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朝图书馆对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

2013-08-15 00:54江宬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官府道德经典籍

江宬侥

(西南民族大学 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200)

一、周朝图书馆的起源

我国古人对文字顶礼膜拜,仓颉造字的传说在远古就盛行,表明了古人对汉字的无限崇拜,我国自周朝时期就开始高度重视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形成了上至周天子和诸侯国、下至一般官府的藏书制度,周朝统治者建立了良好的藏书典籍制度并为此设置了专门机构人员加强管理,中国的图书馆由此产生于周朝的史官。周朝图书馆是为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设立的,当时周朝的图书馆属于一个典型的王权机构,负责保管周王朝典籍图书、文献资料。周朝具体由史官负责的官府藏书图书馆产生之后,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和文化传播的需要,产生了宗庙藏书、列国藏书和私人藏书等其他性质的图书馆,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以及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周朝图书馆的基本构成

(一)官府图书馆

官府图书馆是周朝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促进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也贡献最大。自西周开始一直到春秋前期,为了适应周朝统治者开展统治活动的需要,周朝的官府藏书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健全完善,成立了专门的藏书机构、配置了专门的官员负责对藏书进行管理。在较为完善的藏书机制体制背景下,形成了官府藏书的收集、整理、保管、使用等一系列完整的构架体系。《周礼》中对此进行了完整的记载,当时的图书馆工作由府官、史官进行负责,而府官、史官组成了天、地、春、夏、秋、冬六大由国家机构所管辖的官系。府和史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统治者独立部门的府、史,独立部门的府、史受六官官府所管辖;第二种是非独立们的府、史,非独立部门的府、史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六官官府之内。重要图书由各史分工保管,六官官府之内的内部文书资料,由各个官府之内下属的府、史来进行保管。

(二)天子阅室

后代所留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献资料,除了源自官府图书馆之外,很大一部分属于周天子的御书,天子御书是专门供周天子进行阅览的书籍,周朝还专门设置了保存天子御书的场所,史书当中称为“室”。天子阅室当中所保存的图书和其他六大官系部门所保存的图书资料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别,天子阅室藏书多数在内容上比较偏向于国家治理的方面。《史记》中有记载说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这里的“史”也就是天子阅室,说老子是周朝天子藏书“藏室”的史官。所以,现代许多研究图书馆的学者根据《史记》的记载认为老子是我国最早的历史上有记载的图书馆馆长。

(三)宗庙和盟府图书馆

周朝的宗庙是保存许多重要典籍资料的地方,《周礼》当中记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禁令。”周朝时代,天子进行重要的占卜活动是在祖庙进行的,同时,在祖庙里还举行许多祭祀活动,所以,天子进行占卜的卜辞保存于宗庙,并且在宗庙中还保存记录占卜活动的文献资料。由于占卜活动是周天子的重要活动,对占卜活动的记录实际上涵盖了周朝官府的战争、农业收成、天气等方面的内容,是后人全面了解周朝的重要史料。

(四)列国图书馆

列国图书馆同属于周朝官府图书馆之列,上文中所说的官府图书馆主要是周朝中央官府的图书馆,除此之外,周朝各诸侯国同样藏有许多典籍资料,是周朝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朝各诸侯国的官府主要藏有周天子所赐予的典籍,同时还有诸侯国春官官署收藏的礼书,以及布政场所收藏的诸侯国天官、地官、夏官、秋官的相关典籍。

(五)私人图书馆

私人图书馆是和官府图书馆、宗庙图书馆等相对而言的,是指民间私人所拥有的图书。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连、烽烟四起、兵荒马乱,导致了周王室以及列国的官府图书大量从官府流入民间,导致当时的私人藏书相当盛行,具有较大规模。私人藏书中除了部分来自周王室和诸侯国官府之外,因为当时我国文化兴盛、百家齐放,许多学人大量搜集整理了相关典籍、著述,以献计献策为业的“士”同样需要通过搜集整理著述,我国的私人图书馆就此诞生。

