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构建

2013-07-19 09:17袁九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作站音频语音

袁九生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

0 引 言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主要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及其他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综观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任何一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都把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放在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因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所从事的是一个和语言应用紧密相关的工作,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关系着工作的质量。所以每个学校都会以提高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在话筒前、镜头前用有声语言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没有能力,将不能从事播音主持实践,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言功力的培养,播音与主持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因而,实践教学是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得失的关键[2]。“加大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对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教学、科研和实训的需求,使其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锻炼,这是办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关键。”[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 多所院校设立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这些院校为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大部分重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了广播播音实验室、电视播音实验室、演播室等。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各类教学资源更大程度地共享成为了可能,丰富的共享资源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多功能存储、传递声像教育信息的媒体,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控制教育过程信息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4-5]。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各高校新型播音实验室的构建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因此,新型播音实验室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1 问题分析

1.1 现有的播音实验室建构方案

播音实验室主要用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训练相关课程小班教学及学生课外录音实践,是以声音作为“产品”[6]。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播音实验室建构方案大同小异,实验室面积约30 m2左右,确保能满足约10 人的小班教学空间需要。实验室装修一般都进行了声学处理,以减少实验室外的噪声和室内的噪声,使学生录音尽量不受外界干扰。实验室家具,主要有必备的学生桌椅和设备放置台。播音实验室结构模式如图1 所示,主要由音频工作站及音频制作软件、调音台、话筒和监听音箱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的独立音频工作站。

图1 播音实验室结构模式

音频工作站及音频制作软件是整个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也是整个实验室最贵的设备,音频软件及学生录音作品都要由它运行或播放。音频工作站是一种用来处理、交换音频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两者相合的新型设备。“它将音频信号加工处理成数字编码方式,来实现对信号的获取、记录、储存、重放。它具有录放音、多轨合成、调音、均衡、不变调时间压扩、混响、延时、降噪,简单到复杂的声音剪辑等所有系统功能,使操作繁琐的音频制作过程集成在多媒体电脑上完成。”[7]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目的重要设备。是整个实验室的核心,音频工作站、话筒、监听音箱等设备都受它控制。

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也称麦克风。它与调音台相连,由它将人声收入到调音台,再由调音台转入到音频工作站。

监听音箱实现音频的播放及控制,它与调音台相连,播放及控制进入调音台的音频。

利用播音实验室音频工作站等设备进行播音小班教学,与传统“嘴对嘴”的师父带徒弟的教学模式相比,节约了不少时间,同时也给小班教学带来极大便利,学生作品可通过音频工作站反复播放,而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现场展示,让每个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点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种方案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训练小班教学和学生录音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独立音频工作站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播音实验室大部分是独立建构的音频工作站,各独立音频工作站资源不易实现共享,也不能有效地进行远程评价。播音专业小班教学主要是要给学生大规模、经常性的语音训练提供指导和评价,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并能及时改正[8]。但学生在播音实验室录制的作业,教师无法通过远程访问,因而无法进行远程评价。这给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和评价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学生在课前很难了解作业所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语音训练积极性。如果教师为了方便,利用小课时间听评学生的作业,不可避免地会使小课教学大打折扣。一个教师带10 多个学生一起上,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有限,再加上艺术类学生自律性相对较差,必然会影响小课教学质量。有的学生笑称,我们炒了一上午的面,意思就是读《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一碗炒面》这篇文章,整整一个上午,学生的兴趣不浓,也失去了新鲜度[9]。

(1) 资源不易共享、开放性差。学生录制作业基本都要在固定的实验室中进行,如遇小班录音作业较多时,学生需排队录制作业,实验室资源显得非常紧张。另外,播音小班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师生“一对一”点评、示范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重录,但由于是独立的音频工作站,学生重录作业须在上课的实验室中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课教学课堂的进度,给小课教学造成了不便。

(2) 资源不易进行编辑整理,也不适宜长期保存。独立音频工作站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存放在音频工作站的学生作业经常呈现无序化状态,有时在上课的过程中为找某个学生的作业需花很长时间,这对小课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0]。同时,由于独立音频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教师对每个学生作业的点评意见很难编辑整理,学生也很难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形成系统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课教学的质量。另外,音频工作站毕竟是计算机,学生日常经常使用U 盘,工作站不可避免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工作站系统需要不定期地重装,因而无法在工作站中长时间保存学生录制的原始作业。

