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儿童钢基琴于教儿学童心有理效学性的视的角对策探析——

2013-08-15 00:54李红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儿童

李红梅

(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之中。素有“音乐皇冠”之美称的钢琴也在逐步接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钢琴学习的热潮,尤其是作为生理心理快速发育阶段的儿童,更是对钢琴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憧憬。然而,儿童学习钢琴往往出现一种阶段性的特征,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喜欢钢琴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儿童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影响儿童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展开讨论,以期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儿童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说当前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热情不减,大有上升之势。但是,由于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又属于从西方引进的乐器教学。因此,儿童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没有一套科学、可行的儿童钢琴教学体系。当前,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功利性较强,往往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得儿童钢琴教学的方法和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主要是由于儿童钢琴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基本上都是依赖于钢琴教师个人的经验与主观感受,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进程都是钢琴教师说了算,因此,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当前的儿童钢琴教学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二)没有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以及认知特征。当前的儿童钢琴教学教师虽然说从小就开始接受钢琴学习,也有些是从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的,他们的个人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当他们真正成为了儿童钢琴教师的时候,由于缺乏必要的儿童教育理论学习,也缺乏儿童钢琴教学实践经验,从而使得他们往往忽略了对儿童成长心理与生理的认知,显然会演变成为仅仅注重课堂教学,不考虑教学效果如何的局面,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到儿童的钢琴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基于儿童心理学,提高儿童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儿童钢琴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钢琴教师没有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还处于生理成长发育期,心理素质还仅仅是萌芽状态,仅仅是对钢琴学习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因此,一旦钢琴教师不能把儿童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兴趣,就很可能会导致儿童钢琴学习的枯燥乏味的现象产生,有时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认为,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钢琴学习活动,不能一味的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因为这显然与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是不相符的。即使孩子会遵从所谓的学习,也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事实上,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接受富有生气的新鲜事物。因此,我们要想成功开启儿童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就要做好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和激励式等与儿童心理特征相吻合的教学方法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之下,逐步建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具体来说,我们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提高儿童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如下。

(一)钢琴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素质。对儿童钢琴教师来说,他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一些心理尚未成熟,生理还处于迅速发育期的孩童。如果本身的教学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影响到这些儿童将来钢琴学习的最终效果。因此,钢琴教师应该首先修炼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随时掌握并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的钢琴教学理论,尤其是要好好研究与学习最新的钢琴教学理论,并运用这些最新的钢琴教学理论来指导儿童钢琴学习。对于年幼的儿童群体来说,他们对于钢琴音乐还缺乏更深层次的领悟力。因此,钢琴教师应该首先培养他们的钢琴音乐表现力,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模仿,而他们模仿的对象往往就是钢琴教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钢琴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否则,他们难以担当起儿童示范性演奏的模范。此外,儿童钢琴教师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理耐力和较好的教学态度,这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儿童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教学的对象,往往需要足够的耐心予以正确引导与指导,要坚决反对并制止可能的强制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不能压制儿童幼稚的心灵,即使有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效果没有那么好,钢琴教师也应该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耐心,本着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让孩子从内心里认可钢琴学习是一种乐趣,而非一种负担和压力,只有这样的钢琴教学才是健康的,快乐的。

(二)构筑起钢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由于儿童对于钢琴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产生紧张感和疲惫感。这个时候,就需要钢琴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交流意识,搭建起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平台,尽可能地消除儿童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这些都是给儿童情绪方面的放松途径。因此,作为儿童钢琴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能够从情感方面给予儿童温暖,通过与儿童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来具体实施钢琴教学的全过程。儿童的心理素养还处于萌芽状态,心理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钢琴教师应该及时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培养儿童对钢琴学习的浓厚兴趣,要积极鼓励他们,哪怕仅仅是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如果有一些学校存在效果不佳的现象,钢琴教师也要从儿童心理的特质出发,不能随意打击儿童脆弱的内心世界,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成就感,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尊重儿童幼小的心灵,注重构筑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儿童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学,这样的钢琴教学才有可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创建一个良好快乐的钢琴教学氛围。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学习钢琴应当是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应该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钢琴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儿童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处于最初的发育时期,不同的儿童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的发育特性,还有一些儿童生长环境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钢琴教师在面对诸多个性差异较大的儿童时,应该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摆脱掉对钢琴学习的恐惧心理。这主要是说钢琴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是应该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背景以及心理特征来进行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要一点一滴地引导孩子们进步,对于那些聪明好动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培养注意力,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多表现,尽可能的让孩子们生活在一种愉快祥和的钢琴课堂氛围当中,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引导儿童学习钢琴,让孩子们积极找到钢琴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注重对于儿童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与提高。对于儿童钢琴学习者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钢琴教师注重对于儿童正确的弹奏姿势和科学练琴方法的培养与提高,否则将大大影响到儿童将来的钢琴学习与演奏水平。这是因为钢琴正确的弹奏姿势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钢琴演奏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不会演奏出美妙的钢琴乐曲出来。因此,钢琴教师应该要求儿童在演奏钢琴的时候,要注意使自己的身体正对键盘中间,双手自然放在钢琴的键盘高度或者稍微高于一些也可以。整个人的身体应该是放松且自然的。当然,在演奏姿势的矫正当中,教师不应该是强迫性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通过自身的规范性姿势来演示给孩子们看,务必使他们进行正确的模仿和练习,同时要让孩子的模仿过程是简单易懂的,而且也要符合孩子们的个性需求,就是说钢琴演奏姿势的模仿过程也应该充满了快乐。此外,钢琴教师也应该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正确指导孩子们的练琴方法,最好是在他们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对他们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遵循一定的练琴规律来让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练习钢琴演奏。

(五)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趣。钢琴演奏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成功弹奏需要孩子们心力和智力的共同参与。因此,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最大化地发挥出发散性思维模式,向着创新性思维转变与发展,启发出儿童潜在的抽象性思维,调动孩子们一切的心理学感官来学习钢琴演奏。在这样的创造力培养背景下,孩子们学习钢琴演奏将变得更为有生气和活力,这就减少了以往钢琴教学中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钢琴儿童,要注重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分清楚演奏技术和演奏灵感之间的关系,在拥有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以外,合理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使得钢琴演奏变得更富艺术感染力。此外,钢琴演奏也是一门艺术,因此,钢琴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孩子们审美思维的培养,要让他们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钢琴学习,从而为提高钢琴演奏技巧打下坚实的审美基础。

总之,对于儿童钢琴教学来说,钢琴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好儿童的心理特征,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心理状况,注重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钢琴产生较强的自信心,注重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充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钢琴,并结合每一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化特征,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进行钢琴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出每个孩子的潜质,全面提高他们的钢琴音乐素质,引导孩子们克服自控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力不够敏锐等缺陷,从而在分析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来切实提高儿童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1]杜玉平,廖小方.浅议钢琴学习与儿童早期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2]高燕婷.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李坤.如何提高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J].小演奏家,2006,(7).

[4]应春霞.钢琴教学中的趣味启发-让孩子的眼睛亮起来[J].小演奏家,2003,(12).

[5]赵英华.钢琴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5).

[6]郑晓童.浅谈钢琴教学中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影响[J].小演奏家,2003,(12).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钢琴儿童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纸钢琴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