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iki开展以教学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资源库建设

2013-08-10 07:56刘国良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词条资源库教学资源

刘国良,林 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预防教研室;2生理教研室,河南 漯河 462002

近年来,Wiki借助其自身“协作、共创”的特性优势[1],在学科资源建设上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并且彻底改变了过去资源独立开发的建设模式,从而有效实现了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和权威性[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教学手段、方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3]。运用的好坏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利用Wiki的词条创建模式开展教师间教学方法的积累和交流,以及在Wiki平台上如何实现教学方法与开放性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我们利用国内互动维基开源系统(HDWiki5.1),在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 开展意义

1.1 有利于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很多高校尤其医学类院校许多非师范出身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的培养方式虽然有听课、说课、教学技能竞赛和教研活动等环节,但教师间的沟通和积累仍显不足。如果能再增加一个系统性网络化的学科教学方法协作平台,帮助一线专业教师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积累、检索和比较,将会使更多的年轻教师从中收益,有效促进其在教学能力上的快速提升。这也与新教育所倡导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是一致的[4]。

1.2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细化与开放性建设

出于技术的限制,目前网络上很多学科的教学资源只是孤立的静态展示[5],并没有把教学资源细化[6],并且多以一线教师为主,学生很少参加,多校共建的现象更是少见,这种局限的建设模式对于学科资源的更新、完善和共享是非常不利的[7]。Wiki的基本创作模式就是创建和编写“词条”,如能将具体学科资源以“词条”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借助词条的“内链”功能将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互链,则可有效促进课程资源的细化以及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融合。

2 思路与做法

在学科资源建设中,知识管理论强调用动态的思路进行资源库建设。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挖掘和更新的动态过程,不仅要重视开发者自身的建设问题,更要重视学习者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8]。而教学方法恰是贯穿于教学中最为灵活、多变的一种方式、手段,针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可能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也可能有所差异,借助于Wiki对词条中关键词的“内链”功能,可使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融为一体,具体建设思路与做法如图1所示。

图1 以教学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资源库建设示意图

2.1 教学方法库建设

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包括案例)的集中体现。建设以教学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资源库既有利于教学方法内涵的提升,又有利于对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因为方法是“活”的、可变的,知识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对于方法库的建设我们参照“电子教案”格式进行,内部划分以学科知识模块为依据,尽量将每次课的讲授标题作为一个词条,每个词条下包括6个标题目录,具体为:“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堂导入”、“授课思路”、“零碎知识点解决”和“教学反思”等六个部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来自课程标准,一般不需要做大的变动,主要用于指导课程的设计和讲授。其余标题下内容由编写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和经验灵活填写,但是在填写中要力求精练而不是具体专业知识的排列、复制,中间涉及的关键资源除进行简单阐述外要有链接(以内链为主),必要时可配合思维导图表述。如对“统计学概述”词条的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方法库词条截图

2.2 泛资源库建设

取名“泛资源”主要是因为在原有传统资源,如“教学PPT”、“经典案例”、“学科图片”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又添加了一些更灵活的二次整理资源,比如“教育名家”、“思维导图”、“知识总结”等。泛资源库中的资源是以“内链”的形式与教学方法连接的,师生均可共建,教师可通过对主题知识中教学方法的浏览,实现对学科资源的实时访问和编辑。这些资源的添加将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建构环节,尤其二次整理资源可促进学生进行“随机式学习”,通过多次“进入”包含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主题资源,达到对该知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9]。

2.3 用户及权限的管理方法

为防止恶意用户对词条的破坏和不良信息的发布,同时又鼓励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在后台对不同用户进行了多种角色的设置,匿名用户仅具有浏览的权利,初次注册用户默认为“书童”,不具有编写和创建词条权利,需要登录后发表评论(或短消息)10次以上取得“秀才”后方可有编辑词条权利,总经验值达到300分以上取得“举人”资格后方有创建词条权利。其中,登陆后评论(或发信息)1次可获10分,编辑(或创建)词条1次10分。

2.4 词条内容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为增加词条的可读性,教学方法库中的知识词条必须按照上述词条目录进行统一布局。该类词条主要由管理员创建,一般事先都已经进行了初步添加,其他教师只需要参与撰写和修改即可。对于泛资源库中的词条,我们在帮助文档中也进行了如下规范约束:①标题的书写应尽量简洁,能够准确传达词条内容,杜绝一切雷人标题出现;②内容力求知识性、交流性强,尽量避免发布毫无阅读性的内容,推荐多使用站内引用功能,将自己创建的词条串联起来,杜绝恶意词条;③标签尽量包含词条的简称和科学的规范术语,要注意概括的完整性和可检索性;④参考文献尽量按照通用科学文献著录格式书写,如果是来自网络,要补充网址。

2.5 实践与应用

基于以上Wiki在学科资源建设上的应用分析,我们通过校级教改申请,自2009年以来,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预防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Wiki教学资源库进行了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课题荣获河南省2012年度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

以《预防医学》资源库为例,该资源库共分3个子库,即“教学方法库”、“主题式学习库”和“泛资源库”。其中,“教学方法库”贯穿整个学科知识点,是主库,含有11个词条目录;“主题式学习库”用于案例式教学,与“泛资源库”一同辅助于“教学方法库”的完善。目前,该学科资源库词条共有100余条,网络地址为 http://221.15.37.2/hdwiki,资源库目录及部分词条如图3所示。

图3 预防医学Wiki资源库截图

在整个学科Wiki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对试验班学生进行了如下干预措施:①将学生编写词条所撰积分按一定比例折合到期末总成绩当中;②对积分进行期末排名,评出十名“Wiki之星”并进行荣誉奖励。对试验班121名学生进行的期末自编问卷调查以及平台活动情况统计显示,所有学生均曾登陆参与过词条的编写,编写过10次以上的有94名(78%),但是创建新词条3个以上的学生仅有31名(25%);对平台的操作舒适性102名学生(85%)表示满意,111名学生(92%)称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34名学生(28%)建议增加应用培训和改进帮助指导。

3 总结

利用Wiki开展以教学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资源库建设,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资源静止、独立的局面,在促进同行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积累、沟通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资源的不断创新与完善,真正实现了学科资源建设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Wiki系统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一些书写的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阅读与添加,因此有必要编写简洁、通俗的操作手册,还要借助讲座不断扩大Wiki在广大师生中的了解与应用范围。另外,随着多门学科在同一Wiki系统上的增加,词条信息必然会越来越庞杂,此时最好选用CMS+Wiki的免费整合系统(互动百科官网提供有下载),在栏目上以学科为划分,可解决知识呈现的干扰,还可兼顾不同学科之间资源的交叉性和利用性。

[1]谭支军.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5):66-68

[2]王文霞,杨滨.Wiki技术在远程合作学习中的应用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2):45-46

[3]周福盛.试论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分类[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114-117

[4]薛小明,刘庆厚.教师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8,(2):55-56

[5]王竹立,李浩元,黄海,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1,(2)::54-56

[6]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8):32-35

[7]王峰,涂宝军,张仲谋.共建、共享与共盈: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8):92-94

[8]余金昌,罗勇为.基于知识管理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2):71-73

[9]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猜你喜欢
词条资源库教学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