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级日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2013-08-15 00:54胡贝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日语分组语法

胡贝贝,武 颖

(天津师范大学 津沽学院,天津 300387)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做事方式。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大学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成为了当今教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如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稍显不足,并且对于现在的学生也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开发运用。而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更加受人瞩目。合作学习的概念是活用小组的教育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中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果。该学习方法在美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的教学中非常普及,但对于我国国内教学特别是国内大学教学过程中却比较陌生。尤其是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该学习法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并且学生对于合作学习非常陌生,所以在日语教学中,除了日语会话课,以及一些外教课以外,很少能用到合作学习法。有的课堂即使运用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进行或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到目前为止,许多日本学者已经在日语教学中引进了合作学习法,其中多以日语阅读、作文、会话等课程为主。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正在对该学习法进行研究探索,与此同时也引入了课堂。例如,合作学习在日语阅读、会话、听力课堂的实践。然而该学习法在初级日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很少,初级精读课与日语阅读、作文、会话、听力不同,在课堂上涉及语音、单词、语法以及课文会话等范围较广,不像阅读、会话等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研究起来比较吃力。而全班学生的日语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分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功夫。然而初级日语精读课是学生的入门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语基础以及对日语的兴趣,因此积极引进新型学习方法势在必得。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是研究合作学习法在初级日语精读课堂实践的可能性,二是对比运用合作学习法前后的效果,三是探索解决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因素。

合作学习法谋求个人与他人的配合,个人在合作中与他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也是个非常重要并且有趣的课题之一。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状况

以笔者所在院校的某个班为考察对象,该班为大一新生,共25人,以4人一组的标准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5人,共6组。初次由笔者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入学成绩进行分组,每组4人,分别由两名能动性较高的学生和一名一般水平的学生以及一名动手动嘴能力较低的学生构成。课前由教师点名,小组成员都各自坐到一起,尽量不要让学生坐成一排而是坐成前后桌的形式,如果坐成一排会出现两两讨论或者各自分别做题的状况,这样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而前后座方便学生以圈、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组完毕后,告知学生该学习小组不是固定的,以一个半月为一个周期,到期限后另行分组,下次可能以抽签或者兴趣爱好等为前提进行重组,这样也激起了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由于我国学生大多是从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方法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开始实施时可能对合作学习比较生疏,以至于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该把合作学习的实施理由、方法以及好处告知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积极配合,使得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本次实施以《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第19课单词和语法未然形以及「~ないでください」为内容。

第一步,作为导入部分由教师介绍该课的重点,让学生对该课学习重点有了初步了解认识,按照单词、语法、课文、练习的顺序进行教学。然后由教师进行有关合作学习方式的说明。首先从单词入手,教师领读单词,由于《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的动词都以ます形的形式出现,所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将ます形变为动词原形。

第二步,由于该课出现了动词的另一个变形未然形,所以单词以动词为主,在学习单词之前,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法分组复习动词分类、动词ます形、て形,每组由组长负责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话讨论,分别告知每位组长负责教导本组能动性较差并且对动词变形仍然不熟悉的学生。并且告知学生10分钟后由教师进行检查。6个小组每组随机点一个学生上黑板进行单词变形比赛。由于学生不知道教师会选哪个学生,所以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认真准备教师的提问。

第三步,教师将黑板分为六等份,各写10个动词,然后分别对六个小组进行检查,每组找一名能动性较差的学生上黑板进行动词变形比赛,最后评选出变形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

第四步,讲解未然形的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命令每组由组长组织共同研究未然形的变形规律,并且将单词表中的动词分别变成原形和未然形。十分钟后由教师每组指定一名学生进行分组检查、提问。

第五步,在讲解语法「~ないでください」的过程中先分组复习该语法的相关语法「~てください」,并利用本科新单词来造句,然后预习该语法的接续意思,并且由小组全体成员就预习中出现的新单词和不懂得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并得出结论,经过小组讨论仍然不能有所结论的内容记入笔记本,五分钟后由教师分组指名检查。

第六步,教师先检查旧语法的复习,并且与全班学生一起确认新语法的接续、意思。并且由教师进行语法的补充说明,再共同解决由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说明。

