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2013-07-01 20:01王志杰钟秀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脑外科异丙酚芬太尼

李 燕 王志杰 钟秀珍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170)

脑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李 燕 王志杰 钟秀珍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170)

目的 对脑外科手术异丙酚静脉麻醉处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院行脑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取同期脑外科手术患者47例为参照组,给予瑞芬太尼注射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更优,病死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外科手术患者麻醉处理过程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脑外科手术;麻醉处理;异丙酚;瑞芬太尼

大脑是人体的中枢,颅脑在受到损伤或出现病变的情况下极易导致严重后果,有时还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颅脑病变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理想状况下的颅脑外科手术来说,其麻醉处理通常要求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保持稳定,并保证患者处于最佳手术状态,麻醉处理过程应平稳、迅速,患者脑代谢与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增加[1],保持脑灌注压,且对神经系统无明显副作用,停药后患者能够快速清醒而无伴发的精神症状或兴奋状态,同时也无呼吸抑制以及药物残余效果。基于此,笔者脑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术式的处理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93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4.5±2.68)岁,ASAⅠ~Ⅱ级,肿瘤清除手术38例,血肿清除、钻孔引流手术为27例,颅骨修补13例,V-P分流15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均未发现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47例)与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设备

监护仪:斯达康UT4000,迈瑞;麻醉机:Drager、百斯,两手术间各一。

1.3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作10~15min常规吸氧,给予参照组患者维库溴铵0.07~0.15mg/kg并实施快速诱导插管,诱导药物为芬太尼0.1~0.2mg,咪达唑仑0.05mg/kg,并以瑞芬太尼0.1~0.2mg/(kg·h)为术中麻醉维持用药;观察组患者则以异丙酚1~2mg/kg,芬太尼0.1~0.2mg,咪达唑仑0.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为麻醉诱导药物,以异丙酚4~15mg/(kg·h),瑞芬太尼0.1~0.4µg/(kg·min)为麻醉维持药物,均行静脉注射,同时辅以气管插管对患者呼吸作良好控制,在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实施观测患者麻醉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输注速率作相应的调整。75例患者完成手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剩余18例带管回病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更优,病死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苏醒时长以及病死率对比

3 讨 论

3.1 异丙酚(2,6-双异丙基苯酚)是一种新式的静脉短效麻醉药物,又名丙泊酚、普鲁泊福,其性状为乳白色液体,因而常被临床麻醉医师称之为“牛奶”[2]。异丙酚在麻醉诱导过程中能够快速起效,且患者能够迅速苏醒,各项功能也可恢复良好,术后具有较低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基于上述优点,异丙酚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目前主要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镇定、麻醉诱导以及麻醉维持。异丙酚主治患者全麻诱导与术中维持,通常与硬脊膜外麻醉和脊髓麻醉联合使用,并与镇痛药、吸入麻醉药以及神经肌肉阻滞药等麻醉前常规给药联合使用,未发现配伍禁忌,在麻醉诱导环节、术中麻醉维持中得到较为普遍应用[3]。

瑞芬太尼,临床上又称之为瑞捷,其成分主要包括盐酸瑞芬太尼,性状为类白色或者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瑞芬太尼给药方式可为静脉注射,尤其是持续性静脉滴注,但瑞芬太尼并不能在全麻诱导中单独应用,即使单次大剂量应用也无法收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据研究结果表明,异丙酚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较强的可控性等优点,还可对患者脑部形成保护机制。对于出现脑部再灌注损伤的患者,异丙酚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给予患者异丙酚后能够改善脑缺血症状,同时具有明显的降颅内压与血压效果。研究表明,应用异丙酚后,患者颅内压能够受到有效控制并减低,从而有效地保护患者脑部组织免受损伤,而且在颅内高压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异丙酚能够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静脉麻醉具有较长的应用历史,但与吸入麻醉相比,静脉麻醉则长期为其辅助。大多应用于基础麻醉或者较为简单的手术过程中。传统的静脉麻醉具有诸多缺陷性——可控性难以达到预期,患者多次应用静脉麻醉药物后很难及时消除,进而会逐步在体内蓄积,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给药后见效较快,同时不影响患者苏醒效果;而异丙酚同为具有超短效特点,将其与瑞芬太尼临床麻醉中合并使用,能够收到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3.2 复合麻醉是指先后或者同时将两种以上辅助类药物或麻醉药物应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以达到理想的术中与术后镇痛的外科手术前提。目前在全麻手术中,各种全麻药在单独应用过程中均未收到理想效果,为解决此问题,临床多辅以其他药物或施以联合用药。

目前,在药效学研究与药代动力学基础上快速进步的静脉给药技术以及超短效静脉药物的不断开发为全凭静脉麻醉技术的成熟创造了有利前提[4]。本次研究在脑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行瑞芬太尼微量泵恒速输注,并以异丙酚为术中麻醉维持药物,麻醉效果稳定良好,在拔管时患者相对较为清醒,且时间较短,患者术后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3.3 合并使用吸入麻醉药药品与静脉麻醉药品,实现全麻后加以维持的方法即为静吸复合麻醉。静脉麻醉药物对患者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且起效较快,因而常在麻醉诱导中应用;而吸入麻醉药物对患者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因而常应用于全麻维持中,但此类方法若处理失当,则极易导致手术室空气遭受污染[5]。所以,静脉麻醉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是指仅仅依赖静脉麻醉药物来实现整个麻醉过程[6]。本次实验中,患者在行气管插管以及切皮时心率与血压波动较小,证明瑞芬太尼对于手术过程中的机体应激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镇痛效果良好。患者在麻醉诱导以后心率下降较为明显,表明静脉推注瑞芬太尼时会抑制患者心率,因而注意合理的推注速度。

综上所述,在脑外科手术患者麻醉处理过程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作用时间较短,易于调节麻醉深度,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曹艳,王小艳,杨海宁,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12-214.

[2] 任炜.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5):64.

[3] 谢海玉,占丽芳,邓云菱,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老年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81-282.

[4] 郭华静,马明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8):57-58.

[5] 秦钟,许波,王志萍,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18-121.

[6] 田婧,王志勇,于泳浩,等.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0):1243-1245.

R614

B

1671-8194(2013)26-0115-02

猜你喜欢
脑外科异丙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护理中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关于如何做好脑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