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二胡集体课教学中诸问题辨析

2013-08-15 00:5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基本功二胡教材

肖 梅

(海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 570000)

二胡是一种具有很强民族风格的乐器,但由于二胡在从练习到演奏中的一系列技巧具有精确、规范、表现力等高要求,使一般非二胡专业化学习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相当的难度。它不仅对学生的听力灵敏性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学生的双手必须完成良好的配合。另外,二胡的教与学是一个长期才能见效的课程,而大部分二胡学习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都没有得到过专门的二胡学习或者根本就是了解甚少。同时,他们在进校之后学习二胡的过程中还存在基础性技能缺乏,教学时间偏少,学习者练琴环境与时间安排诸方面原因,都加大了二胡教学的难度。

以下笔者以自己十多年在高等师范学院进行的二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企图提出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二胡选修课现状描述及对策

1.教学形式单一

二胡选修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二胡选修课程已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院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纲要求面向与非主专业学生而开设的器乐类选修课程,主要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钢琴,声乐,及其它器乐学生。

传统的大学音乐专业院校的二胡教学课程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是随着目前扩招等因素,尤其是最近这些年艺术考试越来越受追捧,使得学习二胡的学生不断的增多,如果今天我们还是照搬过去的一对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现在继续强调二胡的专业性技能的教学模式可能也是不适合当前的大专院校选修课的音乐教育发展实践的。因此应该清醒看到,如果我们还是抱定旧的教学模式进行二胡这类乐器的教授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多元化和学生发展多样化的需求的。所以说现在的二胡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改过去那种沉闷的单一教学方法,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有社会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者对音乐文化,对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有更完整全面的了解,真正实现二胡艺术教学目标。

2.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音乐教材的建设还有待提高,这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有关能适用于二胡选修课的教材更是急需改进,我们应该看到二胡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依然是承袭传统形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很难适应目前的二胡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必备的东西就是教材,而教材不够完善必然会阻碍教学的进展。近些年来,市场上确实充斥二胡课程的教材,比如有关二胡考试的用书以及二胡基础教程等等,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小,但是很多的内容都是雷同的,存在编写与编辑思路不完整,缺乏连贯性和实践性的弊端。整体上来看,此类书籍的质量还没有得到提高,导致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现在很多学校用来进行二胡教学的用书大多都是其任课教师自己的选编,或者直接使用统一的考级教材。虽然选择的过程中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目的,但是还是缺乏比较系统的布局和科学的安排。因此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的二胡选修课程教学是不全面、不系统,缺乏理性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很多目标都不能在这种残缺的教学中得到科学的体现。总的来说,二胡选修课程的教材建设需要完善,新的二胡教学手段需要认真提炼,科学的教学观念要树立起来,并及时贯穿其中。

长期以来,笔者一直都十分关注并努力的借鉴西方乐器的教材建设,关注西方乐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教学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系统,都有可持续应用的教材与教案。一旦教学开始,教师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考照体系,都有久经磨练的教材。再加上完整的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美学等相应配套工程,西方乐器的学习就具备高成效、高应用价值这一系列优势。相比之下,中国民族乐器,特别是二胡这一类乐器学习显出缺乏科学、系统的弱势,其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笔者认为,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按照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整体上的音乐文化教育设计,做到真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二胡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的弥补教学中的缺陷,推进中国二胡教学在理论结构和训练体系上进一步完善。

3.忽视了对民间音乐风格性技法的学习与了解

就目前二胡的发展来看,很多的新技法和表演手法的出现,将二胡的发展推向了更高的阶段,比如二胡作品中的自由的转调、离调,快速的半音阶进行、高难度技法等。越来越多的快速技巧和炫技性的乐曲不断的出现给二胡的演奏注入了向前发展的动力,二胡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好。但是二胡的发展中任然存在着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很多民族风格的技巧和方法在逐渐的被大家忽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民间音乐风格性技法的学习。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加深对我国二胡音乐文献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二胡艺术的魅力。才可能真正的起到二胡选修课程教学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根本目的性,通过学习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加强对中国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二、主修、选修二胡学生学习心态差异及教法

主修二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他们系统的掌握所有音乐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及文化课,还要不断的督促他们进行持续的二胡训练及提高。现在这些学生大多都是有着很高的求知欲,教师能够在入学之后的短时间内就能找出他们存在的弱点和缺陷,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才能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取得进步。也就是说,主修二胡的学生要在自己过去的学习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己,为将来的事业打好基本功,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在之前的二胡演奏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才能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针对那些选修二胡的学生来说,笔者根据海南师范大学的多年教学情况分析,选修二胡的学生基本上大多都是没有任何民族器乐的演奏基础的,更别说是二胡这件乐器了。要在一学年的较短及有限的时间内,一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如主修二胡的学生投入的多,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要求他们对二胡的演奏进行过深的拓展性学习,只需要他们能够大致掌握二胡基本正确演奏方法就可以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弓法、指法基本功;音准与节奏基本功;音色和演奏力度基本功;音乐表现基本功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培养,他们不仅包括了对学生的二胡演奏技巧上的训练还包括音乐的基本修养上的培养。不仅让选修二胡的学生在技术上得到一定的收获还能让他们得到音乐修养上的提高。这样的四种训练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帮助选修课学生更轻松的在短时间内掌握二胡的基本功。当然在让选修二胡的学生在按照上面四种训练方式训练的之外,还要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小型曲目,这样让他们在训练之后能进行运用。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他们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二胡器乐选修课教学的意见

1.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

二胡学生基本上是从普通高中考入大学音乐系的,他们多数没有进入过专门的音乐院校学习,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掌握通常并不全面,对二胡的发展历史演奏风格了解甚微,更不用说演奏技术的高低了。那么,单是一对一的小课明显不能适应,所以的二胡课除了一对一的小课,还有对程度差不多的学生开设的三到五人的小组课,甚至十到二十人的小班课。二胡教师在教学上面同样也需要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最大限度的开发其潜能,在有限的时光里让学生学好二胡,熟知二胡发展的历史和基本演奏理论,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并且能够适应毕业后社会的需要。

2.教学选择应有针对性与多样化

对于选修课的二胡学生,一个任课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偏好及情绪情感状态,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来选教材。既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信心,又使他们面对一定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同时满足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在二胡课之中增加艺术歌曲的演奏,将唱歌的感觉用到拉琴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歌唱性旋律的能力,既提升了他们的欣赏审美能力,又加强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一些优秀的影视歌曲、通俗歌曲对于没有基础的二胡学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他们对于二胡接触比较晚,了解比较少,从他们熟悉的歌曲开始二胡的学习,既简单又熟悉,会让他们很快的进入状态。

胡琴艺术是世界弦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胡的教与学又是专业教育与社会普及中极为生动的部分。因此我们要从从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规划这一重要的艺术门类的持续发展。二胡教学的成败可说是二胡的发展与传承的命脉,二胡课因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殊,存在不可避免的特殊性,需要从社会对音乐人才需求方面着手,认真研究培养目标的涵义,讨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将二胡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欧阳亮.高师二胡选修课教学刍议[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1).

[2]张建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二胡选修课教改的几点思考[J].美与时代,2003,(8).

[3]张冀文.二胡教学的现状和改进[J].职教论坛,2009,(S1).

猜你喜欢
基本功二胡教材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