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期刊编辑人员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

2013-08-15 00:54闫继红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加工能力加工文章

□ 闫继红

人才是事业前进的保障。作为现代传媒之一的杂志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杂志质量的竞争。能否办好一本高水平的科技类期刊,取决于是否具有一支有强烈责任心的、编辑加工能力高的编辑队伍。本文结合《施工技术》杂志社及笔者的工作经验,重点谈一谈编辑人员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科技类期刊编辑人员的特点

以《施工技术》杂志为例,科技类期刊编辑人员一般都是没有经过编辑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或应届大学毕业生。杂志社新近招聘的编辑工作人员一共3人,全部为建筑结构专业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学历。在很多高校教学工作中,施工技术课程普遍不受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对待。虽然在大学期间有现场实习,但大多是走马观花,对建筑施工过程没有完整的概念,更谈不上对施工新技术的了解。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新进来的编辑人员对建筑施工专业不是很熟悉,对编辑工作更是从没有接触过。这就需要对新进职员从最基本的编辑加工能力进行培养。

二、新编辑上岗后容易存在的问题

新编辑上岗以后,尽快地提高加工处理文稿的能力,及早进入编辑角色,是一件于编辑部和个人两全其美的事。在刚开始从事编辑工作时编辑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加以解决,比如符号的正斜体、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应用等,而且出现这些差错对新编辑来说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有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否则养成不良习惯将很难改正,主要表现如下:

1.责任心不强,对编辑工作认识有偏差。研究生虽然在学校期间阅读了大量文献,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但是普遍存在不细心的问题。加工稿件时速度很快,工作热情很高,但对编辑工作存在误区。曾经有新编辑说过:“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如果出现一些小差错,轻者会造成建筑施工返工,重者很可能会引起建筑结构倒塌,浪费金钱甚至是有生命危险。但是作为编辑人员出现一些差错,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存在这种心理,是没有从根本上了解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小看了核心期刊的影响力。

2.胆大妄为,任意删减。笔者所在单位招聘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日常工作中发现这些新同志在加工稿件时经常大段删减,问起原因,自认为本段在文中的作用不大,不管文章是否完整,没有从总体考虑文章的完整性。

3.谨小慎微。在涉及文章完整性的问题上有胆大妄为、任意删减者;也有谨小慎微、不敢下手者。这两种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均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件内容的后果。例如,在编辑加工《某预应力曲线梁桥病害分析及加固处理》一文时,文章内容比较紧凑,条理清楚。美中不足的是本文通篇介绍的是曲线梁桥,但是在结语中出现了曲线梁桥与直线梁桥受力特点的对比,破坏了文章的紧凑感。同时,结语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是作者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总结,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深刻反映。但在结论中出现曲线梁桥和直线梁桥受力特点的对比,显然是不合适的。这部分就应该与作者联系后大胆地删减。

4.依经验办事。在工作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新同志没有经验还依经验办事。比如,在处理一篇有关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铝合金屋面施工的文章时,文章第三部分为施工工艺,基本上介绍的是常规施工方法,介绍得比较详细;第四部分为施工难点与解决方案。新编辑在加工这篇稿件时,竟然把第四部分完全删除,将文章的精华部分删掉了。问其原因竟然是认为这段没必要写。这让笔者联想到自己刚工作时曾经也发生过依经验改文章的事情,当时主编让修改加工一篇专家写的关于科研课题的研究与进展情况的文章,这种文章在上学期间很少接触,更谈不上进行专门训练,当时认为科研课题立项的背景不重要,而且认为专家的思维逻辑与常规科技论文的思维逻辑完全不一致,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文章顺序的调整,结果受到主编的批评。现在看起来,这是由于在学校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养成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5.与作者交流和沟通时缺乏自信。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大学科,尤其是最近几年,《施工技术》突破了原有的房屋建筑施工的局限性,将杂志内容重新定位为大土木,既包括房屋建筑施工,又包括道路桥梁施工、铁路隧道施工,同时还包含建筑设备施工等内容。杂志社新进编辑均为房屋建筑结构专业,对其他专业不熟悉,这样在处理其他专业稿件时往往信心不足。这种情况就需要编辑校对时通过前后逻辑判断发现错误,同时通过与作者的交流沟通,共同对文章质量把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在校对《隔音垫与现浇混凝土复合隔声楼面施工技术》一文中,出现了下面这句话:“未作隔音处理的光裸楼板撞击声压级为Lpn,W=77dB,低于国家民用住宅隔声规范的三级标准,采用本隔音系统施工后的楼板标准计权撞击声压级下降到Lpn,W=54dB,楼板撞击声改善量达到23dB,符合国家规范一级住宅的要求。”在这句话中,Lpn,W应为一个变量,且W应为下角。新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由于作者不熟悉编辑工作中上下角的不同含义会导致理解上有很大差别,坚决认为自己写的正确。而新编辑由于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也没有查到相关规范,就没有作相应修改。稿件到了编辑部主任手中后,主任与相关建筑学工程师拿到了相关规范,查到了此变量的正确表达方法,与作者进行了沟通,最后做了正确的修改。

