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市合作、面向农村订单双定向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研究

2013-05-26 01:34潘小炎张海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定岗培养目标定向

韦 波,潘小炎,张海英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这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含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面向农村基层“订单双定向”的全科医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2010年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培养全科医生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订单定向培养计划作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把定向招生计划、定向就业计划与订单培养三者结合为一体。该模式就简称为“订单双定向”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方向定向,是农村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业务方向是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取决于其服务方向,类型定位是:应用性、职业型;培养目标的质量定位,取决于其应用性、职业型的类型定位与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业务方向定位、落户农村基层的服务方向定位。因此,可以对“订单双定向”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给予如下的概括性表述:培养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卫生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热爱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

二、面向农村基层“订单双定向”的全科医生培养规格的设计

全科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其能力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全科医生的生存能力,二是作为全科医生的发展能力,即要求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全科医生的职业能力或从业能力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优化组合。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方法能力,包括学习方法能力、工作方法能力、思维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能力是基本的生存能力,是能否胜任该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方法能力是基本的发展能力,是能否在该职业领域成为优秀人才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基本的发展能力。

三、面向农村基层“订单双定向”的全科医生培养方案的制订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要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根据“按全科发展培养”、“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要求[2],构建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学以及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患关系学等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适用于农村卫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内容,适当减少临床专科疑难病症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助于提高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课程。根据“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二)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和全科医生工作岗位要求,以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将课程体系分解为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预防保健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等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是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实现培养目的有力保证。应用性、职业型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当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为一体”的基本特征,采用下面的“平台—模块式”结构(见附表)。

附表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教学计划“平台—模块”结构模式

上面的教学计划具有如下两个特点:(1)纵向结构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推进;(2)横向结构体现临床医学教学与医学素质教育的同步渗透。因此,符合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四、面向农村基层“订单双定向”的全科医生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创建“校市共建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基地”。

创新“校市共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合作教育模式。合作教育实质就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培训基地中心设在校本部,在定岗县市内建立若干个基地群,选择部分城市各一所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作为“校市共建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基地分基地”,各分基地下设若干个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社区实践培训基地,形成三级基地网络,为培训全科医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基地。学校和有关县市政府达成协议,并取得省级卫生厅批准。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定与全科医生人才培养要求相应的各级教学基地建设标准。按全科医生的岗位功能要求,模拟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院,筹建与全科医生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技能中心。

(二)创新“校市合作培养全科医生模式”。

“双定向”与“订单培养”,要求学校培养的全科医生应当适应定岗单位所在县市的需要,因此,必须有符合这种需要的合作培养模式。

1.建立校市合作培养全科医生的组织机构,进行“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1)“招生—就业双定向”的工作安排。校市双方签订“招生—就业双定向”合作教育协议书。每年由县市向省级卫生厅提交第二年订单培养全科医生的计划,由卫生厅审定,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分配给医科院校。(2)医科院校根据高考学生的志愿和高考成绩以及定岗县市的订单培养招生指标择优录取,并与定岗县市、定向学生签订协议书。

2.建立订单培养全科医生的校市合作模式。(1)共同商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定岗县市根据当地的常见病、地方病等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建议。(2)共同商定社会调查与实践教学安排。学校应当安排学生到定岗县市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应当到定岗县市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进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3)共同商定教学方法与编写教材。学校应当和定岗县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共商教学方法和编写有关教材。(4)共同培养全科医生师资队伍。因共建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将成为全科医生实践的教学基地,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师资培养的整体规划,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以教学促进医院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发展。

[1]教育部高教司.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6.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8.

猜你喜欢
定岗培养目标定向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定岗定员管理
高职院校大学生定岗实习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三定”探索与实践
中盐红四方公司定岗定编优化设计及其实践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