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龙对阵李宗伟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效果比较研究

2013-08-02 02:32袁玉峰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谌龙高远球李宗伟

袁玉峰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李宗伟与谌龙是当今世界羽坛两位优秀的男子单打选手.自2008年10月以来,李宗伟长期占据着世界羽坛男子单打第一的宝座,是中国羽毛球队最强竞争对手;而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羽毛球队新生力量谌龙,是继羽坛“全满贯”得主林丹之后,中国羽毛球队较年轻且优秀的男子单打选手.这两位选手的每次交峰,都备受专业人士、球迷和专家的关注.李宗伟与谌龙在大赛中共交手12次,李宗伟以7胜5负的成绩略占优势,但在最近两次的交锋中,谌龙完胜李宗伟,表现出后起之秀强劲的上升势头.从两人对阵比赛的录像来看,李宗伟在场上主要表现出灵活多变的能力、稳固的防守和丰富的经验;而谌龙则以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以及超强的体能素质,表现出年轻气盛的冲击势头.笔者以羽毛球技战术运用手段及实施效果为主要指标,对李宗伟与谌龙对阵的四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谌龙制定更加有效地战术对策和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中国的谌龙和马来西亚的李宗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查阅与收集有关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以及互联网对相关赛事的媒体报道.

1.2.2 录像观察法

对谌龙和李宗伟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半决赛、2012年马来西亚男子单打半决赛、2012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2013年全英羽毛球顶级超级赛等4场比赛的录像进行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观察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 比较分析法

在录像观察的4场比赛中对发球技术手段、发球区域、接发球技术手段、网前技术、中场技术和后场技术使用手段及最后得分手段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谌龙、李宗伟发球技术手段的比较分析

2.1.1 发球弧线种类的比较分析

在羽毛球比赛中发球技术不受对手的限制,是羽毛球中最为主动地技术.发球方可完全依据对手的站位、技术特点发出弧度、速度与远度不同的球.发球技术按照弧线可分为:网前球、高远球、平高球、平快球.李宗伟与谌龙发网前球的使用率分别高达92%与90%,而传统的单打比赛发高远球技术两人分别仅有1%与2%,见表1.这说明他们主要都以发网前球为主,能主动控制或限制对方的下压进攻;其次,发球使用率较高的为平快球,但仅为4.2%和6%.从录像的实际观察看,两位选手都是以平快球作为一种偷袭发球手段来使用.在现代羽毛球比赛中当对手习惯性网前移动时,发平快球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突击效果.使用率最少的为高远球,谌龙和李宗伟分别为1.2%和0.6%.在20世纪90年代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主要以发高远球为主,但近些年,随着羽毛球规则的演变和打法的创新,世界男子高水平选手在发球的手段的选择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在男子单打中更多是采用发网前球来控制对手下压主动进攻[1].

表1 谌龙对阵李宗伟发球技术手段

2.1.2 发球目标区域的比较分析

羽毛球发球目标区域分为1、2、3、4、5、6共6个区.在羽毛球的比赛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击球方式限制得技术,见图1.发球方可以根据对手站位、战术意识、回击球路线以及对手当时的思想状态等因素,选择自己认为较为理想的发球目标区域.

图1 发球目标区域

谌龙与李宗伟的发球目标区域的选择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其中较明显在1区、2区的选择上,见表2.李宗伟和谌龙以1区别为目标的发球分别为45%和25%,2区分别是18%和29%,仅统计学两个样本率的检验看,谌龙和李宗伟在网前1区和2区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5区两人的发球分别占28%和35%.经统计学两个样本检验,在5区选择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5区的选择,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考虑,发球后能够较为容易的看清对方的回球动作,进而能更快地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看出,这两位选手都有很强的战术意识,均选择对方在接发球上较为难受,且回击球威胁性小的区域.

表2 谌龙、李宗伟发球区域的比较

2.2 谌龙、李宗伟接发球技术手段的比较分析

接发球技术主要分为搓球、钩球、推球、挑球、吊球、杀球、高远球技术.其中搓球、钩球、推球、挑球一般被视为前场技术,而吊球、杀球与高远球为后场技术.