本次单词部分的考察按照以上顺序实施,考察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该学习方法的好奇,所以大部分学生比较积极主动,但在第二步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能动性较差的学生不开口说话,有的小组虽然也围成了讨论圈的形式,但是出现了各自看书复习的情况,导致会的学生仍然对变形很熟悉,但是不会的学生仍然对变形很陌生的现象。而第三步检查过程出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六个小组中平时对动词变形一窍不通或者很陌生的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后,10个动词变形全部正确。这充分证明合作学习方法的效果。对于该结果的出现笔者也感到非常意外,经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首先是学生们对合作学习的热情,其次是分组的效果,每组有一个能动性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个别辅导有助于较差学生的进步,而他们的进步反过来也可以增强成绩较好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该学习方法更加节约时间,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出现犯困或走神的学生,因此效果可想而知。

语法部分按照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的顺序实施,在讲解未然形的过程中,完全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总结,这样的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变形规律。在经过该学习方法后,由教师进行了检查,抽取了每组能动性一般的学生进行变形练习,发现通过该学习方法后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正确率非常高,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变形很正确,而且由教师观察在讨论过程中,一改往日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不仅一改往日课堂的沉闷气氛而且完全没有出现走神和犯困的现象,学习效果更加明显。而且整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比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节约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可谓是事半功倍。

在讲解语法「~ないでください」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预复习,首先给学生布置预复习内容,并且告知学生讨论后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发现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再次复习了旧语法,而且学生通过该学习方式在教师没有讲解的前提下通过分析例句讨论出了新语法的接续意思、并且非常准确,然后教师只需对学生还没有理解的部分或者需要补充的部分进行补充讲解,便可结束该语法的教授,该学习方法全程只用了15分钟学生就接受的非常好,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还复习了相关的旧语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没有因为觉得无聊或犯困而走神的学生,对语法的认识程度以及掌握效果都非常高。

在此次实施过程中采用了TPS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是Kagan于1994年创立的,被称为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按照“独立思考、小组成员间的对话、小组之间的探讨”的顺序进行。

因此,充分证明合作学习同样适用于日语精读课,而在运用过程中解决第二步存在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三、解决问题及成果

针对此次实施后出现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对策。在第二步这一环节,出现了各自复习而没有讨论合作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现象首先应注意分组问题,其次应选出一名可以调动大家积极性的组长,再次就是教师的督促作用。教师在这10分钟内不能只站在讲台上,而应该在教室里巡回督促每个小组的合作,督促比较沉闷的小组,教导他们怎么与别人合作学习,并且可以临时充当组长的作用,带领这类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让大家通过实践真正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

最初阶段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方式还不太熟悉或者比较好奇因此出现互相聊天的现象,导致在讨论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随着学生逐渐习惯以及教师的督促,渐渐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组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互惠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重要,以“圈”的形式互相交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个人责任感、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导入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大大节约教授时间,在分组过程中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了同一组,所以每组学生的日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导致在讨论过程中水平较高的学生以及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比较活跃,经常在预习一次之后就马上总结出教师要的答案,而有些能动性较差的学生可能反应会比较慢,所以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成绩好的学生水平会越来越高,在这层意义上是非常理想的,但与此同时,水平略低的学生最初即使有学习的意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同学造成的压力,由于紧张感,会渐渐厌烦该学习方法,以至于失去学习的意愿。所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

该学习方法的目的是让优秀的学生带动能动性较差的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日语水平。所以如何让能动性较差的学生开口说话、积极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让学生认识到“悲喜与共”,在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堂上,教师发挥着指引的作用,同时更是使全班更好发挥集体作用的负责人。

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督促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的布置每一次的讨论任务,并且一定要告知学生讨论后的检查方式。这样会让学生在讨论时有一定的紧张感,不会出现互相闲聊的情况。其次,为了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讨论,防止出现沉默现象,明确学生在合作活动时产生的问题,并且观察学生的行为,笔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并没有在讲台上等待,而是在教室中巡回督促每个小组的讨论。与此同时对一些刚开始不适应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指导,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

五、总 结

此次实践将所有学生分成6个小组,用了三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实践,调查对象在通过合作学习之后,在检查环节体现出惊人的进步,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对合作学习充满了热情。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今后还会就此次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通过课堂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验证,今后将会延长考查周期,通过多次合作学习的实施来进行前后对比,并且将重点转移到合作学习前后的对比上。从而找出一些问题点,进行突破研究。

猜你喜欢
日语分组语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分组搭配
跟踪导练(二)4
怎么分组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分组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