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晚稻益优701在湖南永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3-08-15 00:49李成业吴晓峰王松柏
作物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湖南永州稻飞虱秧田

唐 杰,李成业,吴晓峰*,王松柏

(1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湖南永州425100;2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00)

益优701是湖南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阳明种业有限公司用益丰A与恢复系R50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1041)。2010年在湖南省永州新品种展示和示范种植中,表现丰产性好,分蘖力强,抽穗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米质优,商品价值好,深受农户喜欢,适合永州地区作晚稻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10年参加永州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平均单产9.05 t/hm2,居展示品种第一位。在永州双牌县示范种植10 hm2,核心示范片理论产量10.31 t/hm2,实际产量9.15 t/hm2。

1.2 生育期

益优701为籼型杂交水稻组合,示范区6月20日播种,7月23日移栽,9月10日齐穗,10月15日成熟,全生育期117 d。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 121.1 d[1]。

1.3 农艺性状

益优701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叶姿平展,生长势强,穗大粒多,叶鞘、稃尖紫红色,短顶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耐肥抗倒。在每公顷基本苗112.5万~120万的情况下,其有效穗数为286.5万~303万,每穗总粒数155.3粒,结实率79.1%,千粒重25.9 g。

1.4 米质

2010年由湖南省种子管理局提供稻谷样品,统一由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结果为:糙米率 81.9%,精米率 74.6%,整精米率70.1%,粒长6.3 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30%,垩白度6.2%,透明度三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54 mm,直链淀粉20.3%,蛋白质10.4%。符合国家四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要求。

1.5 抗性

经两年区试多点鉴定:叶瘟平均3.3级,穗颈瘟平均8.0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1级。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永州地区于6月20日前播种,种子用强氯精浸种消毒8~10 h,洗净后采用常规湿润方法浸种催芽,种子破胸率达96%以上时播种。选择肥沃、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每公顷150 kg,大田用种量每公顷22.5 kg,秧龄控制在28 d以内。秧田要施足基肥,每公顷施人粪尿12 t、25%复合肥376 kg做基肥,2叶1心和插秧前5~7 d各施尿素75 kg/hm2。用多效唑拌种或1叶1心喷施多效唑1 500 g/hm2促分蘖,以培育多蘖壮秧。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7月上旬移栽。由于益优701株型紧凑,叶片直立,靠足穗大穗夺高产。每蔸插两粒谷秧,移栽密度为20 cm×20 cm,每公顷插足120万~150万基本苗。

2.3 合理施肥

施肥采用前重中适后补的方法。要下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中期适量补施氮、钾肥,后期看土质、看苗情适当补施复合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增施磷钾肥。耕田前施农家肥22.5 t/hm2,插秧前施25%复混肥700 kg/hm2作基肥。追肥以分蘖肥为主,于插后5~7 d每公顷施尿素75 kg加克草丹400 g作促蘖肥并除杂草。孕穗期每公顷撒施氯化钾200 kg和尿素40 kg作穗粒肥,壮秆促大穗。抽穗扬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4 kg/hm2作叶面肥,促进灌浆结实,提高千粒重。

2.4 科学管水,适时调控

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够苗抢天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至成熟,不要脱水过早。当总苗数达400万/hm2时及时排水晒田,深泥田重晒,浅泥田轻晒,沙田以露为主。抽穗扬花期保持薄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收割前7 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防止灌水过深,达到养根保叶、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增收的目的。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秧田要狠抓稻飞虱、稻叶蝉防治,本田期抓好卷叶虫、三化螟、稻飞虱防治。做好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保丰收。

病虫害防治主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一是秧田期主防稻飞虱、稻叶蝉,每公顷用20%叶蝉散乳油2 500 mL对水喷雾;二是分蘖盛期主防稻飞虱和纹枯病,每公顷用2%阿维菌素750 mL加25%噻嗪可湿性粉剂800 g加25%井冈霉素粉剂1 550 g对水450 kg均匀喷雾;三是孕穗期主防第2代三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每公顷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5 mL加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50 g加25%井冈霉素粉剂1 550 g对水900 kg均匀喷雾;四是抽穗期主防稻飞虱和稻曲病,每公顷用43%好力克悬浮剂455 mL或30%爱苗乳油455 mL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50 g对水约900 kg匀喷。

[1]秦 志舫,李成业.高产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益优701[J].杂交水稻,2011,26(6):83 -84.

[2]瞿 继忠,肖振国,全 圣 ,等.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在湖南沅陵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0,25(2):50-51.

猜你喜欢
湖南永州稻飞虱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文博
感怀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守得云开望月圆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