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2013-08-15 00:43郭二艳
关键词:建筑群少林寺旅游者

郭二艳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客体之一,不仅为世界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饱和或疏载现象,影响了对它们的保护和发展。因此,为解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短缺的现象,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概述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的研究。但是,由于研究角度、深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论。到目前为止,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还没有公认和确定的概述,学者们也常用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承载力来表达。比如保继刚(1987)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在满足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该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1994年崔凤军将旅游环境容量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认为旅游承载力是由环境生态承载量(EEBC)、资源空间承载量(REBC)、心理承载量(PEBC)及经济承载量(DEBC)四部分构成。综合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对当代人及后代人产生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特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的强度大小,一般可以用旅游地所能接待的游客人数的最大值表示。

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包括旅游空间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承载力和旅游社会心理承载力。其中,旅游空间承载力是某旅游地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供游览的空间上的承载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特定空间、特定时间内所能接纳的最大旅游者人数。旅游经济承载力是某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程度。旅游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包括旅游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

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量

旅游空间承载力是指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特征而允许的最大游客数量,其计算模型为Dm= S/d,Da= Dm × T/t。公式中Dm是旅游区瞬时客流容量(单位:人);Da是日客流容量;S是旅游区游览面积(m2);d是游客游览时的最佳密度(m2/人);t是游人游览旅游区一次平均需要时间(单位小时或分钟);T是每天有效的游览时间或旅游区开放的时间(单位:小时或分钟)。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水质、大气、土壤、植被、野生动物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以及崩塌、滑坡等自然因素的承受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于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和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位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在绝大多数的景区,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大于生态环境自然的净化和吸收能力,所以都需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相应的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得到了扩大。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测量可以从景区的自然生态净化和吸收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获得。旅游经济承载力测量,主要从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两方面进行。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的测量标准为旅游者对游客群体的最大接受能力:外向型团队旅游者20m/人;内向型团队旅游者15m/人;外向型散客旅游者25m/人;内向型散客旅游者20m/人。这里采取平均算法原则,即旅游者对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为17m/人。旅游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的测量标准依据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及当地居民的开放程度而定。

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于2010年8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组建筑群由延续两千余年的8处11项建筑院落组成,包含367座单体建筑,主要包括: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嵩阳书院、会善寺和观星台。

(一)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空间承载力分析

经调查,少林寺建筑群开放时间为每天8:00-17:00,共计9小时。少林寺常住院可观赏面积约57600m2,推荐游览时长为2小时。经过前述公式的计算,可得到少林寺常住院合理日承载力为13000人左右;初祖庵占可观赏面积约2600m2,游览时间大约为2小时。经过前述公式的计算,可得到合理日承载力为1000人左右;少林寺塔林可观赏面积约20000m2,游览时间大约为2小时,经过前述公式的计算,可得到合理日承载力为4500人左右。综上所述,少林寺建筑群合理日承载力为18000人左右。不过据统计,少林寺建筑群自2010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其游客接待数量从2010至今每日的游客接待量都突破3万人次,严重超出了其合理的日承载量,造成严重的超饱和状态。

观星台景区经过实地调查,其可用于游客自由活动的空间大约30000m2。每位游客停留3小时,景区开放时间为8:00-18:00,共计10小时,则其合理日承载力为5000人。据统计,旅游旺季时观星台景区平均每日接待游客700人次。由此可见,观星台景区旅游旺季时日接待游客数量远小于日承载力数,景区全年表现为疏载。

嵩阳书院景区实际可观赏面积约42000m2,春夏时景区开放时间为8:00-18:30,秋冬开放时间8:00—18:00,合理游览时间为2小时,则春夏、秋冬时期合理日承载力分别为1万人左右。但是经过统计,即使在旅游旺季时嵩阳书院旅游环境承载力都处于一种疏载的状态,平均每日接待游客量不足2000人。因此,嵩阳书院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日接待游客数量远小于日承载力数,景区全年处在严重的超疏载现象。

中岳庙景区可观赏面积约为110000m2,景区开放时间为8:00-17:00,其合理游览时间大约为2.5小时,其合理日承载力为2万人次。据河南登封商务局统计,旅游旺季时中岳庙景区平均每日接待游客也不足1000人次。中岳庙景区旅游旺季时日接待游客数量远小于日承载力数,景区全年表现为疏载。

至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其他景区环境空间承载力,据调查,东汉三阙已对普通游客关闭,只允许专家学者和外国政要参观,因此东汉三阙接待游客数远远低于它的环境承载力范围。会善寺等景点由于还没有与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景区形成有效的区域联合,因此游人稀少,游客停留时间很短。这些景点环境空间承载力很大,然而游客量远远不足,全年处于疏载之中。

