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教育合力机制的构建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李 萍

面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认真贯彻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努力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日益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1]。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就提出了:“创业教育是涉及职业教育深刻变革的思想教育,是提高青年人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2]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的合力机制,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三个课堂”统筹创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机制

“三个课堂”是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创业教育体系,坚持知识、能力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实现课内课外统筹,确保所有课程发挥教育功能,拓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课堂教学: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内容把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运作、企业清算的企业发展周期,建设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应用案例教学法和创业计划模拟实践教学法,促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教育功能。学校应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把创业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同时积极推行主修制与选修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等各种教学形式的流畅互通,给学生个性发展以宽松的空间[3]。二是针对有创业想法和兴趣的学生,专门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适当拓宽和加深有关创业方面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三是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储备创办企业的理论和操作层面的知识,把培养创业精神、创造力的认知教育和准备创办企业能力的培训有效结合起来。

(二)校内模拟实践:丰富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补充,应围绕创业教育的中心思想,开展各类校内实践活动。一是有计划地邀请企业家、企业高层人员和创业指导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会,举办创业论坛和创业沙龙。让学生从感性上尽早地体会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受到激发和鼓舞。二是成立创业协会,有目的地开展创业小组活动,模拟演练“企业创办与经营”等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企业运行的流程、态势,使原有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一定的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创业的认同和理解及理念上的准备。三是参加创业计划竞赛(1988年清华大学首开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先河,后发展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比赛为依托,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具有针对性、富于操作性的创业预设、企业运营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理念、技能和素质。

(三)校外实际演练:培育创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在校外实际演练中提升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之一,学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建立一批校企合作基地(要有意识地挑选自主创业成功、便于模拟和操作的企业,本校创业成功的案例是最佳选择)开展校外创业实践教育。一是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市场上去访谈、调研、参观,了解市场需求、各种商业信息及各个行业的动态发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延伸了解有关创业的基本常识,如注册、贷款、办理各种工商手续、相关法律法规、创业方式和技巧、首次创业所需的条件及各类注意事项等;了解创业行情,进行理性风险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自我创业项目及方向。二是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运营及管理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触和体验,拓宽创业知识领域,丰富社会实践和创业背景,积累创业经验。在过程中培育经营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必须具备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弥补学生创业经验的不足,最终实现创业教育的目的。

二、以“三大创新举措”统筹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合力机制

(一)推行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但要懂得创业的流程、思路、方法、技巧等专业理论,而且还应该具有创业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创业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因此,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结合、内外结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学者型企业家”(学校“双师型”教师、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教师和专兼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或“企业家型学者”(教育界的管理精英、企业界的管理技术专家、投资专家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等院校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关键。

这支师资队伍不仅要承担普及性、惠及每个学生的创业教育任务,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担任有创业意愿、项目已通过学校创业孵化园论证批准的学生的创业导师,在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创立理想。

(二)设立联席会议——创新多方联动机制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构建教育整体团队,整合各方面资源。创业教育团队是以创业工作为主线,由创业教育名师领衔,专兼职教师协同教育的基础团队。每个教育团队由4—7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 1人(创业名师)、辅导员1人、专任就业指导教师1人、社会各界人士若干人。一是与辅导员连接。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和学生直接联系,在于与学生朝夕相处;二是与专任创业指导教师连接。专任创业指导教师专职从事和负责学生创业教育任务;三是与社会各界人士连接。从社会各界聘任有理论研究、创业经历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承担一定的创业教育。

(三)优化服务——创新实践培育机制

创建创业基地。高校要把部分校内市场适度向大学生开放,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提高创业能力。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营造创业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创业孵化园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或创业团队,并成为创业教育的成果培育基地。美国通过近20年的创业教育,创造和形成了大学出人、企业出项目、基金出钱、研究中心提供指导的合作研究和咨询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后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大学与企业合作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我国高校也可以尝试设立创业基金,通过专家评估论证方式,指导够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不但提供资金支持,重要的是要全程参与,跟踪创业项目进展情况,从而保证其良性发展,减少失败的风险。创业基地还要以实体组织的形式为实践创业的学生提供长期性和延续性的配套服务。

三、以“三方互动”统筹创业教育资源,形成联动的合力机制

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力统筹学校、社会、学生个人创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构建“学校主动、社会联动、个体促动”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全方位教育的合力机制。

(一)学校主动——全面整合学校教育资源

为充分发挥学校创业教育的作用,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形成创业教育的整体合力。

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建立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党政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运转有序、务实高效的学生创业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健全学习、调研、研讨、例会等制度,形成横向协调、纵向畅通、全面覆盖的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网络。

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学校着力建设创业教育主体力量(辅导员队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就业指导队伍、校外教育团队、学生骨干队伍),通过完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阵地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资源,及时地宣传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报道创业典型人物特别是本校毕业生中的创业典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增强创业信心。

(二)社会联动——深入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携手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共促学生发展。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联合行业企业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创业教育。通过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展创业渠道,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引进的校外教师可以是企业人才或个体经营者。这些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创业案例,他们自身就成为了最生动的教材。

“全球创业教育和培训观察”报告(2009)指出了创业者可以从5个领域得到有效的创业指导:私人领域中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可能给予支持;工作领域的同事可能提供有价值的机会信息;商业领域的商人、专家、有经验的创业者可以传授默许的知识;专业领域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提供编成法典的知识;市场领域的合作者、供应商和顾客可以提供关于市场的知识[4]。各方面领域的指导者能够对希望创业者提供一个教育网络,提供的经验和信息等指导可以帮助创业者增强创业动机、机会识别能力和创业执行智能等。

(三)个体促动——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心理

创业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其中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是形成独特领导风格的决定性因素,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精神领域中创业心理的教育,就是要让创业准备者自觉地去思考、探究、分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因此,重点是以克服创业过程中各种不良心理障碍为目的,从追求、意志、情感、风度等方面进行主动性、独立性、适应性、进取性、坚持性、合作性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创业心理,使他们具有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的创业心态、顽强的创业意志和鲜明的创业个性。这些教育对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将会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贯穿在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中。

[1]傅伟.对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7)

[2]Alicia Coduras Marfinez,Jonathan Levie,Donna J.KeHey,ROgnvaldur J.Smmundsson and Thomas Schott.Global Enepreneurship Monitor Special Report:Global Perspective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aining,2009

[3]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122

[4]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15

[5]刘平,李坚.创业学——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