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运动员自信心培养

2013-08-15 00:54陈耀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队员运动员

陈耀华

(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100)

自信心是运动员对自己将来取得成功能力的确信程度,它是在运动员个体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将来运动中是否具备继续获取成功的能力的评价和期待。另外,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体育竞技运动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运动员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

自信心必须要建立在运动员的能力范围之内和个体成功的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形成成功的期待—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它不仅与每个人先天的个性、意志和品质密切相关,而且也决定于后天平时训练、竞赛和精神感染等的培养与训练。青少年运动员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对运动员来说,自信心不仅是奋力拼搏的精神支柱,而且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有了自信心,不仅在比赛中能处乱不惊、应变自如,而且在气势上能压倒对方,产性威力。那么作为教练员在训练中应如何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自信心。

1 体验成功

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状态。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丧失自信心的运动员只能有战胜弱者的希望,在实力相当的竞争中十有八九要失败,与强者交锋能有招架之功就不错了。”因此,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教练员要让年轻的队员在运动训练比赛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队员知道“我也行”、“我能行”,这是培养和提高队员自信心的根本方法。

1.1 珍视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成功

自信心是确立自己所追求目标是正确的,并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青少年的自信心建立不是天生的,更不会随心而得。青少年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概率成正比,自信心越强越能够不畏失败、不怕挫折、不懈进取,自信心越大,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排除一切障碍去实施自己的目标。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珍视队员的成功。当队员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实际自己判断处理,或按教练员的指令意图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这时教练员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队员默契的配合,教练真高兴。”这能使队员交往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队员,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从不压抑队员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参与训练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1.2 给予运动员肯定性评价

青少年自信心的培养,首先,要正确看待成败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其次,要正确的评价每一个运动员,看准每一个运动员的优缺点。在发扬长处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而不是被自己的缺点吓倒。正确地评价每一个运动员,认识每一个运动员也很重要,不要把他们的定位脱离于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抬高或贬低都不可取。再次,所确立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发展的需要,不然,即使成功了也是短暂的,最终还是失败的。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只有把目标纳入到发展和进步的大轨道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获得成功。

青少年运动员的判断力较弱,教练员心理的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明显。队员需要从教练员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在评价时,能用激励性语言正面的评价,队员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去放胆去做;相反,平时总用消极、否定等的有损自尊心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信心。由此表明,教练员对队员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角度讲,既能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又让队员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队员的潜能,何乐而不为。

1.3 创设虚拟成功情境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在训练过程中,从不给队员打下否定的评价,而是让他们在不同的方法当中,寻求不同的训练结果,从而做出比较,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收获,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正如在2011年度的全国水球冠军赛中,广东青年队在不利的局面当中,运动员表现出顽强拼搏、不畏强手的精神、处乱不惊、应变自如,而且在气势上以绝对优势压倒对方,最终反败为胜取得本场比赛最后的胜利,这不正是强大自信心的作用吗,这正是在平时的训练比赛活动当中,穿插不断地虚拟机会,增加与强手的对阵,让队员在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享受成功,获取足够的自信心。但是,假如队员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队员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2 赏识教育

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自信心要从扬长开始。因材施教,培养“一技之长”。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有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队员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细心注意学生“独特方式”,赏识每一个队员的长处,充分挖掘每一个队员的特长潜能,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充分调动每个队员的特长,让队员充分认识自己,不必疑心不如别人,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3 关注亮点

“每一个队员都是一本打开的书,仅仅看封面是不够的……要真正认识每个队员,就要打开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看下去,一直仔细地看到最后一页。如果书中有错字或错的标点符号,你要帮助他修改过来,如果书中有精彩的段落,你应该为他高兴并喝彩;如果书中出现的是断层,需要你替他补充,你要和他一起创造新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每个青少年队员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一个队员在不同在位置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在快乐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运动员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是运动员有效训练的前提。随着运动训练教学观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的方法和手段也会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结合运动训练教学实践,认真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挖掘并赏识每一个青少年运动员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训练比赛当中充分体验成功,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未来的优秀运动员。

4 结语

自信心是运动员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是运动员有效训练的前提。随着运动训练教学观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的方法和手段也会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结合运动训练教学实践,认真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挖掘并赏识每一个青少年运动员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训练比赛当中充分体验成功,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未来的优秀运动员。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周位群.漫谈赏识与惩罚[J].教育艺术,2008(6).

[3]谭华静.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1).

[4]山平.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教练员队员运动员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