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层·面之上影响诗歌·翻译的具体因素——对詹姆斯 霍尔姆斯和安德烈 勒费维尔论著的文学评论

2013-08-15 00:54杜娴婧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安德烈詹姆斯译者

杜娴婧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由于诗歌独特的语言特征和结构特征,诗歌翻译被认为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一部分,这已经引起了很多翻译工作者的关注。在对诗歌翻译的研究中,许多人太专注于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译版本,争论哪一个是最好的。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忽视具体的翻译困难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局限性,理想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译者也不可能找到直接彻底的解决方案。译者所能做的就是充分考虑影响诗歌翻译各种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翻译策略中做出最优选择,从而使目标语读者在读译作时产生与源语言读者类似的感受。因此,翻译工作者有必要意识到各种不同的翻译障碍,使他们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翻译的性质。

二、翻译评论

基于经验主义基础之上,詹姆斯·福尔姆斯在他的论著Rebuilding the Bridgeat Bommel:Noteson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总结了诗歌翻译范畴内局部和大体的局限性。没有局限于对诗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讨论,詹姆斯提出了在翻译马丁勒斯·尼霍夫的十四行诗“Demoederde vrouw”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翻译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要改变诗歌原本的句法和类型,将这首荷兰语诗歌本土化。另一个难题是如何翻译具体的地名“Bommel”。与此同时,詹姆斯提出无论采用何种策略,都可能引发其他的翻译问题。这也是翻译这首诗歌困扰他多年的原因之一。在广义范围内,诗歌翻译活动主要是受到语境,文学互文性及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首先,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便于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因此诗歌必须在语境范畴内达意。其次,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押韵等。第三,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离开它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存在。毫无例外,诗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詹姆斯提出了两对概念,即异化与归化,历史化与现代化(James,1994:48)。有些观点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异化和归化、历史化和现代化做出明确的选择。而詹姆斯则以塞缪尔·约翰逊和庞德为例,认为只要是诗歌翻译需要,所有这些策略都可以使用。最后,詹姆斯强调所谓的“解决方案”并不能解决诗歌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同样,安德烈·勒费维尔在他的文章《诗歌翻译的因素》中也讨论了在诗歌翻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首先,安德烈认为文学翻译批评多用方框、箭头、虚线等语言学层面使用的复杂符号,过于抽象(Andre,1995:748)。而许多与诗歌翻译的研究往往限制在文学翻译中语言层面实施。而忽视了语言层面之外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安德烈概括了翻译的问题是由不同文化之间的四个类别的变化引起的(意识形态,诗学,话语和语言)(Andre,1995:748-749)。如果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不能与源语言文化里的四类变化发生重叠,则会产生翻译问题。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安德烈以王玮的诗歌鹿柴及其翻译为例。相比之下,中国原创诗歌不同于这四类翻译,尤其是在语言的范畴。因此,为了克服障碍的翻译,译者的任务是使这四个类别的变化发生的重叠,这被描述为文化框架重新构建的过程(Andre,1995:749-750)。框架的构建过程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基本上,翻译是在文化接收过程中的文化构建。安德烈强调,一个好的翻译策略,它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目标读者原有的文化框架。除了文化框架,他还强调了译者的个人框架是由他或她自己的特质决定的影响。此外,安德烈还提到了其他可能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译者可能无法创新他们的措辞,这可能会导致“翻译腔。”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在诗歌中很少使用代词,这不同于英语诗歌中频繁使用代词的习惯。

不同于其他文学翻译研究,这两篇文章为研究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没有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他们都为读者提供一些具体有关诗歌翻译的知识和实践体验。虽然翻译是有意识的,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出发,詹姆斯·福尔摩斯和安德烈·勒费维尔在诗歌翻译中提出了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而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大部分对诗歌翻译的研究都强调要解决实际问题,但实际上确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此外,他们对影响文学翻译限制的概括过于绝对,因为这些限制会在不同的场合,在现实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此外,詹姆斯和安德烈提到,永恒的解决方案不存在。然而,所有的翻译人员都希望找到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三、结 语

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我们通常是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翻译版本,然后找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问题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韵为例。作为诗歌最重要的特征,詹姆斯和安德烈都提及了这一点。詹姆斯谈到了为了保持韵的尝试将制约译者选择词汇和语法。同时,安德烈,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是否有必要如果押韵的不再是流行在接受文化保持押韵。在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然而,大多数对诗歌翻译的当代研究限制自己只分析语言困难。事实上,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可能引起翻译问题的众多因素。最突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约束。引用安德烈·勒费维尔的话说,“译者应该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最好不要翻译”(Andre,1995:747)。找到解决方案,可毕竟是不现实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因素尽可能考虑和平衡这些因素,并做出最佳的选择。

[1]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Andre Lefevere.“Factorsof Poetic Translation.”[M]In 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edited by Chan Sinwai,David E.Pollard.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pp.747~757.

[5]James SHolmes.“Rebuilding the Bridge at Bommel:Notes on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J]In 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eies,edited by Raymond van den Broeck.The Netherlands:Rodopi,1994,pp.45~52.

猜你喜欢
安德烈詹姆斯译者
月亮不止一个(节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绝世奇术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