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3-05-26 01:34张霄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胃癌

张霄鹏

(温岭市中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胃癌为临床多发性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左右[1]。本组研究探讨腹腔镜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以开腹手术为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64.7±3.3)岁。按手术方式分腹腔镜组(37例)与开腹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分化、肿瘤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方法。开腹组:传统开腹术进腹,切除病灶。腹腔镜组:气管插管复合麻醉。取脐下切口置入腹腔镜,依次切除大网膜,胃网膜右血管。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及胆总管依次游离。清除淋巴结切除病灶。观察免疫功能变化: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比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试剂盒由法国Immunotech公司生产。比较临床症状包括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小肠梗阻、肺部感染。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免疫功能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别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2 两组IL-2、IL-4、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IL-2、IL-4、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变化比较(±s)

CD3+(%)CD4+(%)CD8+(%)CD4+/CD8+(%)NK细胞(%)开腹组(37)51.4±5.2 20.6±2.5 23.9±1.4 1.3±0.6 91.5±8.8腹腔镜组(37)61.5±4.7 28.9±2.7 28.2±1.9 1.9±0.8 90.7±8.2 t2.0562.0972.0312.0541.562 P<0.05<0.05<0.05<0.05>0.05

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3 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术中出血(ml)排气时间(d)下床时间(h)止痛药次数(次)进食时间(d)住院时间(d)开腹组(37)383.2±28 3.4±0.6 4.5±0.3 6.4±0.5 6.9±0.7 12.2±2.4腹腔镜组(3 7)120.4±31 1.6±0.5 2.7±0.4 1.8±0.3 4.7±0.6 8.3±2.3 t2.0562.0732.0852.1542.0232.058 P<0.05<0.05<0.05<0.05<0.05<0.05

3.并发症情况比较。开腹组出现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不愈3例,小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24.3%;腹腔镜组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小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10.8%。差异在统计学上不具显著意义(χ2=2.33,P>0.05)。

三、讨 论

胃癌行根治术要将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同时彻底清扫淋巴,切除时不可接触肿瘤[2]。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已是行胃癌根治术的有效手段,应用于临床具根治性、微创性、安全性的优势[3-4]。胃癌手术解剖结构和淋巴结转移途径复杂、解剖层面多、淋巴清除范围广,加上胃周血管丰富,在进行开腹手术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腹腔镜下可清晰观察到各解剖平面、病灶部位、神经等结构以及血管走行,有利于病灶的彻底切除及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并可尽量避免开腹手术创伤较大而引发的副损伤。

胃癌根治术为创伤性手术,可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与胃癌根治术后的转移、种植、复发、扩散也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术后肿瘤的转移、种植、复发、扩散涉及到患者的愈后与生存质量。机体免疫功能与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有关。外周成熟的T细胞表达程度直接影响CD3+水平,而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则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T细胞还可以释放大量IL-2、IL-6等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相关的CD3+、CD4+、CD8+、CD4+/CD8+、NK能直接反映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水平。因此术后采取适当方法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性意义[5]。

本组研究应用腹腔镜治疗胃癌,对患者免疫力的破坏小,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具有创伤轻、临床症状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黄英隆.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7,21(2):173-174.

[2]王道荣,鱼海峰,赵建国,等.中间入路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术62例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0,4(2):149-151.

[3]夏 铭,杨廷旭,王 伟,等.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9,29(1):105-106.

[4]余佩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9):1775-1776.

[5]赵庆洪,鲁 明,张 弛,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5):438-439.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