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高速梳理机杂乱方式改进探讨

2013-07-17 11:22陈海成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纤网杂乱锡林

陈海成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266042)

非织造布技术的发展对梳理机纤网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非织造布的生产者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纤维在未粘合前的纤维网中的排列状况(如图1所示,为纤维在网面中排列的三种形式)以及如何改变纤维的排列状况[1]。

图1 纤维排列

非织造产品是由纤网构成,大多数产品要求纤网内纤维的排列方向应随机分布,即形成杂乱状态,所得产品各方向的性能差异最小,主要性能指标强度差异纵横向的强度比较小。因此要采取措施,调整梳理机生产的纤网内纤维排列方向,或改变铺网后纤网的纤维排列方向,使纤网内纤维排列方向杂乱[2]。

在非织造布梳理机向着高速高产方向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也不能忽视。为了能够使产品产量、质量达到市场需求,我们需要对梳理机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梳理机中引入杂乱凝聚等概念,使得纤维在纤网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获得高产、高质量的产品。

1 锡林和道夫间加装杂乱辊

将凝聚罗拉和杂乱罗拉两种配置组合(见图2),在锡林和道夫间加入高速旋转的杂乱辊,并在道夫后再安装一对凝聚罗拉,将两种杂乱效应组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输出纤网中纤维排列的杂乱程度[3]。道夫主要起凝聚纤维的作用,是成网的初始阶段。如果道夫的速度调节不当,会造成纤网结构紊乱或者不能充分发挥道夫的凝聚作用,造成杂乱辊的经常性缠棉。一般来说,道夫和杂乱辊的表面速度比在1∶20~1∶45之间。纤网薄时,可适当调大两者之比;纤网厚时,可适当调小两者之比[4]。

图2 杂乱辊配置组合

在道夫后装有凝聚辊再增加杂乱效果,调整速比和相互间的隔距,可改变松解和杂乱纤维的作用,但经测试对纤维的杂乱效果不显著。锡林和杂乱辊间,杂乱辊和道夫间的针向配置均为平行配置关系。杂乱辊线速低于锡林线速,道夫线速又低于杂乱辊线速,锡林和杂乱辊相邻点为反向运动,道夫和杂乱辊相邻点为同向运动,所以锡林和杂乱辊,杂乱辊和道夫间均为梳理作用关系。经测试,一般梳理机(盖板或罗拉式基本规律相近)纤网中纤维形态的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梳理机纤维分布及形态

梳理后单纤维占75%左右,无弯纤维为16%,对弯钩纤维的整体进行分析,其中无钩部分为主体,约占整体的55%~78%,弯钩部分约为42%~17%。分布方向沿输出纵向为58%左右,横向较少。这是因为梳理中纤维要受到针齿的梳理力的作用,则纤维一端为弯钩勾挂于针齿上,接受梳理而伸直,形成基本上沿输出方向的顺向排列。具体过程见图2,锡林上纤维向道夫转移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纤维的转移

当利用杂乱辊后,增强了锡林和杂乱辊间的梳理凝聚转移作用。纤网中单纤维的含量由80%提高到82%左右,纤维的形态分类如表2所示。

表2 利用杂乱辊后的纤维分布及形态

由表2得出,采用杂乱辊后纤网中横向和其它方向的纤维所占比例加多,证明有杂乱效果,前弯钩和后弯钩接近相等。提高纤网面密度和提高杂乱辊转速,会增大杂乱辊中纤维的离心力,也就会增大通过离心力向道夫转移纤维的比例,从而增大纤网的杂乱度。通过改变杂乱辊转速来改变纤网杂乱度,比提高纤网面密度更有效果。并且纤网的面密度一般要根据产品需求而定,且杂乱辊半径也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改变杂乱辊速度就成了改变纤网杂乱度的主要途径。另外杂乱辊的直径设计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降低杂乱辊上纤维的离心力,影响纤网杂乱度。

2 道夫前装凝聚辊

如图4所示,凝聚辊一般增加两个,第一凝聚辊和道夫间为针齿针向交叉配置,第二和第一凝聚辊间的针齿针向方向亦为交叉配置,故均为剥取关系。道夫线速比第一凝聚辊快2~3倍。第一又比第二凝聚辊线速快1.5倍左右,形成了梳慢剥快的作用。纤维由道夫被剥取转移到第一凝聚辊上,然后转移到第二凝聚辊上。因而在纤网成形中纤维变向,便可获得纵/横向强力比得以改善的杂乱纤网,其纵/横向强力比约为4∶1~5∶1,习惯上将这种纤网称为杂乱网。经测试,纤网内纤维各种形态分类见表3。

图4 凝聚辊示意图

表3 使用凝聚辊后纤维分布及形态

由表3看出,使用了凝聚辊纤网内纤维形态没有显著变化,各种弯钩数量接近没有凝聚辊梳理设备时的数量。而纤维分布方向中纵向纤维所占比例降低,横向纤维所占比例增多,有一定的纤维杂乱效果,但不如杂乱辊效果大。道夫与杂乱辊之间的杂乱比越大,杂乱效果越好。但杂乱比太大,纤网网面会产生条形皱纹,影响纤网的均匀度。因此在兼顾杂乱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杂乱比,有利于纤网的均匀度;杂乱比太小,纤网会受到过大的牵伸,使纤维间的抱合能力下降,反而影响纤网的均匀度[4]。

3 铺网组合

平行铺网和交叉铺网组合中,平行铺网的纤网内纤维以纵向为主,交叉铺网的纤网内纤维以横向为主。将两者组合后把纤网叠合一起,则叠合后的纤网中纤维排列方向既有纵向又有横向,控制叠合层数可得到纵向和横向不同比例的组合纤网。其缺点是使用机台多,占地面积大,故应用不广泛。

4 结束语

在锡林后面有两个高速杂乱辊以及双道夫设计,这是非织造高速梳理机所特有的部件。梳理机的作用除了要分梳纤维之外,还需要尽量使制得的纤维网中纤维的取向度不高,即纤维成各向排列分布。需要增加类似杂乱辊这样的部件来改变纤维的取向度,这是传统梳理机中所没有的。双道夫的设计使得纤网分多层被剥出后再叠加起来,可以改善纤网的横向片段不匀。另外,双道夫的设计还可以大大提高纤维转移率,为成网质量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1]赵帆.杂乱型梳理机概述[J].北京化纤,1997,(3):35—38.

[2]吴凯辉,靳向煜,韩旭.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的结构与性能特点[J].非织造布,2007,(10):36—41.

[3]范松林.短纤干法机械铺网中的纤维杂乱[J].非织造布,1997,(12):5—7.

[4]廖声海.对杂乱成网均匀度及杂乱程度的工艺探讨[J].非织造布,1999,(3):24—25.

猜你喜欢
纤网杂乱锡林
端午节观龙舟赛
JWF1278型精梳机锡林壳体静力结构分析
棉纺精梳机锡林风道气流规律分析
新型非织造高速交叉铺网机及其性能特征
In My Next Life
敲窗的鸟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醋酸纤网均匀性检测*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木浆纤维水刺复合不同加固结构纤网时的流失现象
水刺多层复合建筑覆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