表3 谌龙对阵李宗伟接发球技术手段

谌龙与李宗伟在接发球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李宗伟在接发球技术统计中搓球的使用率达到31%,挑球占21%.而谌龙接发球搓球技术的使用率占23%,挑球使用率达28%,见表3.李宗伟对网前球技术的使用比较注重,总是力图主动控制和调动对手,进而在其寻求战机下压突击对手,而谌龙在接发球时大多数运用防守型的挑球技术.从这两位选手挑球技术的具体使用来看,不论谌龙还是李宗伟在接发球挑球时,并不是像传统的羽毛球单打比赛那样把球高高挑起,而是将球的弧度挑得较低且速度较快,这样不仅遏制对手下压进攻,而且还能起到很好控制对手的作用.李宗伟与谌龙在推球技术中使用率分别占18%与19%.经统计学两个样本率的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但李宗伟在接发球时假动作的一致性做的较好,尤其是在采用推球技术时,经常会与网前的假动作相配合,引诱对手上网时,突然将球快推到后场底角,破坏对方的节奏,这也是李宗伟接发球技术的较为成熟和诡异的习性[2].

2.3 李宗伟、谌龙相持球中技术使用手段及效果的比较分析

2.3.1 相持球中前场技术使用统计及分析

前场技术包括搓球、钩球、扑球、挑球、推球这5种技术.李宗伟与谌龙的搓球使用率相当,分别高达40%与37%,均达到相持球前场技术使用率的30%,见表4.从具体的录像观察,在搓、放球的技术运用上,李宗伟的技术动作则显得更为细腻和准确,且搓出的球旋转较强,质量较高,使对手很难在处于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找准球托回击;而谌龙由于身材较高,对网前球的控制从场面上来看,谌龙还是略处于下风.扑球是对方回击过网球时的弧线较高时,抢高点将球从网上向对方场区下方扑压过去的球.从两位选手扑球技术的使用率来看看,李宗伟10%明显显高于谌龙的3%.并呈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一方面表明李宗伟在网前搓球或回放球的质量较高;另一方面反应出判断好,抢网扑球的意识强,这是谌龙在比赛中挑球使用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推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推球技术与搓球技术的动作相似,但在最后出手击球点和手指手腕的发力是截然不同的.推球是在抢到高点时网后场方向击出,弧度地带有下压的特点,经常结合杀上网的使用.在比赛中,运动员为使能更快的掌握主动权,在接发球使用假动作欺骗对方[3].从推球的技术使用上看,李宗伟的22%的使用率明显高于谌龙的13%,这表明李宗伟在比赛中经验丰富,善于多变尤其是在在杀上网后能立即抢到高点并结合搓球动作,但在最后出手瞬间变化成推球,而这一过程其动作一致性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4].

表4 谌龙对阵李宗伟比赛相持球前场技术手段

2.3.2 相持球中场技术使用统计及分析

中场技术包括平抽球、挡球、拦球这四种技术[5].在相持球中,李宗伟和谌龙的平抽挡球的使用率分别占21%和23%,见表5.经统计学两个样本率的检验看,无显著性差异.而从挡球和拦球的的使用率上看,李宗伟分别为35%和44%,谌龙则分别是25%和52%.经统计学两个样本率的检验看,在挡球技术使用的手段上两个人差异显著.而拦球技术的使用手段上则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些数据的比较反映出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两人的平抽挡技术使用都普遍较低,较为符合当前羽毛球单打的特征和特点;第二,李宗伟在中场的技术使用上,站位较为靠前,且对来球线路的判断较好,能够较有把握采用挡球的手段在第一时间把球处理过去[6];第三,在于谌龙有先天的身高优势,比李宗伟能够在更高的位置,抢到击球点把球在空中拦下来,这在比赛中常常给李宗伟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这也是谌龙在对阵李宗伟比赛由相持转为主动地一种有效地回球手段.

表5 谌龙对阵李宗伟比赛相持球中场技术手段

2.3.3 相持球中后场技术使用统计及分析

后场技术包括杀球、吊球、高远球、被动抽球等4种击球手段.在当今羽毛球比赛的每球得分制中,每局比赛、甚至每场比赛的胜负都在1~2个球之间.当球来到后场时,处理的方式和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7].李宗伟和谌龙在后场杀球使用率分别为46%和36%,见表6.这表明李宗伟在对阵谌龙比赛中,下压进攻的主动性较强;虽然数据的统计上,李宗伟在后场表现出强势进攻的能力.从近两场得比赛看,谌龙在接杀的防守中,有明显的提升;吊球两人的使用率分别为38%和35%,从使用率上看不分伯仲.但李宗伟在选择以吊球为主的过程中,劈吊球速度快、落点刁钻,同时把拉吊与变速突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起到很好的控制对手的效果,并为后续的回球奠定很好的得分基础.

