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2013-08-15 00:47兰蔚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9期
关键词:出血量产后产妇

兰蔚青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妇幼保健院,吉林延边 133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在出生后的24 h之内产妇出现出血现象,该种现象多数发生于产妇分娩后的2 h之内。产后出血作为产妇分娩时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手术的进行,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很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着紧张和恐惧心理,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引起子宫出现收缩乏力。临床上对于该病的预防包括加强产前检查,生产过程中识别出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产后嘱咐产妇注意出现的情况[1]。治疗方法注意采取止血处理,比如按摩子宫、采用宫缩剂以及做好防感染工作。本文通过100例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旨在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应对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100例产妇,均是在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分娩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了出血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8岁,怀孕时间为35周~40周,平均时间为37周。初次分娩的有28例,有过2次或2次以上分娩次数的有22例;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8岁,怀孕时间为36~41周,平均时间为38周。初次分娩的有26例,有过2次或2次以上分娩次数的有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怀孕周期以及分娩次数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容积法测算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婴儿被分娩之后,医生立刻拿聚血盆来接患者的血,时间一般为2 h。然后医生再拿量杯来测量血液的数据。接着医生使用称重法来测量已经被血污染的纱布和被单的血的含量。最后医生再回到病房,测量产妇在1 d之内的出血量。回顾分析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可能造成产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方法上使用SPSS 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P<0.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量

5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产后出血量为500~1000 mL,平均为625 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70 mL(P<0.05)。

2.2 产后出血的原因

对产后出血产妇的调查发现,宫缩乏力者40例,占80%,胎盘因素者5例,占10%,软产道裂伤者3例,占6%,子宫内翻者2例,占4%。

2.3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2.3.1 分娩方式 顺产的产妇中产后出血者4例,占4%,采用产钳助产的产妇中产后出血者34例,占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新生儿的体重 出血组中的新生儿体重>3000g者25例,对照组的新生儿体重>3000g者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 妊娠合并症 出血组中妊高症、双胎妊娠、胎膜早破的例数为18例、8例、6例,对照组中妊高症、双胎妊娠、胎膜早破的例数为4例、1例、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预防

①加强产前的检查:对有过产后出血、难产史、贫血、产前出血和胎儿较大的产妇,我们建议她们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积极纠正贫血和入院做相关检查[2]。

②在对患者实行手术之前,医生可以事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在实行手术过程中,在胎盘即将剥落之前,医生要先给患者给予低剂量的子宫收缩药。从而减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另外,医生对于脐带不要太早的进行拉扯。对于曾经有过子宫开刀的患者来说,在生孩子时最好选用剖腹生产的方式[3]。

③在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止血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输液,注意保暖,适当的时候给予镇静剂,防止休克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休克,建议采用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处理。在对产后出血的处理中,我们在把重点放在去除休克因素的基础上,还需要立即恢复有效的组织灌输,从而达到改善组织细胞的氧气供给能力。产妇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由于失血量较多,产妇的抵抗力会逐渐降低,加上会有多次的经阴道宫腔操作,所以产妇常常会发生产褥感染,此时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感染[4]。

3.2 相关治疗

对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治疗手段,如给患者进行吸氧、打点滴,严重的患者进行输血等一系列治疗手段和方法。对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产后出血的患者,则给她们进行药物治疗。严重的产后出血患者将根据情况而定。比如说,对于是因为子宫无力者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可以通过按摩子宫的方法或者通过对患者实行静脉收缩剂的方法,从而来刺激患者的子宫收缩;对于因为产道裂伤,阴道出现血肿、胎盘有残留、子宫内翻或者子宫破裂的产后出血患者,应该通过立刻实行手术的治疗方式来解决。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比较多,做好产前预防,医生及时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出血情况。

[1] 龚静亚.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1998-2000.

[2] 张梅娣.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144-145.

[3] 何泽真.产后出血原因与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3):74-75.

[4] 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2):108-111.

猜你喜欢
出血量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