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丝绸制作工艺初探

2013-07-17 11:22郭堂辉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纬纱经纱根数

郭堂辉,徐 红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艾德莱斯”维吾尔语为飘逸、抽象的意思,艾德莱丝绸即飘逸抽象的绸子[1]。制作艾德莱丝绸使用的是扎经染色技法,也称作绞缬染经法,可以染成有特殊效果的花纹。由于花纹边缘防染不彻底而产生的渗透作用,以及整经张力不同和织造时不能完全准确地对花,因而纹样轮廓朦胧,边缘晕晕虚虚、参差不齐,产生一种晕染的效果。

1 艾德莱丝绸的整经

1.1 艾德莱丝绸的整经设备

艾德莱丝绸的整经储纱单元主要是管纱,也可以用筒子纱,主要根据设计布匹长而定。其整经设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整经架和纱管架。

整经架是一个高1.8m左右的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有一定伸缩性的木质四方架。四方木架上每隔3~5cm钉有木质销钉,是用来分束,防止各束经纱粘连。要求整经架绕中心轴转动的灵活性要好,转动时晃动要小。因为灵活性直接影响整经的顺利进行;而整经架绕中心轴转动的灵活性与转动时晃动量还影响整经张力的均匀性;另外,要求木质四方架表面一定要光滑、没有毛刺,以防钩挂纱线或长丝。

1.2 艾德莱丝绸的整经方法

在现代织造生产中,根据纱线的类型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整经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分批整经、分条整经、分段整经和束状整经,艾德莱丝绸采用束状分条整经。具体操作是把总经纱分为若干份,每份(整经根数)由筒子引出集成束状,绕在整经架(四方架子)上的各层固定位置。其顺序是先从整经架的最上端绕第一条,到达规定长度时,剪断,将纱头束好,再依次绕第二束、第三束。一直到所需束数达到总经根数为止。然后再把各条一起从整经架上退出来,成为一束束绞纱。然后将若干纱束(并合数)合并达到总经根数。条数即并合数,每条的根数为整经根数。各条的根数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一般为了后续生产的方便都采用各条根数相等。束状分条整经形成的经纱并合方式是横向并列并合,各条的纱线互不干扰,可实现将来的扎经染色操作。

1.3 艾德莱丝绸整经参数

整经总根数根据经纱密度与织物幅宽而定,即:

整经总根数=经密(根/10cm)×织物幅宽

由于是分束整经,所以也可以根据每束纱的经纱根数乘并合数,再加上两边纱的根数进行计算。

整经长度根据下机坯布的长度而定,一般一坯布的下机长度为三十六身布,一身布所需的经纱长度为四方木架的周长,因此整经长度就根据四方木架的周长和一坯布所需的布身数决定,一般为250~280m。

整经长度=整经架周长×(1-缩率)

缩率包括织缩率与染缩率,两者的总缩率在10%~20%。

2 扎经

扎经是艾德莱丝绸生产特有的工艺,它是按照纹样的设计要求,进行防染处理的过程。包括绘样与扎经两大工序。

2.1 绘样

绘样是在整好的束经上按纹样的设计要求,在每组(束)经条上划记号(不需染色的区域),供扎经操作时使用。对于多色艾德莱丝绸由于要多次扎经、套染,因此也需多次绘样。但实际操作时一般只对第一次染色进行绘样,后面几次扎经一般都是工匠们凭记忆的花纹和实际感觉直接在第一次扎经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扎经。

2.2 扎经

扎经是用拒水材料在绘好样的束经上包卷进行防染处理的过程。过去人们采用玉米皮进行防染,现在多用丙纶薄膜进行防染,即把不需染色的地方用玉米皮或丙纶薄膜包扎紧固,使染色时染料不能渗入,实现防染。

单色图案的艾德莱丝绸只需一次扎经染色,即将不需要染色的部分用丙纶薄膜卷绕包扎进行防染处理。而多色图案的艾德莱丝绸防染扎经与染色是重复分步进行的,即第一次扎一种颜色的图案,扎好后进行染色,染色完晾干再进行第二次扎经、染色与晾干,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各次的顺序是由浅入深分步进行。第一次按纹样的设计要求,按颜色最浅的图案要求在每束经条上划记号,然后按记号进行防染扎经;第二次以后的防染扎经,工匠们是以前次扎经的图案为基准,凭头脑中记忆的花纹和实际感觉直接扎经。不同步骤的防染扎经是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来区分的,如第一次使用白色,第二次使用黑色,第三次使用红色,第四次使用灰色。

