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创新培训机制、培养新型农民的启示

2013-06-27 05:53杨静荣县农业科教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2期
关键词:荣县种养农民

□杨静/荣县农业科教站

荣县创新培训机制、培养新型农民的启示

□杨静/荣县农业科教站

近两年来,荣县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能力的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新型农民,在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经荣县编委批复,“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于2010年7月挂牌成立。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培训设施、设备,有会讲、会说、会写,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专兼职教师近40人。该校按照全县产业布局分区域在乡镇设立了4个固定教学点,在村级设立了5所直属农民田间学校,并在长山镇五通村、旭阳镇观音铺村、乐德镇李晏村等地建立了实训基地。培训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充分显示出了具有传统培训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1 创新培训机制

1.1 建立健全和创新管理制度

为加强培训教学管理,确保培训顺利开展和提高培训质量,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建立健全了培训教学管理、教师岗位职责、师资优胜劣汰、学员自治管理、后勤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了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师资优胜劣汰制度主要是教师资格审核认定备案,把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德才兼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长期扎根基层、已经掌握致富技能的“土专家”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师资候选人,经学校审查符合条件聘为教师,同时以教师的培训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培训结束后立即组织学员开展测评,当场公布结果。对测评优良率低于80%的教师暂停授课资格,由整改效果决定是否继续聘请授课。学员自治管理主要是先通过学员自我介绍,民主选举班委,再由班长组织讨论确定上课时间、课堂纪律等一系列学习自治管理规定。各班主任与学员制定了《学习约定》,约定了迟到早退、上课讲话、接打电话、抽烟,不交作业等的处理办法。此外,还制定了每天撰写学习日志、培训结束撰写学习体会等自治规定。通过学员自治管理制,大大提高了学员参学率、考试优秀率。

1.2 创新专业设置和培训内容

一是以服务“三农”发展为宗旨,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2010年至2012年,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围绕种植、畜牧、水产三大产业,设置了果桑茶园艺工、蔬菜园艺工、病虫害防治员、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畜禽养殖员、畜禽繁殖员、农药经销员、肥料配方师等专业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二是培训内容以专业生产技能为基础,以经营管理知识为补充。培训内容从传统的种养管收拓展到了种养管收销,提高了农民市场意识和经营水平,促进了农民从种养能手向种养经营能手,种养大户向种养经营大户转变。1.3创新梯度式培训和三个结合

针对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荣县开办高中初级不同层次的培训教学班。高级班培训对象为各乡镇或全县产业带头人,培训地点选择在县城进行,组织县内县外参观。中级班,培训对象为各乡镇的种养能手、种养大户,培训地点设在各乡镇。初级班培训对象为种养基地广大农民。根据高中初级班的培训对象,进行差异化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增强培训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性。整个培训注重培训时间与生产季节、培训点与培训面、授课与指导相结合,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在种植业重要生产季节前10~15天,举行技术培训,特别是在新作物、新品种种植区,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如在双石镇金台、石牛等村连片发展柑桔“不知火”,教师全年定时、定点开展培训,按柑桔种植的每个重要环节对学员进行详细讲解。教师授课后除进村入户指导外,还定期在教学点“座诊”,接受农户咨询。

1.4 创新训后服务,增强创业能力

在创业农民培训结束后,为给学员一个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在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的倡导和努力下,荣县农民创业协会成立了。这是四川省第一个农民创业协会。协会成立至今已有60多名会员,全是荣县的种植养殖大户。协会会员互帮互助,为会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2012年4月,该协会还举办了“博晨杯”农产品展销会,把会员的产品集中展示,开展评比,进一步激发会员的创业热情。

2 培训成效显著

2.1 培训任务全面完成

两年多来,荣县共获得国家补助资金112.128万元,举办各专业新型农民培训46班,培训新型农民2 310人,完成计划任务100%。其中2012年获得国家补助资金49.4万元,开设8个专业,举办22个班,培训1 080人,参与教师34人,教师授课测评优秀率达85.5%,良好率达6.5%,学员参学率95%以上,培训合格率100%,其中优秀学员24名。

2.2 人才类型日臻全面

随着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开设专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确定培训内容,荣县人才类型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仅2012年,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全县新增农资营销人才265人,种植业人才235人,畜禽养殖人才72人,水产养殖人才8人。

