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训方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2013-05-26 01:34闭晓君谢红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正性年资评判

闭晓君,邓 屏,谢红珍,余 琦

(1.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15;2.解放军第191医院护理部,广西贵港537105;3.广州军区总医院护理部,广东广州510010,4.解放军第421医院护理部,广东 广州 510318)

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应具备的8项核心能力之一[1],可使急诊科护士在面临急、危重患者或突发事件时,临危不惧,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快速诊断并采取预见性措施,积极抢救、及时分诊,减少误诊、漏诊和抢救延误。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转换困难[2],如何提高评判性思维促进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成为越来越多护理专家的研究热点[3]。但至今尚无公认的最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方法[4]。研究尝试通过现况调查了解不同培训方式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以探索低成本、可全面有效提高护士素质的培训方法,为急诊科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1年8-12月期间,对某地军队7所三级医院急诊科191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全部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合同制护士,年龄(27.35±2.65)岁;急诊工作年限(5±2.23)年;学历:本科115名,大专68名,中专8名;职称:护师79名,护士112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包括3个部分内容:(1)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急诊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2)接受各种学习培训的情况。(3)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共有70个条目,分别测试评判性思维的7个特质,即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每个特质10个条目,分值为10-60分。各项特质有相应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最小认可分值40分;≥50分表明相应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强。CTDI-CV总分为70-420分,≥280分表明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强。CTDI-CV的综合效度系数为0.90,各特质效度系数在0.55-0.77之间[5]。

(三)调查方法。

由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和填表方法后,现场发放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3.3%,剔除主项缺失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97.5%。

(四)统计学处理。

由专人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两次数据核查。统计描述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

二、结 果

(一)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见表1)。

表1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情况分析(n=191)

从表1可见:本组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90.560±29.212分,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无人达到较强水平350分;七个思维特质中系统化能力特质得分最低,未达到最小认可正性得分40分,其余6项得分均超过40分,处于中等水平,以求知欲特质得分最高。

(二)影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

χ2检验结果显示在急诊工作时间、学历、阅读习惯、职业态度、医院学习、教学查房、急诊病例讨论、医院学术活动、医院进修等9个项目中护士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时间长,本科学历、有正性职业态度及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的护士更倾向于获得正性评分。为进一步了解调查对象评判性思维得分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赋值:1为小于280分,2为大于等于280分,以上9项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定期参加教学查房和急诊病例讨论、经常性参加学术活动及护士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进入回归方程(P<0.05),OR值分别为4.920,1.496,5.827、38.454。(见表2)提示该3种培训方式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该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2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 论

(一)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分析。

本组调查对象评判性思维均分为290.56分,大于280分,表示该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明显高于张慧英的研究结果275.38分[4],分析原因可能与军队医院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使护士参与各项学习培训的时间和效果获得保障有关。在7个特质中“系统化能力”特质39.215分未达到最小认可正性表现得分40分,可能与该组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工作方法机械简单、缺乏统筹安排而显被动;此外,年轻护士具有自我定位低,服从意识强的特点,因而工作自主能力未被激发而导致“系统化能力”思维特质偏弱。该组护士求知欲特质得分44.13分,相对高于其他特质,结果符合低年资护士在工作情景中遭遇各种挫折后,清楚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而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渴望,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顺势利导,为科室成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以满足低年资护士的学习需求。其余5项特质:认知成熟度41.28分、自信心41.93分、分析能力42.20分、寻找真相40.12分、开放思想41.69分均大于40分,为正性特质表现,说明本组护士有较强自信心和求真欲望,由于较多地参与患者抢救、急危事件处理等复杂情景锻炼,使该组护士拥有较好的分析和处理临床护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影响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

当前对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的研究不少,包括实施某单一培训方法的干预性研究[6]。本研究显示,影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历、急诊工作年限、职业态度、阅读习惯以及各类培训,其中与该组群人群评判性思维得分最为相关的培训方式为:定期参加教学查房、急救病例讨论、经常性参与医院学术活动,OR值分别为4.920,1.496,5.827。在当前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紧张,护、患人力配置比例严重不足的现实处境下,护理管理者不得不考虑低成本、低消耗的培训投入使多数处于护理队伍金字塔底层低年资的护士获益,以促进整个团队专业素质的提高。

1.急诊病例讨论与教学查房。规范、有效的病例讨论与教学查房均是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士在真实情景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通过对某个急诊案例所展开的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最终达到去伪求真获取最佳决策的目的[7-8]。本研究表明定期参与每月1-2次急救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的护士,比偶尔参与或过多参与该活动的护士更倾向于获得评判性思维正性得分,结果符合学习迁移理论,相应培训可促进低年资护士决策效率的提高[9]。该活动鼓励个体自由表达,利于低年资护士分诊、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提高个体辩证、全面、求真的思维特质水平,促进护士专业认知的成熟发展。

2.医院学术活动。研究结果显示定期参与院级学术活动的护士获得评判性思维正性得分的比例偏高,提示该活动对开拓学术视野,提升护士开放、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可忽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低年资护士参与高级别院外学术活动的机会偏少,包括外出进修深造的机会,由于资历浅、工作年限不长,为确保公平,管理者更倾向于把稀少的学习名额奖励给资深护士,导致低年资护士获得培训的机会和方式局限,由此引起样本的不均衡分布也可能是导致其他培训方式及选项未能进入方程的原因之一。研究同时显示护士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结果与邵辉[10]的研究相同。

综上所述,在人力资源紧张、培训经费短缺的现况下,规范医院各级培训制度,认真组织护士定期参加教学查房、急诊病例讨论及医院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注重培养护士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低年资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可以全面、有效促进急诊科初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1]Lenburg CB.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 mance assessment model applied to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systems[M].Cohen EL,Cesta TG.Case management:From concept to evaluation,3rd.St Louis:Mosby,1999:66-67.

[2]宋春燕,王菊香.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定量研究及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14.

[3]李小妹.Petrini MA,Asako K,等.中国与日本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30-733.

[4]张慧英.急诊室护士评判性思维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22-123.

[5]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6]刘 芳.护理人员参与医生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16.

[7]邓 娟,叶旭春,姜安丽.国内外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培养方法的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599-601.

[8]柳丰萍,王红红,皱叶青.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22.

[9]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3.

[10]邵 辉,史瑞芬.137名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12-15.

猜你喜欢
正性年资评判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年资回报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