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促理解 合作求共赢——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举办2013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

2013-07-02 09:38牟金玲
当代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交流文化

■ 牟金玲/文

2013年7月23—26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江西省人民政府、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13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在北京、景德镇和南昌举行。

北京: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23日上午,主办方举行了简朴庄重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会长周铁农,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吉佩定,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波兰前参议长帕斯图夏克,保加利亚前副总统马林,格鲁吉亚前外长瓦沙泽,法国前交通部长马里亚尼,英国工党影阁商业创新和技能大臣乌姆纳,韩国前副外长权丙铉等政要和来自亚、非、欧、美洲19个国家的30余家外国智库、非政府组织、媒体负责人,以及联合国官员共百余人出席了活动。王家瑞副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认为本次活动以“对话促理解,合作求共赢”为主题,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加强对话交流与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在讲话中阐释了中共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发展,努力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周铁农会长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自己担任交流协会会领导以来亲身参与重要民间交流活动的经历。他表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这需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推动人民友好往来,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奠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梦”,认为“中国梦”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愿景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入人心,满足中国各界人士的心愿,符合中国内外政策的需要,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借鉴意义。非洲也应该尽快规划出一个可以实现的“非洲梦”,将非洲带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午,与会代表围绕“在迈向‘两个一百年’目标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吉佩定,波兰前参议长帕斯图夏克,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谢尔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联合国经社部非政府组织事务高级主管安德烈等先后做重点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并就如何推动中国与世界更好地进行良性互动积极建言献策。外方代表均积极评价“中国梦”,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梦”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外民间组织建设和民间交流活动,促进本国民间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各国人民友好关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天晚上,主办方为与会嘉宾举办了交流晚餐会。第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出席并致欢迎词。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对话活动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最新发展情况的全面、客观认识,推动中外多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人类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见了出席对话活动的外方主要代表。李源潮说,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应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外民间交往,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等表示,相互理解是各国加强合作的纽带,相信中国梦将对中国及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景德镇: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25日上午,与会代表围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景德镇市市长刘昌林,斯中友协主席古纳迪拉克,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于今,波兰华沙副区长别特鲁楚克,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艺术总监、雕塑家白一等先后做重点发言,就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增进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等议题交流经验和观点。外方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文化多元性已成为世界潮流,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文化”对世界影响源远流长,“青花瓷”已成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名片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中国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多元性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该在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加强人文交流,共同促进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景德镇期间,外方代表参观了古窑民俗博览区。工匠们现场展示了手工制作瓷器的主要工序和方法,外宾对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作品连声赞叹。此外,外宾还欣赏了富有特色的瓷乐表演。演奏中使用的长笛、二胡等乐器皆以青花瓷烧制而成,造型古朴典雅,乐声清脆悠扬。表演赢得了外宾们阵阵热烈掌声。来自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的外宾表示,瓷乐表演形式新颖,别具匠心,使与会者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大胆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见出席对话会的外方主要代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开幕式上作主旨讲话。

“理解与合作”北京对话活动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南昌: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必须协调发展

25日晚,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会见了在赣出席对话活动的外方主要代表。强卫说,加强民间交流,对各国发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面对共同的困难和危机,各国只有加强对话,才能促进理解、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外宾们一致表示,通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对江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深化交流,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寻求更大合作空间。

26日上午,与会代表考察了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简短座谈。波兰前参议长帕斯图夏克等政要表示,考察活动的所见所闻,令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江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也充分领略了中国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和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由衷地为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下午,与会代表围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共同呵护美丽家园”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协会理事、中华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李伟,江西正邦集团副董事长聂小洪分别介绍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建设美丽中国和江西企业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的情况。韩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华大使权丙铉在讲话中回忆了自己作为民间组织“未来林”的创始人,组织多批中韩青年志愿者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共同开展植树活动的经历,认为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具有积极意义,赢得了与会者的共鸣。与会代表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应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中外非政府组织应该在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交流和务实合作。

对话会后,主办方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在致辞时表示,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对话活动达成了四点共识:第一,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理解与合作是实现向这一梦想的现实途径;第二,在各国迈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各国民间组织需要加强联系与沟通,促进理解与合作,共建人类美好未来。波兰前参议长帕斯图夏克代表外方与会人士致辞,祝贺主办方成功举办对话活动,并对四点共识予以积极回应。他表示,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对话活动的举办适逢其时,为从全球视角解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增进各国相互理解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闭幕式结束后,来自欧洲、非洲的与会外方代表还为大家表演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节目。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真挚的笑容立刻感染了所有与会嘉宾。最后,非洲的朋友还即兴表演了当地传统的祈祷仪式,祝愿中国未来光明、美好!阵阵欢呼和掌声将现场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作为民间多边论坛,2013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是继去年对话活动的又一次人文交流的盛会,也是从民间外交角度增进中外理解与合作的进一步有益尝试。与会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坦诚交流,深入探讨,增进了理解,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共识,促进了合作,共同推动对话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交流文化
如此交流,太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现状浅析
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我国环保组织的几组数据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