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52李瑞军王永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利用微教育工作者政治

李瑞军,卢 宁,王永坤

(中国矿业大学 信电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已达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其中,手机微博延续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使用率提升至43.8%,是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微博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探索。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年级大会、班会、宣传栏、课堂教育等方式完成的。在这种形式下,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一些学生对这种教育模式并不感兴趣,教育效果并不能够得到保证。微博作为新媒体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一新媒体工具的出现,在信息传播上起到了快捷的作用,同时其互动性的特点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新的交流平台。

2.微博可以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微博之所以能够在高校学生中流行和受欢迎,源于其可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尊重、情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学生发表的每一条信息或者每一幅图片,都可能在网络中有“知音”进行肯定的回复、理解或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了满足。通过微博,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关注或被关注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知识涵养、综合素质。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微博,对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社交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1.微博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首先,微博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带来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将相关材料或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强度的、持续的、集中的传播,以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发生转变。但是,微博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脱离了教师、家长的控制,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受教育者很可能会遇上很多和教育者所传播信息背道而驰的信息,这必然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进而影响教育效果。

其次,微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提出了挑战。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信息的接收很多是通过网络来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宣传栏等很难再吸引学生的目光,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是伴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快速发展,很多网站的访问量开始下降。微博传播信息的即时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微博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2.微博信息容易产生误导倾向

首先,在互联网中占有主导地位的语言是英语。一些欧美国家及反华势力希望通过网络传达各种不良信息,误导中国的青年大学生。在微博环境下,“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现象是存在的。而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网络语境中,作为网络舆论的个体极易受到网络舆论群体的影响,而不能理智地分辨不良信息,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在思想上受到控制,而影响行为。

其次,在网络中,微博用户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在网络中由关注和被关注则会形成一个个微博用户关系圈,每个关系圈又会产生相互影响,进而对整个网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些商家利用微博搞促销,进行“病毒式营销”,会在价值观上对青年学生有所误导。

3.微博为高校稳定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WEB2.0的深入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深刻而全面。从上网学习、娱乐、购物等生活细节方面,到信息收集、新闻获取等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微博在这一方面日渐发挥着更为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微博传播信息的即时性和快速性使得网络事件变得突发性强。通过微博,一个问题会迅速地放大和扩散,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同时,青年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生活经验和判断力不是很强,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不能正确地判断事件,而产生一些不恰当的言行,这些言行的急聚爆发,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迅速,突发性强。而这些都为高校的维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积极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微博管理能力,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微博,人们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教育者应当利用微博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将工作通过微博进行通知,和学生就学习生活中的疑问进行沟通,将就业信息、讲座信息等通过微博进行发布,同时也可以在评优、保研、资助等多项工作中通过微博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不只咨询者能够了解到相关政策,其他微博的关注者同样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信息,解答心中的疑惑。在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上,教育者可以提出话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理性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博

在网络中使用和发表微博是非常自由的,但不是绝对的自由。高校应当做好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法律宣传、案例展示等方式,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自己的在微博使用上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准确地把握相应的博文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从而确保微博行为的合法性。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广大学生能够在微博的写作与评论中进行自我约束,用法律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各种言论,形成法律自觉的行为。

(三)打造素质过硬的舆论队伍,培育微博意见领袖

要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学生干部组成的思想政治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的舆论队伍,及时全面地掌握和分析相关信息,通过微博掌握网络中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微博言论面前有正确的认识,作出理智的判断。

微博上人人都有发言权,但不是所有人的言论都可以产生影响。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能够提出鲜明观点并且频繁发表意见的人容易引起其他网民的关注,同时也会在群体交流中处于主导的位置,从而成为微博意见领袖。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微博意见领袖,来实现对大学生网民的间接影响。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数量、关注度、粉丝数等识别出微博中的一批意见领袖,也可以安排学生干部或党员积极关注微博,使其成为意见领袖,不断加大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进而影响大学生网民。在微博上出现敏感话题或争议话题时,微博领袖及时进行一些解释,发表意见,引导大学生言论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上。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具有塑造思想和构建观念的功能。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利用微博开展工作,全面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1]余娉.什么是微博[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4).

[2]周旋.论微博客的新媒体特征[J].新闻传播,2010(3).

猜你喜欢
利用微教育工作者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