2.3 学员创业观念增强

经过培训,学员不仅学到了技能,而且增强了创业观念。目前,受训学员中启动致富创业项目1 940人,初见成效1 409人,分别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的84%和61%。如乐德镇李晏村学员王敏,跑长途货运积累了一些资金。2010年,他参加了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举办的农民创业培训,也就是这次培训,让年近40的他萌生了创业想法。经过多方考察后,王敏瞄准了花椒种植业,他贷款30多万元,在乐德镇盐井村承包三座荒山种植九叶青花椒。王敏的花椒示范园区面积21.33hm2,总投资达84万余元,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创业科技示范园,也是自贡地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生产环境最佳的花椒示范基地。

2.4 致富典型不断涌现

随着培训机制的创新,培训教师相对固定,培训内容更加系统和实用,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受训学员大都成为了农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对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不断涌现出一批典型。

鼎新镇学员李双怀,在当地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200hm2,种植马铃薯、大棚蔬菜,就地招聘农民工168名。2011年,李双怀种植马铃薯每公顷产26 250~30 000kg,产值60 000元/hm2以上,产值达1 200万元,农民工工资收入180万元,带动马铃薯种植户320户;种植大棚蔬菜13.33hm2,以早、特、优、新的生产理念,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所产蔬菜销往成都、重庆以及贵州、云南等省的大中城市,每公顷产值30万元以上,并带动蔬菜种植户500多户,人均增收5 000元以上。由他担任社长的荣县鼎新镇双贵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示范社。2011年10月李双怀当选鼎新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2月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荣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长山镇学员熊正伟,在长山镇五通村,兴办了集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自贡市博晨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6.67余hm2,新建标准化猪场面积2 600m2、职工宿舍面积600m2、办公楼面积800m2;饲养母猪300头、寄养商品猪1 400头、种植蔬菜13.33hm2、葡萄6.67hm2。2012年,该公司实现产值2 000余万元,利润200余万元。熊正伟在荣县农民创业协会首届“博晨杯”农产品展销会上,荣获个人“创业之星”奖,产品展示“一等奖”。

旭阳镇学员朱玉英,以前一直苦于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致富无门。2012年,她在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中学到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知识、养猪专业知识,还在学员中认识了几个养猪能手。于是她利用培训所学知识和学员互助协议,新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养猪场,猪舍8 000m2,在摸索中逐渐掌握了养猪技能,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截至目前,朱玉英销售商品肉猪2 036头,实现销售收入230万元,纯收入达50万元。2013年,她计划扩大养殖规模,销售肉猪2 500头,实现纯收入60万元;计划成立奥运绿洲养猪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同增收致富。

高山镇学员张红治,几年前创办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超过4hm2。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销路不好,处于“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境地。通过参加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他学到了生态鱼养殖新技术和经营理念,目前养殖鱼苗有鲫鱼100万尾,草鱼100万尾,青鱼10万尾,鲤鱼100万尾,大口鲶30万尾;成品鱼黄辣丁、大口鲶、青鱼、鲫鱼等超过15t。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纯收入20万元。2013年,他将与学习期间认识的专门做市场销售的李明同学合作,发挥特长,优势互补,一个负责养,一个负责卖,联手把生态鱼养殖业做强做大,力争扩大养殖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纯收入50万元。

3 新型农民培训的启示

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成立两年多来不断努力探索创新,在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中一直努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为荣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同时也得到了点滴启示。

3.1 要建立教学网络,更好地培养人才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遍及各家各户。培训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要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对待,就必须要结合网络。让农民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自学。为此,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自身建设,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乡镇村教学网络,使之成为全县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管理者学习提高的重要基础平台,成为基层农技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新的效率更高的服务。

3.2 发展农民创业协会,让学员走上致富之路

现代农村的新型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夫,而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者。通过培训虽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思想,但培训结束后,一部分想发展的农民却苦于找不到路子。农民创业协会能够发挥领路羊的作用,使更多想创业的农民加入到创业协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让培训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新型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这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荣县种养农民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荣县:严惩欠薪违法行为 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
荣县:“五重五到位”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饸饹面“贷”富农民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民国荣县商会档案(上)
民国荣县诉讼档案选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