2 解决对策

新型播音实验室应充分利用现在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并积极遵循新型播音实验室建构的原则进行建设,实现新型播音实验室应有的各项功能,解决现有播音实验室存在的各种问题。

2.1 新型播音实验室建构的原则

(1) 易用性。新型播音实验室整个实验设备系统的操作应该是简洁明了的,即使实验设备系统本身就建构技术而言是复杂的,但它最终面向学生操作使用的部分应该是简洁的。如果实验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且专业,需要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那么学生使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实验设备在大多数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本身并不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要使学生能独立操作这些实验设备就须进行培训,这就给实验室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11]。

(2) 经济性。新型播音实验室整个实验设备系统应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实验室建构的性价比,并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可用的设备,遵循节约和经济实用的原则。在同类实验设备的选用方面,并不是最贵的设备组成的系统整体性能就一定好,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的、价格高的设备。我们要尽量选择模块化和结构化的系统,按需建设。

(3) 先进性。新型播音实验室的建设应当尽可能采用新技术发展形成的先进设备,延缓实验设备的淘汰速度,使实验设备能使用更长的时间,并使实验室应具有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应用。同时,实验室建设理念也要应用一些最新的,且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理念,以提高实验室使用的效率。

(4) 通用性。新型播音实验室建设所选用的设备应注意是否与国内外认可的标准相一致或是相接近,所有的设备的接口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等。设备的通用性,可以保证使用实验室制作的作品不会因为标准的不同而无法大面积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设备升级或更新换代的成本[12]。

2.2 新型播音实验室应有的功能

(1) 远程评价功能。在现代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支持下,为给播音小课师生教学提供便利,播音实验室应具有远程评价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学生录音作业远程传输,使教师可以在异地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13]。

(2) 双向交流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实验管理人员之间的异地交流。通过交流,使教师、学生、实验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加深了解,并使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畅通,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14]。

(3) 示范教学功能。示范教学法是播音教学最基本方法。新型播音实验室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将教师亲自示范的录音作品或选择的与作业类似的作品放在共享资源中,以供学生模仿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表现,学会自我“诊断、治疗”,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

(4) 统一管理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播音实验室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利用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方便实验教学资源的编辑整理和长期保存,长期积累实验教学的原始素材。同时,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应该操作简洁,具有友好访问的管理功能,可以科学的实现系统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15]。

3 建构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的普通播音实验室基础上遵循上述原则建构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新型播音实验室方案,需要增加哪些设备并无标准的答案。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实际教学功能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适合播音小课教学和管理的实验室建设方案。

我校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结构模式如图2 所示,实验室由6 个语音训练室和1 个控制室组成。语音训练室是在原有6 个普通播音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匀速球机、拾音器、监视器等设备。匀速球机是用于准确地拾取语音训练室的图像信息,拾音器是用于准确地拾取语音训练室的声音信息,监视器是用于接受中央控制室的音视频控制器发出的图像信息指令。

图2 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结构模式

中央控制室是放置控制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控制的地方,其主要放置的设备有:硬盘录像机、音视频分配器、同步监视电视墙、音视频控制器、中央控制电脑、交换机、匀速球机、拾音器、监视器、网络服务器及硬盘存储阵列等。

语音训练室和中央控制室通过匀速球机、拾音器、监视器、硬盘录像机、音视频控制器、交换机、中央控制电脑、同步监视电视墙等设备实现了音视频信号双向交流,同时为了方便教学和管理,在中央控制电脑中安装了导训控制软件,实现了导播过程控制(包括监听、监看、广播、转播、示范等功能)。通过导训控制软件,在中央控制室可以监听、监看、广播、转播6 个语音训练室中实验教学过程情况以及向6 个语音训练室进行示范教学。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技术人员为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班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方便管理,编辑了一套适合学生语音训练使用,且具有较强针对性和专业特色的纯Web 网络教学平台——音频网络系统编辑软件。软件设置了系统管理员功能、教师角度功能、学生角色功能以及首页管理功能。通过该编辑软件,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得以实现全方位的系统功能、网络空间、素材文件的统一管理,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班化教学实现了数字化和有序化,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既方便又快捷,使中央控制室和语音训练室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

