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2013-08-15 00:47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9期
关键词:粘膜阿托品卡因

田 钰

曲阜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山东曲阜 273100

人工流产在计划生育措施中应属避孕失败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此手术绝大多数为非完全直视操作,要顺利完成,须通过扩张宫颈促进宫缩,清除胚胎,手术中不少患者精神紧张,加之局部刺激,在手术中或术后出现迷走神经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发生人流综合症[1]。我科自2010年5月—2012年12月,于术前试用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管粘膜麻醉1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 月—2012年12月来我站要求做人工流产者共300例,年龄20~44岁,平均(32.4±4.5)岁,其中初产妇98例,经产妇202例,平均孕次为(2.8±0.57)次,平均产次(2.6±0.36)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均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为妊娠12周以内要求人工流产而无禁忌症者,或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没有麻醉药物过敏史。观察组术前予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管粘膜麻醉,对照组术前不用宫颈粘膜麻醉。观察两组宫颈粘膜麻醉效果及疼痛、恶心、血压、心率等人工流产手术反应。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常规外阴、阴道消毒,窥器暴露阴道。观察组: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 g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备无菌的1%地卡因液及无菌棉鉴一根,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冲洗外阴,常规消毒阴道,用宫颈钳夹宫颈前唇,将无菌棉签一根,浸入1%地卡因液2 mL,插入宫颈管内,达宫颈内口处约2~3 min取出,如需6或7号吸管,可选用6.5或7.5的宫颈扩张器,如顺利插入宫颈内口,方可用6或7号吸管进行手术。对照组按人工流产术常规操作。

1.3 观察组宫颈粘膜麻醉效果判断

显效:即用药2~3 min,6或7号吸管可顺利通过宫颈内口者。有效:即用药2~3 min,需用6或7号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内口者。无效;即用药2~3 min,宫颈内口未开大,初孕妇仍需用4~7.5号,经产妇需用5~7.5号宫颈扩张器,依次扩张宫颈口者。

1.4 人工流产手术反应判断

轻度反应:腹疼、面色微白,恶心、无呕吐及血压下降,不需处理,待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即减轻或消失。重度反应:腹痛较重,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快、出冷汗,甚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先兆,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即术中心率降至60次/min以下或心率下降超过术前20次/min,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胸闷等全身反应3项以上;或术中血压下降至80/60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20mmHg,并有3项全身反应。需给以纠正方可恢复。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效果

观察组150例中应用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显效75例(50%),有效52例(34.5%),无效23例(15.3%),总有效率为84.7%(127/150);对照组150例中显效42例(28.0%),有效55例(36.7%),无效53例(35.3%),总有效率为64.7%(97/150)。观察组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人工流产手术反应比较

观察组150例中发生轻度反应145例(96.7%),重度反应5例(3.3%),对照组150例中发生轻度反应96例(64.0%),重度反应54例(36.0%),可见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组重度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昏厥和抽搐及大汗淋漓、心律不齐、心跳骤停等现象。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2],无麻醉下进行人流手术时,呻吟痛苦者达93%,恶心者达43%,血压下降者达43%,脉率减者达70%。因此,医务工作者要尽可能采取措施减轻孕妇的手术痛苦。关于人工流产手术所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认为是由于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对宫壁的负压吸引等机械性刺激所引起的内脏迷走神经反射。子宫的神经有交感、副交感及其伴随着的传入神经纤维,而宫颈内口处,神经分布最丰富。地卡因属酯类局麻药,低浓度用药可使用药部位呈现分化性传导阻滞,使局部仅有麻感而无痛感,并使平滑肌在短期内达到松弛[3]。地卡因宫颈粘膜麻醉,较宫颈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安全,没有组织损伤,只需用浸有地卡因药液的棉捧,插入宫颈管达内口,地卡因能通过宫颈坚实的粘膜弥散到宫颈肌层,使宫口松驰,阻滞神经末稍的神经反射,使扩张宫颈口及吸宫的机械性刺激所引起的各种反应症状减轻或消除。在实践应用中体会到,宫颈扩张的程度与麻药放置时间有关。放置5分钟效果最好,如仍达不到扩张要求时,可另用一根浸药棉签再放置2~3 min,本文资料用药2~3 min总有效率可达84.7%以上,只因手术者多不能能等待,一般在3 min左右开始手术,有的宫颈扩张较差。近年来,有作者[4]采用盐酸地卡因胶浆(西安利君制药)行宫颈子宫内膜表面麻醉以扩张宫颈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起效时间更长一些。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对宫壁负压吸引等机械性刺激所引起的内脏迷走神经反射,而导致系列临床症状,地卡因其麻醉作用强,作用快,通透性强,弥散面广,可通过宫颈粘膜弥散到肌层,使宫内口松驰,阻断神经未稍的神经反射,使手术中机械性刺激所引起的各种反应症状减轻或消除[5]。阿托品和鲁米那钠是术前常用药。可以减少迷走神经反射镇静、止痛,不但能够达到理想的人流镇痛作用,还因其可以使宫颈非常松驰情况下操作,使得术者更容易寻找到胚胎着床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范围,有效地降低了人流的不良反应。阿托品是从颠茄和其他茄科植物提取出的一种有毒的白色结晶状生物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等机理,有解除痉挛,减少分泌,缓解疼痛,散大瞳孔。鲁米那钠又名苯巴比妥,有镇静和催眠作用,适用于治疗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失眠症,能引起安稳的睡眠。于术前应用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管粘膜麻醉,可有效松解宫颈、即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减轻受术者的紧张情绪和痛苦。同时在流产应用中未发现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对局部的刺激及损伤,亦未发现宫缩不良及过敏现象,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流产的症状,本文观察组用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做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重度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36.0%),说明地卡因联合阿托品、鲁米那钠宫颈粘膜麻醉可有效松驰宫颈内口,阻滞神经末稍的神经反射,减轻手术反应症状,提高了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确有实用价值。

[1] 赵连兴,陈征.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J].广东医学,2003,24(1):15-16.

[2] 聂海莲,武霞.宫颈局麻行人工流产术150例疗效观察[J]. 包头医学,2006,30(2):9.

[3] 陈丽霞.宫颈麻醉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 12(2):118.

[4] 刘伟兰.盐酸地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6(16):2220-2221.

[5] 杜惠敏.不同种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1800例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27(4):317.

猜你喜欢
粘膜阿托品卡因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HPLC测定洋金花中阿托品的含量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