三、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方法

新编辑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错误会随着业务工作的熟练而减少甚至消除,比如文字校对工作。而有些错误则需要通过提高专业知识,并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做到知识的博和杂从而减少。但是对于责任心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新编辑的责任心。

(一)建立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施工技术》杂志从1971年创刊至今,经历了30多年,原先编辑人员较少,整个编辑部只有4~5人,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2005年以后,随着业务的发展,杂志页码的增加,《施工技术》杂志经历了较大的发展,规章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中。主要规章制度如下:

1.确定岗位责任目标。为不断提升杂志的综合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正、客观地评价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绩效表现,单位实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年末,根据员工全年表现进行打分,绩效考核结果按分值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对优秀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对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者提出批评外,还降低下一年度工资和奖金。

2.施行责任编辑负责制。每期制定一个报道重点,报道重点由主编和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组稿、约稿工作由主编、责任编辑共同完成。责任编辑负责当期的编辑加工工作,严格禁止文章中出现重大技术错误。

3.校对时制定出允许差错率。对于一般差错以页为单位,每页不多于2处。同时按月进行错误统计,通过具体数据观察错误数量,从而判断新编辑是否有进步。

4.每月开一次例会。每次例会通报每个人的错误情况,对于编辑校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同时交流在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主编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综合打分,与经济利益挂钩。

(二)提高编辑加工能力

针对新编辑在加工稿件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施工技术》杂志社重点从几方面提高编辑的加工能力:

1.以老带新。新编辑上岗之初,由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老同志负责对新同志的培养。首先以《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和《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等为教程让新同志对编辑工作有个全面系统了解。然后介绍文稿的体裁,一般有论著、论著摘要、讲座、综述以及短篇,等等。新编辑上岗以后,要争取在短期内尽快熟悉这些体裁文稿的标准化格式。最后,通过让其修改具体稿件,锻炼对文稿进行总体分析的能力。由老编辑对稿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做出具体指导和说明。

2.编辑业务培训。新编辑上岗后半年到一年时间,安排参加“科技期刊主编(编辑)岗位培训班”一次 ,通过参加专业编辑培训,了解科技期刊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掌握编辑职责和编辑业务知识。

3.参加学术会议。《施工技术》杂志社在能按时完成每期的出版任务后,积极组织编辑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结识一些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结合杂志特点组织一批在行业内广泛受关注的文章。

4.参与课题研究。科技期刊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是促进科技期刊编辑不断完善和充实专业知识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科技期刊编辑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及学术动态的有效措施。从2007年开始,杂志社大胆尝试,通过承接子课题完成了绿色施工企业的调查报告。通过参与此课题的研究,了解到当前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四、结语

通过笔者近些年的具体业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新编辑从事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通过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杂志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1]顾荣复.编辑加工十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4).

[2]黄炜,徐用吉,安碧丽,等.编辑加工中常见问题辨析[J].编辑学报,2007(1).

[3]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陈灿华. 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2006(1).

[5]贾明.期刊编辑应正确行驶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4).

[6]张振华.论编辑加工及其责任编辑的权力空间[J].理论观察,2002(2).

[7]周作新,周世惠.新编辑提高编辑加工能力之我见[J].期刊园地,1996(4).

猜你喜欢
加工能力加工文章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缸体顶面轮廓度加工能力提升分析
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加工能力统计 (截至2020年1月1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