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

2013-08-15 00:54杨丽莉
科技视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多义词多义义项

杨丽莉

(中国矿业大学 银川学院外语系,宁夏 银川 750021)

0 引言

一个单词原有的词义与其历时衍生出的词义在某个共时意义上的共存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这是人类语言中最普遍的语义现象,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多义词各义项的产生因不同民族、不同语言而异,在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中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隐喻是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巨大根源。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多义词的成因进行探讨,希望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 概念隐喻理论

对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因此,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语义理论来对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多义词从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或拓展的过程中,这些互相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隐喻和转喻。Lakoff[1]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隐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是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使人们可以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隐喻无处不在,在本质上是认知的,语言中存在大量隐喻存在的相似性,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范畴的基础。根据概念隐喻理论,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2]。隐喻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认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概念,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认知投射或映射,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

2 概念隐喻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一词多义现象,简言之,是每一个词条下的诸多含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这个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执行义项,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换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也被列入词义条目中,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

关于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以及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认知模式理论和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此作出了有效的分析和解释。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Lakoff将其称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根据这种理论,语义的基础应该是一个涉及各种相关的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s)里背景知识的复杂的认知结构。根据结构原则的不同,它有四种类型: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多义词的产生与后三种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多义词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手段而形成的。隐喻投射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一个事物包含多种属性,概念和词义只反映其最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其他属性则作为潜在的语义特征储存在词义中。每一属性都有成为源域的潜在可能性,一旦用于一定的语言情境,其潜在属性就会被激活,就会引起人们的相应联想。想象是人的各种认知能力中的主要而普遍的认知能力,隐喻投射正是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之上的。可见,词的多义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引申的结果。由此,一个词就具有了用于不同认知域的不同而又相互有联系的多个义项,形成多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事物的哪个属性被突显,要取决于认知者的社会文化知识。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多义词的所有意义是以隐喻链条而相互联系起来的。多义范畴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结构,其范畴成员之间常常难以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概括,其数个子范畴之间通过家族相似关系相联系,形成一个意义链条,原型义项即词的本义。随着词义的发展,非原型义项也可能经过隐喻、转喻引申而成为其他义项的原型义项。

3 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Lakoff将隐喻看作人们的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了语言中的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这也决定了本义和喻义之间的主要的语义关系是隐喻性的。而隐喻是能被人们理解的,因为人们拥有相似的认知思维方式。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隐喻能力的基础。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引申机制,给学生很好地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他们不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演变机制,而且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了解空间概念在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就可以深刻理解英语中介词的多元性,根据其空间意义来理解难以理解的其他抽象意义。再者,人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无须也不可能学习每一个含义(词典中也不可能列出所有含义)。但学习者在学习了基本含义后,就能按照认知思维方式,推导出在不同的语境下该词义的确切含义,这不仅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一词多义的用法,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英语中的多义现象。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4 结语

多义现象就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隐喻、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概念隐喻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决定的,它根植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和一词多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隐喻在认知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便能认识语言的多义现象,加深理解语义内在联系,掌握更多的词语,进而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

猜你喜欢
多义词多义义项
多义词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
多义词研究的崭新视角*——Е. B. Пaдучева词义动态模式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