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型主持人充满人文关怀的采访特点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柴静双城关怀

□ 王 强

一、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特点和角色定位

(一)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

简单地讲,记者型主持人既能通过采访和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又能担当出境、主持、评论角色。作为采访的执行者,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带领大众进入新闻事件,了解事实真相;同时,作为新闻的评论者又能对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与解读,形成一个更加丰富翔实的节目框架,让观众对事件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特点

记者型主持人同时参与新闻采访、现场出境、现场掌控、事件评论、节目制作的整个流程,扮演了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1)由于其双重身份的结合,给予观众更加真实的参与感、更强的说服力。(2)对新闻事件动态的洞察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挖掘真相的能力、节目制作的驾驭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期待素质。(3)在追求客观、守护真实、秉承公正的基础上,具备对不同新闻事件中不同的采访对象给予恰当的人文关怀和爱护的职业素养。

(三)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电视发展至今,再用分工来划分记者与主持人已是片面肤浅的。概括来讲,它首先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要有能力去发现新闻,准确地判断什么信息值得放大,什么信息应该放弃。其次,采访中,要有能力去驾驭现场,保持客观的立场,剥离事件真相,兼具基本的人文关怀,形成特色的节目风格。不仅如此,还要有将出境、对事件的了解调查、深度的评论串联起来的能力,呈现最完美的报道节目。

所以,作为记者型主持人,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采访中保持客观,如何挖掘事实真相以及采访能力和主持能力如何协调配合,均匀有度。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角色扮演,才可能明了他人,洞察事件,满足受众需要。

二、以柴静为例,看记者型主持人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采访特点

(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柴静采访过很多弱势的采访对象,面对他们,柴静往往会静静地倾听,温柔地与采访对象交流,这是她的采访中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具体体现。比如在《双城的忧伤》中,柴静面对的是一群试图服毒自杀未遂的孩子们。对这些孩子,柴静身体前倾,轻声提问,最终了解到导致这些孩子们相约自杀的原因,在揭示孩子们相约自杀背后的隐情外,传递得更多的是“生死”“理解”、“自尊”等含有哲学意味的主题。

(二)在细节的把握中倾听对方的声音

细节,小中见大,一个真实的、动人的细节有万钧之力。在《双城的忧伤》中,柴静通过“看”、“背靠背”、“笑”这样的细节,在不断地追问下,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灵魂,看到了双城自杀孩子们痛苦的背后。采访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相互往来的艺术,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种适宜的技巧、方法,调动一切智慧让对方敞开心扉。只有真诚耐心地倾听,才能够更关注对面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而不是拘泥于采访前准备的既定框架,也才会感受到谈话带来的创作感,才能使节目框架更加真实丰满。

(三)对采访对象心理变化的恰当把控

新闻采访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要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融为一体,也不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采访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情况,记者要通过巧妙的说服将采访对象的心理调动起来,使之内心斗争,变对抗为合作。

(四)真情实感的释放和合理控制

很多人认为,记者对新闻的报道原则是客观中立的,就不应该加以个人的情感,相反,情感的释放是必要的。新闻不是无情物,它带着一种人文情怀,将记者自身的感动传递给观众,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对新闻事件和人物本身具有积极的情感。在《双城的忧伤》中,柴静主动蹲下身去为小男孩擦眼泪,因为那时那地,她感受到了小男孩的痛楚和委屈,作为一个记者所做出擦眼泪的举动,不违常理,也不会损害新闻事件的客观性,相反,给人以更多的温暖,传递出的是社会正能量。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程彦华.浅谈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 新闻传播,2010(6) .

[3]江虹.新闻采访技巧探讨[J]. 社会纵横,2007(7) .

[4]孙玉胜.十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高钢.新闻写作精要[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柴静双城关怀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