3 染色及后处理

染整加工的工序,应按照原料和成品要求的不同而异,根据纤维类别(化学性质和含杂)、产品特征(特白、深浅色)等选择染料、助剂、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温度、时间、pH值等)及加工设备等。在保证纤维强度并维持组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计的工艺流程依次进行。在多色图案艾德莱斯染色过程中,每次染完一种颜色再上染下一种颜色之前需要洗涤,将浮色去掉以免影响后面上染的颜色。

染色工序完成后要进行水洗,需先解除经纱上的结扎物后再用流动的水进行一次水洗,以彻底去除未上染的浮色,使织物色牢度满足工艺,上染色泽更加鲜亮。最后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4 对花

将染过色的经线排列起来,形成正确的花纹图案,要求不仅要对花正确,经线还要平整,张力均匀,这样织造形成的织物才能花形美观,布面平整光滑。

5 织造

5.1 织前准备

艾德莱丝绸织造前准备工序:团经、上浆、穿经、纬纱准备。

团经:将60束(传统艾德莱丝绸单花循环数)经纱经过严格对花后卷绕起来,形成纺锤状的织轴(见图1)。

穿经:将卷绕成纺锤状的织轴上的经丝退下来,根据花纹要求逐根按照织物组织结构上机图所示的规律穿过6组与木织机踏板数同样多的综框上的综线孔中,再依次按照综筘穿入数将经丝穿过综筘。将穿过综筘的丝线均匀加张力后固定于卷绸棍上,以便于随后将织造好的坯绸牵拉卷离织造区。

纬纱准备:为保证纬纱光滑、毛羽贴服,将绕有纬纱的芦苇管浸泡在清水中,以防止在织造中出现脱纬、纬缩或起圈现象,晾干后再将芦苇管上的纬丝卷绕在约78cm长的牛角梭子上,形成上机织造所需的纡子。梭子轴由鸡毛杆制成,梭子一般外形呈流线型,且要求表面光滑耐磨,没有毛刺,便于引纬。纬纱为单色纱,并且纬纱的颜色是织物的基色(设计纹样的背景色)。

5.2 织造

艾德莱丝绸织造采用传统的有梭织机,然而无论是传统的有梭织机还是现代的无梭织机,制织织物都包含以下基本的五大运动,即送经运动、开口运动、引纬运动、打纬运动和牵拉卷取运动。和田地区的传统有梭织机如图2[2]所示,图示1就是纺锤状的织轴,图示2是踏板,一共六个踏板每个踏板控制一片综的开口运动。

图2 织造艾德莱丝绸的传统织机示意图

6 结束语

艾德莱丝绸的制作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艾德莱”丝绸的制作生产始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在唐代处于多国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引进的高峰期[3]。如今的艾德莱丝绸在新疆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开始受到重视,一些服装设计师开始使用其素材来设计服装。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艾德莱丝绸的制作工艺,希望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丝绸制品为大众所知。

[1]徐红,单小红,刘红.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艾德莱丝绸[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3):365—368.

[2]楼淑琦,沈国庆.丝路撷英—新疆艾德莱丝绸与和田织机[J].丝绸,1998,6(43):43—45.

[3]张俊慧.“艾德莱斯”与现代织物设计[D].青岛:青岛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纬纱经纱根数
更正
在剑杆织机上织造塑料扁丝织物的几项改进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Crealet:宽幅织物的织造前准备
正则角联锁组织的矩阵模型及其生成算法
玉米的胡须
基于改进型号第二娄无厅点根数的北斗CEO卫星广播星历拟合算法及实现
T/C65/35 14.6/14.6 133/80 264 cm光边坯布品种的工艺优化
混纬织物喷气引纬工艺探索
浅谈在喷气织机织造过程中出现勒纱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