不适宜病虫害大规模发生时防治。

3.2 堵塞技术

当果树植株发生病虫害时,将所需药液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害虫钻蛀的孔洞,或用竹、棉签、木签等加脱脂棉蘸上药液,塞入虫孔,然后封闭空洞,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4 药液涂抹包扎与毒饵诱杀技术

4.1 农药涂抹包扎技术

在春季果树发芽前后树液开始向上流动季节,将用于防治的药剂配成一定的浓度涂抹于果树的主干上,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涂药部位,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此法主要用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或者用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等害虫防治。此法用药主要选定具有内吸性的药剂。值得注意的是,果树果实采收前70d不得用此项技术进行防治,已结果的果树,不得用剧毒农药进行涂抹。

4.2 毒饵诱杀技术

毒饵诱杀技术主要用于害虫和有害的软体动物等。将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与毒饵拌和成一定的比例(1∶5),于傍晚和雨后分散均匀撒于果园之中,用以诱杀地下地面上的害虫和有害动物。

[1]王金政.苹果产业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综合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5-138

[2]夏树让.优质无公害鲜枣标准化生产新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67-268

[3]郭福昌.果园深翻改土压青改造低产树效果显著[J].北方果树,1996(2):32

猜你喜欢
毒饵喷粉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弥粉法施药防治设施蔬菜病害技术
治斑秃
一种喷粉系统及铝液净化装置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棚室内蔬菜病害粉尘防治法注意事项
浅谈毒饵站灭鼠技术
不同材料毒饵站诱杀害鼠效果对比试验初探
铁水预处理喷粉枪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