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域文化对方言词汇选用的影响

2013-08-15 00:52张艳翠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满语长春吉林

张艳翠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吉林地域文化对方言词汇选用的影响

张艳翠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地域文化对当地人的语言状况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词汇的选用上主要体现为,使用共同语的词汇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习惯。本文主要从吉林地域文化多样性、平民性、自然与人文环境、民俗风情等几个方面入手,考察吉林地域文化对吉林方言词汇选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吉林方言;词汇;地域文化;影响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既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吉林方言隶属于东北方言,能够体现出东北方言的特点,但由于地域性的关系,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在词汇的选用上,体现出与吉林地域文化的亲密关系,对吉林地域文化和其折射在语言上的痕迹的考察,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领略到吉林方言的魅力。

一、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中部,其地域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共进史,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民族包括满族、汉族、朝鲜族、回族及蒙古族等。

各民族因其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面貌,这种文化上的多样性对其所使用的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各民族语言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其中以满语、蒙古语对吉林方言的影响最重,吉林方言从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为己所用。据统计吉林省七成地名与满语有关,“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的简称;长春,满语“茶阿冲”;伊通,满语“汹涌澎湃”;四平,满语译为“柔而细的河流”;双阳,满语“苏斡延”,这些地名与满语以及满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吉林方言中也能找到蒙古语的痕迹。“老噶达”、“噶达”都是老小、小的意思。此外,吉林东部毗邻俄罗斯,方言中遗留下很多借自俄语的词汇,如“沙咯楞的(加快速度)”、“喂大罗”(装水的小桶)等。

二、地域文化平民化的影响

吉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其文化发展走向是:精英阶层的雅文化进展缓慢,平民阶层的俗文化一直在传承、延续。二者相比较,更为突出的是平民文化。语言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其方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满足老百姓生活情趣为目标。在词语的运用上,经常使用日常生活中具体或可触摸到的事物和形象来表达。“脚打后脑勺儿”、“两脚不沾地儿”形容人忙。“八杆子打不着”是说彼此关系不甚密切。这种说法非常形象直观。“拽着猫尾巴上炕”是说人极度劳累。“抓心挠肝”是说内心烦躁或痛苦。“着猫儿斗狗”是说“爱惹事”。

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一)自强不息、弱文强武文化精神的体现

吉林地域开发较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在莽莽山林、江河湖泊上拓荒创业非常艰难。生活在吉林大地的人民锻造了世代相沿的自强不息、崇尚英雄、骁勇尚武的顽强精神。“今长白一带,其强悍骁勇之习,犹有东海之雄风焉”,是其真实写照。这种自强不息、彪悍刚健、强勇弱文的文化精神对吉林方言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使用词语上很多是一些能够体现力量、力度的词语。如:“造,可劲造,造饱了。”“这大小子真能呛。”“我一气儿擂了岗尖儿三碗大碴粥。”“造”“呛”“擂”字,在这都指猛吃的意思。三个字讲究的都是力量。

(二)宽厚豪爽质朴民风的体现

吉林地域在早期人烟稀少、环境严酷,这种状况下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此种行为文化已形成民风、深入人心,因此成为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世代相沿的习俗,潜移默化中人们就养成了宽宏大度、豪爽仗义、火辣热烈的性情。这种性格特征在语言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吉林方言词语非常直白,不矫揉造作,质朴纯真,具有超常的亲和力。此外,从亲属称谓词语中也能看出吉林人的热情、直爽。如果想问对方父母安,会说“咱爹咱妈最近好么?”向听话人提自己妻子,会以“你弟妹”或“你嫂子”来称呼,听话人马上成为说话人家庭中的一员,拉近说话双方的距离。

(三)安逸乐观性格特征的体现

由于吉林省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冬季时间长,不适宜耕种,形成了“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这样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人也变得懒散了。农闲时节,闲中取乐,从而在词语的运用上非常生动、形象、俏皮、幽默。如:“你别跟我扯哩咯儿楞,说点正事儿。”(哩咯儿楞,没用的话或事情)“闲嘎嗒牙”,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

四、独特民俗风情的影响

(一)饮食文化的影响

吉林省广大农村地区,家家都有酱缸、咸菜缸、酸菜缸,大酱、咸菜、酸菜成了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方言中有很多描述这些食物浓重味道的词语,如:“齁咸”“吼吼咸”“嘎嘎咸”“焦酸”“酸叽溜”等。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食物及和食物有关的现象。如:“闷子”,猪肉皮熬制后做成的凉菜。“油滋拉”,动物脂肪炼过油后的剩余物。“粘火勺”,黄米磨成面包上小豆馅烙成的饼。“你咋像个粘火勺似的呢”,形容粘人。“苏子叶饽饽”,黄米磨成面包上苏子叶蒸熟的食物。吉林省生产玉米,一度也是省内人民的主食。“扒瞎”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称“瞎苞米”。“掰扯”,苞米叶子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去,到最后方见分晓,用来形容刨根问底、辨别真伪。

(二)民居文化的影响

吉林九台有其塔木乡,其塔木,满语站杆树,清一色枯干的树,就是“干棒楞子”。“疙瘩溜秋”,意为不光滑,有结节,大圆包,引申为“疙瘩话”。吉林省居民房屋构造上沿袭满族传统居室特点,进门是厨房,称“外屋地”或“外屋”,西侧卧室称“里屋”。除了正屋还有东西厢房,称“下屋”;围院子的栅栏称“障子”;房前屋后围起来称“院套儿”;两面炕连在一起称“连二的炕”;烧火做饭的地方称“灶坑”;火炕靠近灶坑的地方称“炕头儿,另一头称“炕梢儿”;炕上铺一种竹篾编成的薄席子叫“炕席”;和邻居相隔着的墙称“界壁墙”;围墙内的院子称“当院子”;大门口外称“当街(gāi)”。

(三)服饰文化的影响

“靰鞡”是早些年吉林省内居民穿着的一种鞋,也是东北三省特有的一种鞋,“靰鞡”,也称“乌拉”,是来自女真族的语言。靰鞡鞋里常常要絮一种草,叫靰鞡草(也作乌拉草),靰鞡鞋由此得名。东北有句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由此得名,“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鞋头的面褶多故。整个东北地区都有这种“靰鞡”鞋式的存在。还有一些和穿着、打扮相关的词语。如:“金镏子”,金戒指。“耳钳子”,耳环。“算木疙瘩”,用碎布缝制的扣子。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一方乡音”,这句话更好地展示了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吉林方言承载着吉林大地漫长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吉林方言会随着吉林省的发展变得更加活跃、丰富、开放,更好地展现吉林人民的魅力。

[参 考 文 献]

[1]盛立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6):74-77.

[2]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长春:文史出版社,2005.

[3]邴正.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J].社会科学战线,2002(6):67-69.

[4]王冰.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J].语言文字探索,2009(7):82-83.

[5]施立学.吉林地名与地域文化[J].东北史地,2006(3):52-54.

H17

A

1008-178X(2013)02-0040-02

2012-10-21

吉林省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项目(JYKL125YB-45)。

张艳翠(1982-),女,吉林省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猜你喜欢
满语长春吉林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初夏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印语长春
走进长春净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