(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环境承载力评析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自然排水系统或雨水管网系统收集后直接排放,所有生活污水和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汇流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或者循环使用。少林寺旅游服务中心集中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900m3/日;嵩阳书院旅游服务中心450m3/日;中岳庙旅游服务中心450m3/日;少室山旅游服务中心270m3/日。

景区内一般沿游线每隔200米至300米左右设置一定数量、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垃圾箱,由专人及时负责清理。中岳庙、嵩阳书院、少林寺旅游服务中心处设垃圾中转站,收集中转来自垃圾收集箱的垃圾,统一运送至登封市垃圾处理场统一集中处理。每座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约150至200平方米。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生活污水、废水处理能力和生活废物的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接待游客的数量,因此其环境生态承载力可以满足旅游的需要。

(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经济发展承载力评析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附近有22家大中型酒店,节假日来临时,旅游高峰期前期很快就会被预定满,而且游客主要以一日、两日游为主,减少了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其水源充足,供电状况基本满足景区的需要。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对外交通联系以登封市为依托,通过嵩阳书院向南的城市主干道、省道豫03线、国道207线、省道豫31线与登封城市相联系,再通过郑少高速公路、洛少高速公路、许少高速公路、省道豫03线、国道207线、省道豫31线与郑州、洛阳、巩义、许昌等城市联系,建立畅通的对外交通网络。景区内交通线路建设情况良好,游客多为徒步游览,交通设施能够满足游客需要。

(四)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社会心理承载力评析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之后,登封市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市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当地经济收入、增加了居民的就业机会等,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登封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将不会构成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发展的瓶颈。然而针对旅游者来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巨大的客流量远远超过了旅游者对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17m/人。因此,人群的过度拥挤将造成游客旅游体验的不愉快,降低了游客对历史建筑群的旅游满意度,导致游客心理承载力的下降。

四、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第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饱和与超载。以少林寺景区为例,少林寺景区旅游环境的周期性饱和与超载源于旅游活动的时间节律性,在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和学生的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段内,少林寺景区的游客人数会明显超过其极限容量,对少林寺景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自然景观及生物都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第二,空间呈现出局部性饱和与超载。在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内,由于少林寺景区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和宣传的优势造成了一定的屏蔽效应,出现了形象遮蔽现象,使除少林寺景区外的其他优势景区被少林寺景区的光芒遮盖起来,造成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空间上的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第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开发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继而产生了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旅游环境的破坏上的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和管理不平衡。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多数景区淡旺季均呈现出疏载。除少林寺建筑群外,中岳庙、嵩阳书院和观星台等景区旅游旺季和淡季游客接待量都小于景区可承载力数量,表现为疏载,没有发挥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化旅游所应有的整体性价值与效益。

五、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建议

第一,实行弹性休假制度。弹性休假制即在维持或缩短,甚至全面取消黄金周的基础上,通过普及甚至全面强制推行带薪休假的休假制度,给企业和职员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其自主选择和安排休假。[1]弹性休假制度可以保证员工在享有国家规定的正常节假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出游时间,避开旅游旺季,能有效解决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因此,实施弹性休假制度将能有效的避免集中休假给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弊端。

第二,实行弹性价格制度。弹性价格制度是指在旅游高峰期时采用比较高的旅游价格、在旅游淡季时采用比较低的旅游价格,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对游客流量、出游时间等分布的调控,降低旅游淡旺季时游客量分布的差别。以此来提高旅游景区淡季的游客流量,减少旅游高峰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压力。

第三,整合景区资源,进行游客分流。积极开发中岳庙、嵩岳寺塔、嵩阳书院和观星台等景区的生态旅游和各类专题旅游以及体验性旅游项目,突出这些景区资源特色,优势互补,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吸引游客,从而有效实现景区分流。

第四,加强游客流量和旅游活动监测。设置游客分布动态监控系统,即时监视各景点游客分布情况,控制各景点售票,平衡景区内游客分布。游客也能够在景点查询各景点游客分布情况,进而调整行程,实现景区合理分流,提升景区承载力。同时规范游客行为,避免对文物本体的危害。

第五,树立生态环境伦理道德规范。生态环境伦理是指体现于人类所有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即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健康的消费,使其消费文明化和无害化,还要适度消费,尽可能地以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改变以破坏资源、过量消耗自然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求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能纯粹从经济目的和个人利益出发,而必须合乎生态要求,以人文道德为标准,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权利不被剥夺。

[1]尹燕.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泰山风景区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建筑群少林寺旅游者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编辑部的故事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落式构成法则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我要去少林寺
清凉寺与少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