导训控制系统、音频网络编辑系统和语音训练室,三个部分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互相联网,真正做到硬件设备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系统的整体优势。中央控制室与6 个语音训练室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共享控制室网络服务器和硬盘存储阵列资源,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对每个用户进行管理,并配合素材生存期和清理等功能,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

(1) 提高播音小课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上课前可对学生作业进行远程评价,任课教师可以在任何有网络和电脑的地方登陆音频网络系统编辑软件播放学生的录音作业,并为学生的作业打分和进行书面点评,节省了小课教学的听评时间,同时使任课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把与作业相同或类似的示范作品放在共享资源中,以供学生模仿学习。教师还可以在小课教学过程中、点评完学生的作品后,让学生在其他的语音训练室重录作业并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当场复评。最后,可以实现“一对多”作业录制现场的监督和辅导,因为语音训练室和中央控制室实现了音视频信号双向交流,在中央控制室运用导训控制软件,可以监听、监看、广播、转播多个语音训练室中实验教学过程情况以及向多个语音训练室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原来需由多位老师的现场导训,现在有一位教师就能实现,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

(2) 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语音训练室进行作业录制,录制完成后,登录音频网络系统编辑软件上传到服务器,方便、快捷,能缩短设备使用时间,加快实验室使用频率,缓解学生多、专业实验室紧张的矛盾。通过音频网络系统编辑软件登陆个人空间,学生可以及时地看到教师放在共享资源中的示范作品,也可以及时地看到教师对自己作业的点评,还可以与在线教师进行远程交流,实现“移动”学习——不论是在教室、实验室还是宿舍,都可以进入自己的空间自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极大地改善实验室的管理。通过远程硬件控制,对光盘刻录机、U 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禁止学生使用USB 存储设备和光盘刻录机,设置当学生的插入移动存储设备时可向管理端实时报警。素材的生存期管理功能,提供永久保存和临时保存两种方式的素材生存期设置,细化的设计更加完善了对素材及存储空间的管理,减轻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学生录音作品提交后都统一保存在硬盘存储阵列中,方便管理人员和教师整理和积累学生不同时期的录音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录音材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中央控制室不间断地对所有的语音训练室进行监看,可以防止学生插拔实验室线路和设备,保护实验室的安全。

(4) 实现播音专业教学的“生活化”。隔行如隔山,播音专业教学经常被认为很神秘。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积极利用网络的普及,让网络成为教学的手段和平台,任何人包括学生家长都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了解播音专业小课教学的情况,真正实现播音专业教学的“生活化”。

4 结 语

为了充分利用播音实验室更好地开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训练小课教学,解决普通播音实验室在语音训练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不畏艰险,积极探索,建设了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在建设中,遵循易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和通用性原则,积极利用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人机交互的教学和管理环境,极大提高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训练小课教学质量,改善了播音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种集成的数字化网络播音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值得推广。

[1] 张潇潇,潭 天. 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 现代传播,2007(6):114-116.

[2] 吴 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6-54.

[3] 何艳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中心建设及开放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6):545,547.

[4] 何增颖.基于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16.

[5] 朱晓彧.现代教育技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8):28.

[6] 陈友南.播音实验室声学要求及处理[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6):40.

[7] 张 东. 录音棚的基本架构——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录音棚[J].音响技术,2009(8):23.

[8] 陈 竹.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初探[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83.

[9] 于 舸.播音主持小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6):139.

[10] 朱晓瑞,李全林.多功能、数字化微格教室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292.

[11] 王利兴.微格教室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2(4):62-63.

[12] 王伟锋,温 耐.新型数字微格教室的探讨[J].天中学刊,2005,20(5):47.

[13] 王立达.面向互动教学的多媒体教室建构方案[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09.

[14] 徐远卫,周 昕.建设多媒体实验室与提升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05.

[15] 石光明.实验中心开放运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8(2):67.

[16] 陈代武,胡坚毅.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广义微格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43.

猜你喜欢
工作站音频语音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对方正在输入……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建立工作站 力促杂志健康发展
——《行政科学论坛》杂志工作站挂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