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在科技期刊整体质量提升中的责任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责任编辑科技期刊稿件

□ 郑 斌

一、引言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转化科研成果、传播科技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收集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要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

一般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配备比较少,专职的技术编辑、执行编辑并不多见,这就需要责任编辑负起技术编辑、执行编辑的责任。将三项责任融会贯通,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有其积极意义。所以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要协调处理好几方面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责任、保密责任

文章的观点主要反映作者的思想观点,科技期刊稿件中的政治问题一般不像社科类稿件那么明显,但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同样要把好政治关,这就要求责任编辑在政治和法律意识方面有一定专业知识。

科技期刊作为公开发行的刊物,其内容是科技行业的最新动态或科技数据,容易涉及行业或者国家安全类的保密问题,这就要求责任编辑对于涉密问题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像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军工产品的研制以及涉及邻国利益的保密数据。作为责任编辑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加强自身对专业学科前沿科技的了解和认识。

三、稿件质量责任

稿件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质量主要依赖于稿件本身的质量,不仅仅靠稿件本身的科学性、实用性,而且与编辑的水平尤其是责任编辑的水平密不可分。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那么要提高期刊的质量,责任编辑必须负起责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稿件科学性的控制

责任编辑是稿件质量的把关人,对科技期刊来说,编辑审稿的第一道关口就是对稿件科学性的控制。在选稿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牢牢把握办刊宗旨,其影响着稿件和期刊的质量,影响着学科和科学的发展。

在稿件初步审查时,责任编辑应根据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查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办刊范围和宗旨;查看文章在取材方面是否可靠,学术方面是否有新成果、经验、见解,在实用性方面是否符合现代的科技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稿件,进行专家外审。

专家外审是保证稿件学术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责任编辑在选择外审专家时,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有一定审稿经验、了解行业科技前沿、并敢于提出意见、不拖延审稿时间的专家,这样有利于缩短文章刊发周期。

(二)在文章选择注重期刊的专业化、前沿化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两极趋势。这种趋势给期刊带来的最主要影响就是期刊的专业化。专业研究人员都希望自己的稿件发表在权威专业期刊上,能和专业同行一起切磋、讨论提高,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学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引领研究方向。所以在文章的刊发上要注重期刊的专业化和文章的前沿化,只有这样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对稿件编辑校对的控制

责任编辑负责期刊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权利。为了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责任编辑要重视文稿校对工作,把好期刊质量的最后环节。校对工作在期刊的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出版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

首先,在校对过程中尽量采用各编辑人员的稿件进行相互的交叉校对,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惯性思维导致的差错。在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一般采用“二校交叉校对”,来提高单篇文章的校对质量。接下来是整个期刊的通读校对,责任编辑要对排版差错、文字差错有较清晰的洞察力和敏锐感,即使经过三次校对,难免仍有疏漏,要对这些疏漏进行最后的纠正和修改。在通读校对的同时,要运用横向的校对思维,即专门专项校对所有稿件中的关键点,如目录和文中各项内容的校对、期刊和来稿登记信息的校对、专项及其他重要信息(作者情况、页码、文献、表格、图片)的校对。最后要认真细致地对稿件全部内容和项目都做最后的校对核查,把差错率降至最低点。

其次,责任编辑还要承担印刷质量责任。刊物的质量与印刷质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印刷质量好的期刊会使读者从感官上乐意接受。在印刷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虽然印刷技术比较成熟,但印刷物的质量不仅取决其排版质量,同时还取决于印刷车间在印刷时机器状态,所以作为责任编辑必须校对清样和半成品,以把握期刊的整体印刷效果。

(四)对封面、彩页设计的校对

期刊的整体质量不仅包括期刊的内文质量,在封面及彩页宣传也要足够重视,尤其是宣传广告性彩页除了责任编辑把关外,一定要让客户满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和客户加强沟通,把客户的宣传理念表现出来。

四、期刊出版流程中各类工作的协调

在期刊尤其是小型期刊编辑部,没有专门的彩页设计人员、内文排版人员、审稿专家以及审读人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责任编辑必须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加强沟通才能保证期刊的出版时间和质量。

(一)与审稿专家以及作者的沟通

责任编辑在稿件处理过程中要起到作者和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仅是落实好审稿意见的重要环节,也是文章质量提升的关键性环节。责任编辑要对专家审稿意见有一个正确无误的理解,将审稿信息最准确地传达给作者,而后让作者按专家意见补充修改完善,这样才能达到修正稿件、提升质量、提高学报整体水平的目的。

审稿专家提出具体意见后,作者才是提高文章质量的责任人,所以最终的文章质量决定于作者。作为责任编辑,必须审查作者对审稿人意见的重视程度,是否严格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这样才能使整篇文章的质量在作者的能力范围内提高到最高层次。

(二)与审读人员的沟通

责任编辑要认真对待每期期刊出版前的审读,对于审读专家提出的问题积极更正,并认真听取审读人员的意见,在后续工作中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与此同时,要与审读专家进行深入沟通,听取老专家对现行期刊的版面、文章质量、编排格式等相关意见,并作笔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根据审读专家意见进行期刊优化。

五、提高稿件的流转速度

稿件的流转速度是影响期刊的间接因素,但在期刊的出版发行中不能忽视其对期刊质量的影响。稿件处理速度快,反馈速度快,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就高,来稿数量大,在这种情况下,期刊刊发优秀稿件的机会就大;否则,稿件会越来越少,在无米下炊的情况下,提高期刊质量是无稽之谈。

如何提高稿件的流转速度,作为责任编辑必须从编辑部自身情况出发,提高编辑部本身效率。从稿件的处理流程中提高每一个环节的执行效率是责任编辑和编辑部应该负起的责任,也是提高稿件流转速度的唯一办法。在编辑办公中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系统应用是提高编辑部效率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和审稿人员的沟通,提高审稿效率。如果在这两个环节上效率有所提升,那么稿件流转速度自然会加快。

六、结语

期刊质量是期刊生存的根本,作为责任编辑在提高期刊的质量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责任编辑负起技术编辑、执行编辑的责任。将三项责任融会贯通,才能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期刊出版过程中要注重期刊的专业化,提高编辑部执行效率,加快稿件流转速度,吸引优秀稿件。

[1]张洋.浅议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责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

[2]蓝华,于渤.基于稿件质量的学术类科技期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4) .

[3]刘伊念.编辑在科技期刊稿件科学性控制方面的责任与作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刘岩.责任编辑的编校质量管理与文末标注[J].学报编辑论丛,2007.

[5]佟群英.质量才是硬道理——提升高校社科学报质量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责任编辑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