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丛书策划的思路与策略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丛书策划心电图

□ 高 瑾

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称作丛书。其特点是图书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或兼有内容结构相似和特色相同等属性。将单本丛书集结成丛书出版,可以更好地显示出相关专业的知识框架与内容,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很多知名的出版社均拥有几套甚至更多的丛书系列,与单本图书相比,丛书更能够显现整体气势和规模效应,打造出版社的品牌效应。

一、从书构架的设置

丛书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横向展现同一领域的不同部分,如现代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系列丛书即包括《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外周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9个分册;第二种,纵向由浅入深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阐述和讲解,如心电图从入门到精通系列丛书即包括《心电图入门教程》、《心电图基础教程》、《心电图实践教程》、《心电图进阶教程》、《心电图高阶教程》等几个分册,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阶段,由浅入深纵向展开,吸引读者不断追踪购买;第三种,针对某一读者人群设置分册,如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系列丛书,即针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人员的需求,为其提供各种备考用书,包括《临床执业医生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应试习题集》、《临床执业医师过关冲刺3000题》等,丰富的品种便于不同水平的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结合、选择相关分册。

二、丛书策划的策略与选择

(一)“先总后总”策略

即整体策划,集中管理,一齐推出。其特点是前期周密策划丛书方案并选择作者,严密跟进和管理出版流程,使各册整齐划一地一次性全面打进市场。这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丛书出版方式,如同一击重炮打响,可以营造出最大化的规模效应。然而,这也是最难实现、操作难度最大的策划方式,往往需要团结整个编辑室甚至出版社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需要编辑、校对、出版、营销、装帧设计等各部门人员通力合作。策划编辑的责任尤其重大,需要掌控、协调整个全局,严密控制和协调出版全局,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复推敲丛书设置方案,尽量使其科学、合理、可行。(2)慎重选择作者,在“先总后总”策略下选择作者有两个条件:一是作者达到一定权威性,具有承担某一分册主编的实力和足够的市场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选择作者标准;二是作者需要具备很强的执行力,能够准确把握协作结构,这是全面推出丛书的关键一环。有的作者虽然学术地位很高,但事务工作繁重、社会活动多,很难按照既定时间交稿,对于这样的作者只能“忍痛割爱”,或需要独立图书与其另行合作。(3)与各分册作者共同召开研讨会,就图书写作体例、学术性问题等进行规范和统一,并拟定丛书写作规范,在写作之前发给各位分作者,以保证交稿作品符合丛书规范。(4)在作者写作过程中积极跟进,定期与作者交流写作事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二)“先总后分”策略

即整体策划,分批运作,陆续出版。其特点是先在前期规划好丛书出版蓝图,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分布、分批实施,每完成一本即出版一本,在一个规定时间内将套书出齐。与“先总后总”策略相比,这是退而求其次但相对好操作、好实现的一种策划方式,在无法整合全社或全编辑室力量的情况下,这种策划方式尤其可取,更适合于孤军或少数人作战的情况。然而,由于产品陆续出版,无法在市场上产生爆发式的影响效应,很容易贻误战机,使读者的购买积极性有所降低,因此,虽然受到条件限制,无法使分册同时推出,也应该尽量缩短全部套书的出版周期,切忌拉长战线,给对手出版社留下可乘之机。在具体操作方面,前期丛书设置方面与“先总后总”策略相同,建议在确定丛书设置后即物色好每个分册的作者,然后与每位作者沟通商讨交稿时间,从而勾画出全部丛书的出版进度表,按照交稿的先后顺序分批出版各个分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强调对作者写作过程的监控与督促,以便能够按照既定顺序,不留时间空档地使分册图书陆续出版,给读者和图书市场留下出版紧凑的印象。

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先总后分”策略,即开放式运作,不设定分册数目,不断丰富、积累丛书规模。这是新形式下更利于出版社形成自身特色的一种先进的丛书策划形式。其特点是丛书设置开放,不预先框定丛书分册数目,而是随时遇到符合丛书特质和要求的图书随时加入,适用于发展型的大型文化累积工程。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国外经典医学名著译丛”即属于此类。此类选题的策划有赖于编辑对自身出版社发展特色的准确定位,以保证能够源源不断地策划出符合本丛书要求的图书,使其不断壮大,永葆青春活力。

(三)“先分后总”策略

即以点及面,不断跟进优秀作品,使之成为套系。其特点是以某一本获得成功的图书作品为基点,拓展衍生出同类的其他图书,陆续出版,并冠以丛书头衔。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曾引进并翻译图书《内科病例精粹》,其内容实用,病例资料丰富,且开本便于携带及随时查阅,在市场上一经推出便得到良好反响。借此契机,出版社马上组织编辑队伍一蹴而就地推出了《儿科学疑难病例精粹》、《妇产科学疑难病例精粹》、《外科疑难病例精粹》等,从而形成了“疑难病例精粹系列”。此种策划方式的优势是经过了市场检验,对于市场需求与认可度有了一定的把握,借优秀图书之光芒,顺势推出一系列同类产品,不断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在约稿上,由于有前一本图书的成功和范例,也很容易说服作者参与到项目中来。然而,“先分后总”策略更需要重视其跟进节奏,应在一本图书火热销售时,一鼓作气跟进新的图书,使之形成一浪接一浪的集团效应,这就需要编辑密切掌握市场销售状况,有灵敏的嗅觉和市场敏感度,同时具有很强的稿件执行力以保证按照预定的出版节奏趁势出版后续图书。

三、结语

由此可见,丛书的策划不是同类产品的盲目累积,具有其特有的策略方法和思路。想要策划一套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秀丛书,需要编辑精确把握市场动态,敏锐洞察出版先机,了解丛书设置构架,结合自身出版社专业特色和策划力量选择适合的丛书出版策略,并牢牢把握出版节奏,从始至终体现全局意识。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勤学多思,学习优秀丛书的内容设置和运作方式,从而逐渐培养丛书意识和全局观念。

[1]谭文芳.如何策划好高校教材丛书[J].科技与出版,2009(3).

[2]张永彬.论丛书选题的整体策划与运作[J].编辑学刊,1996(4).

猜你喜欢
丛书策划心电图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