表6 谌龙对阵李宗伟比赛相持球后场技术手段

高远球在羽毛球比赛中完全是一种控制性和过渡性技术.在后场高远球的使用率上谌龙高出李宗伟11%,两人在高远球的使用上有显著性差异.谌龙在比赛中主导思想是利用年轻、体力充沛的优势和李宗伟打消耗战和持久战,同时找准最恰当的机会下压突击寻求得分;而李宗伟则在比赛中,试图速战速决,经常采用下压扣杀的方式.这在前两年的对阵比赛中李宗伟还是占据优势和胜势;而从近两次的比赛看,谌龙在以消耗战术指导下,提高防守能力,这也是近两战胜利的天平偏向谌龙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羽毛球的整体技术使用看,被动抽球在比赛中的使用并不大,但它是后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脱被动防守的一种常用手段.李宗伟3%的被动抽球使用率略低于谌龙的7%,见表6.这表明,李宗伟在比赛中,更好的控制了比赛且较为积极主动,而谌龙则以较多的抽球在被动防守中寻求战机摆脱防守.

2.3.3 谌龙、李宗伟得分手段及效果的比较分析

羽毛球比赛的得分可划分为杀球得分、网前得分和其他得分等3种得分方式或手段.网前得分包括扑球、搓球、钩球主动得分;其它得分包括:对手失误送分、对手判断失误、对手发球出界、对手推球出线、吊球得分[8].

表7 谌龙对阵李宗伟比赛得分效果

在观察统计的两人4场比赛中,李宗伟和谌龙的杀球得分为62分和50分,分别占总得分的36.0%和32.7%,见表7;经统计学两个样本率的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两位选手在杀球得分的能力上实力相当.而从网前得分手段和效果看,李宗伟和谌龙得分分别占总得分的11.8%和18.0%,呈显著性差异,反映出李宗伟在网前的得分能力突出,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从录像的具体观察看,网前得分李宗伟杀上网扑球以及搓球后扑球的得分效率最高,场上的主动优势也最为明显.一方面表明李宗伟在杀球上不仅力度大而且角度刁钻,迫使谌龙在被动防守中出现了较多的半场高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李宗伟网前细腻和多变的手法,尤其是在搓球的技术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从对手的失误送分统计,李宗伟占总得分的46.0%,谌龙为55.5%,比较来看谌龙失误送分相对较少,比赛的发挥也较为稳定.笔者认为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李宗伟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谌龙来说体能的劣势慢慢显现出来,而从录像视频具体的统计看,李宗伟的失误失分都是在较多回合的局面下失误失分的;②经过这几年世界大赛的洗礼,谌龙在防守技术、比赛经验、阅读比赛能力以及信心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增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谌龙与李宗伟的发球均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发球目标区域较多的依次为5区、1区、2区;在接发球技术使用手段上,两人均以挑球和放网前小球为主.谌龙在回接网前球时更多地采用挑球技术,而李宗伟则是个以搓球、钩球来重复回放网前为主,以被动和过渡的挑球为辅.

(2)李宗伟和谌龙的杀球得分的能力上实力相当.李宗伟网前得分手段多样和效果突出,尤其是其杀上网扑球以及搓球后扑球的得分效率最高,场上的主动优势也最为明显;从对手的失误送分比较看,谌龙无谓的失误送分较少,发挥的较为稳定,而李宗伟则明显偏多,这也是近两场比赛谌龙取得胜利的一个主要因素.

3.2 建议

(1)谌龙在对阵李宗伟时还是坚持自己的打法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年轻、体力好的优势,主动大胆的与其进行多拍的拉锯战,使其因体力消耗过多,而降低回球的质量.

(2)谌龙虽然在身高上占了优势,防守范围加大,但面对李宗伟的追身球还是显得较为被动,这说明谌龙对李宗伟回球落点的判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加强比赛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信心,是谌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急需解决的任务.通过伦敦奥运会和全英羽毛球的洗礼,谌龙无论是在比赛经验还是在成绩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这也为其今后的比赛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1] 庞丁,丁聪.2009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李宗伟VS陶菲克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3):45-46.

[2] 戴劲,钟建泽.羽毛球男子单打优秀选手前场技术特征的对比分析[J].运动,2009,20(10):18-19.

[3] 蒋家诊,钟秉枢.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0(9):66-68.

[4] 张欣.新规则下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5]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洪剑,李扬.2011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林丹VS李宗伟技术运用对比分析[J].新西部,2011,22(9):37-38.

[7] 闫志辉.对男单羽毛球运动员鲍春来的技术统计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24(9):41-42.

[8] 李森.中国羽毛球男双与国外优秀选手发接发战术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3(6):51-52.

猜你喜欢
谌龙高远球李宗伟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谌龙:老将的坚守与坦然
一个谌龙球迷的内心独白
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
谌龙: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谌龙: 儿子做伴 新帅加持
李宗伟为长青代言
简析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动作教学
应用运动类APP分析羽毛球挥拍对击后场高远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