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2013-08-15 00:54熊雅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广大青年思想道德

熊雅唯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30)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的重要讲话,可以说是高屋建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广大青年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胡锦涛对当代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与成长方向提出了坚持远大理想等五点殷切希望。胡锦涛的讲话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五四讲话精神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高尚品行,才能无愧于党的嘱托,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无愧于青春。

一、坚持远大理想,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励当代大学生;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和凝聚当代大学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热情。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青春总是与理想相伴,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人和人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区别。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当今,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远大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应以此为根本方向,紧密围绕在这项伟大事业周围,树立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坚持刻苦学习,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自觉投身基层建设的雄心壮志

胡锦涛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认为青年时代是学习求知的黄金时期,刻苦学习是青年同志的首要任务。[1]他希望广大有志青年投身祖国基层建设中去。胡锦涛特别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经常性地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为以后献身于祖国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他鼓励青年同志要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投身到基层建设中去,到最为艰苦的环境中去,努力为人民服务,在社会实践的这个大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这是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待,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等教育职能已经发生转化,正在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方向转化,学习日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对以前的阶段教育的重大突破,学习已经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的第一需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者中,要正确引导其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歌德曾经说:“人不是生来就可以拥有一切的,而是依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的。”在当代,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必是学习型社会。而一个社会前进的步伐,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勤奋学习,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不负时代、人民和国家的重托,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基层是高校毕业生熟悉社会、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最好课堂,也是当代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重要基地、施展才干的重要舞台。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价值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坚持艰苦奋斗,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埋头苦干、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唯有培育出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才能够自立自强,唯有具备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才能不断进步,唯有常怀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才能担当起来建设伟大祖国的重任。他希望青年树立理想,努力去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艰苦奋斗的思想逐渐淡薄。高校依然要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2]目前,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诸多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比如国家的崛起、改革中的难题,个人成长的困境等,都迫切要求青年同志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默默奉献。退一步来说,即使国家以后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却无法完全取代精神力量的作用。当然,艰苦奋斗并不仅仅意味着需要在困境中去抗争,它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也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纵观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都是历经磨难,才得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振奋精神,在勇于攀登的人生道路上奋力前行,从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成就卓越人生。

四、坚持开拓创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拼搏精神

胡锦涛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他认为,青年的创新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息息相关,因此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为社会建设创新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他认为创新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只有创新才会获得不懈的发展动力。如今,我们面对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创新思路,寻找发展的道路。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青年,更要勇于创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旗帜,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努力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以极大的创新勇气去不断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进而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五、坚持高尚品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

胡锦涛的五四重要讲话意义深远、内涵丰富,他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胡锦涛的重要讲话也深刻阐明了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成长路径,引导大学生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其价值理念得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便更好地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与发展。

坚持高尚的品行,开创社会新风气,是党对青年一代的热切厚望。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在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交锋,社会思潮日益复杂化的当下,年轻的大学生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否划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之间的界限,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高尚的品行。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加强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不断倡导大学生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新型道德观。当代大学生唯有养成高尚的品行,才能具备良好的情操、修养和人格,才能不断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挫折,才能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个人理想。

总之,大学生作为即将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应该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应该胸怀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锤炼自己,不负党的重托、不辱祖国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无愧于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广大青年思想道德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