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专业预防医学“CBL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

2013-08-10 07:56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C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高 飞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西安 7106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卫生服务尤其是预防保健越来越关注,我国卫生服务模式也逐渐由单一、个体治疗型转变为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型。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逐步树立现代医学观,建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并适当掌握保护、促进健康的基本技能是预防医学的教学重点。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践,使用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也称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将具体案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1]。该文分析比较了我们实施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临床专业两个班实施教学研究,实验组(CBL教学组)41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40人,两组学生使用教材、教学大纲及授课教师、教学进度相同,两组学生上学年总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过程

1.2.1 CBL教学组 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提前把该章节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案例中,每堂课之前告知学生,让学生针对案例问题去预习、思考,查阅资料。课堂上分组参与讨论,教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拨、总结。

1.2.2 传统教学组 教师备课时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上以讲授为主。

1.3 教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结果和考试成绩分析结合的方法。

1.3.1 自制学生问卷评价 主要项目有:预习情况、课堂气氛、学习主动性、语言交流能力、知识面扩展性、基础知识记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满意度等。答案采用5分制尺度衡量。调查问卷学生匿名回答。发出问卷81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为100%。

1.3.2 考试成绩评价 两组学生均采用闭卷考试。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同专业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命题,试卷总分100分,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理论知识(50分)、分析理解题(25分)、实践应用题(25分)。考试结束,密封装订试卷,由专业教师流水阅卷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之间的比较及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预防医学考试

成绩比较

CBL组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略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5);CBL组学生在分析理解、实践应用能力方面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1)。该资料表明,CBL教学组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比传统教学组学生强(如表1所示)。

表1 CBL教学组(n=41)和传统教学组(n=40)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比较

2.2 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CBL教学组学生在预习情况、课堂气氛、学习主动性、语言交流能力、知识面扩展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满意度七个方面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1);而在基础知识记忆方面两组学生得分没有差异(经t检验,P>0.05)。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问卷调查项目具体得分及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CBL教学组(n=41)和传统教学组(n=40)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2],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CBL教学法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误区,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3]。笔者认为CBL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C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CBL教学主要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自由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预习,由盲目学习变为有目的的主动探索[4]。我们选择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工作实际,具有真实性、时代性的特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大的距离感的缺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正用处所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食品卫生学知识时,案例选择了最近几年内发生的一些食品卫生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来分析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讨论时,教师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各抒己见、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C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调查和分析,扩展了知识面,开扩了视野,也提高了资料筛查能力。课堂分组讨论,建立起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案例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统计学知识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需要什么数据,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什么统计方法,如何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知识点,提高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5]。

3.3 CBL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CBL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工作态度、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应做到严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每个环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适时关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社会实际中找到适宜教学的案例进行补充;课堂上学生讨论时,当讨论偏离主题,教师要加以规范引导;当学生对某些问题感到没有头绪,教师要帮助分析梳理;当学生热情不高出现“冷场”,教师要善于启发,抛砖引玉,活跃课堂气氛。CBL教学法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驾驭能力[6]。因此,开展CBL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但是同时该研究显示,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上C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甚至有低于传统教学组趋势。这可能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有较多时间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总结,学生对反复强调的基础知识记忆较好,而CBL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因素,致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有所不足。说明在开展CBL教学法的同时,教师在讨论前对章节内容要点介绍、讨论后课堂总结时也应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综上所述,高职临床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CBL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值得推广。但是,CBL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和图书馆、网络资源配置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强化教学责任心,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学校也应加强图书馆、网络资源配置,为学生查阅学习资料提供有效平台。做到这些,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1]李连英,周之南.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与眼科教学改革[J].大连大学学报,2000,21(5):87-88

[2]王丽琼,施晓波,丁依玲.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40-941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4):57-59

[4]曹国凡,薛劲松,姚进.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3-225

[5]方桂红,刘洁,詹达谋.案例教学方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过程中的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1):93-94

[6]冯华.试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J].学术论坛,2001,(3):144-147

猜你喜欢
C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