三、我国周朝图书馆对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

(一)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建及流传得益于周朝图书馆

《道德经》仅5000余字,但其对我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远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为此,老子本人因为《道德经》而被列为世界有史以来100位有影响力的名人之一。而老子之所以能够著述《道德经》并且流传至今,得益于周朝图书馆。老子在担任周朝图书馆馆长期间,需要参与周王朝的一切重要的相关文化活动,要从事周王朝重要活动的记录工作、文书典籍保管工作,以及其他创作,整理王室重要资料。周王室的守藏室负责收藏历代和周朝的简牍、帛书等珍贵文献典籍,其藏书较为丰富,包括了诗、礼、史、书、乐、农、医以及天文、地理等学科的藏书。身为“周朝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在工作期间对各种藏书进行了充分利用,老子阅读并且认真研究了《黄帝四经》、《黄帝君臣》、《太公》、《周训》、《伊尹》、《辛甲》、《力牧》、《黄帝铭》等书籍,虽然这些书籍目前已经大部分流失亡佚,但从相关典籍中仍然可以查到其书名。在老子阅读周王朝图书馆藏书的过程中,老子精心研究了伏羲氏的《连山》、黄帝时期的《归藏》、周文王的《周易》,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老子阅读上述典籍后收获颇丰。老子读书的方法是反复研习、精益求精,饱览图书馆藏书数十年,老子从《九丘》、《三坟》、《八索》、《五典》等大量的周朝图书馆藏书中悟透了宇宙变化的根本道理,从而创建了道家学派的完整思想体系,并留下了其所著的不朽名作《道德经》,至今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老子《道德经》中的许多学说、思想、观点来自《周易》以及其他上古的易学思想,在《道德经》中所论述的吉凶、复德、谦让不争、往来等重要的观念和《周易》中的观点一脉相承。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中都具有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对待和变化,对待中求变化,相对中求统一”的思想,两部典籍对此问题的表述高度一致。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道德经》及其所创建的道家学说体系得益于其在周朝图书馆中的藏书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并且我们可以确定老子的道家思想体系得益于周王室中的易学典籍。

(二)孔子等儒家学派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周朝图书馆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集我国上古文化之大成,其伟大成就在世时就已得到世人公认,在当时被称之为“天纵之圣”,被后世称为“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思想体系,对我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具有深远影响,孔子的许多名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对我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化产生了巨大贡献,孔子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时代文化核心人物。根据相关典籍的记载,孔子曾经向当时负责图书管理的老子请教问题,并且在老子的帮助下可以阅览上古先贤古籍。根据众多历史典籍的记载可以确认,老子儒家思想的创建同样得益于周朝的图书馆。《汉书》记载了关于孔子最为重要的著作《诗经》的形成过程,《汉书》中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周诗是周天子为了“知天下”、“观民风”而由专门的采诗人员到民间广泛搜集的诗歌,这些诗歌经过搜集后层层传达到周天子处。周诗的相关资料,成为周朝图书馆收藏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书》中所说的:“孔子纯取周诗。”意思就是孔子在编撰《诗经》的过程中全部收录了《周诗》中的作品。孔子编订《诗经》时,对周朝的诗歌以及之前的诗歌进行了大量的收录,去掉其重复的部分以及不符合儒家学说的部分,对于文辞、音韵等方面进行了文学性加工整理,形成了统一风格和音律,最后收录305首,《诗经》中所收录的这些诗歌,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周朝初期一直到春秋时代之间的500多年的历史风貌、民众生活风貌,成为人们了解周朝的“大周朝百科全书”,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对我国文化产生深刻、深远影响,成为我国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特性中根深蒂固。除了《汉书》之外,《史通》记载了孔子编撰《尚书》的过程,《史通》中说:“《尚书》家者,其先出于太古。”孔子向老子请教问题之后,孔子对老子十分敬重,老子同样对孔子倍为关爱,老子向孔子认真讲解天地之间的道理,并且通过自己管理周朝图书馆的特殊身份,特许孔子“观书于周室”,这里的“周室”便是“周朝图书馆”,孔子在“周室”得以阅读上古、夏、商、周的著名典籍,从而得以编撰成《尚书》。为此,《尚书》是孔子在阅读了周朝图书馆大量的历史典籍的基础上,对尧舜二帝以及夏商周三朝有关言论宣传的论文汇编,《尚书》中的历史资料同样得益于周朝图书馆的藏书。

(三)“百家争鸣”中多家学说的创建得益于周朝图书馆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至为繁荣开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思维,使人们深入思考自然、天道等重大高深哲理,是我国文化思想的繁荣时期,“百家争鸣”之中,除了老子创建的道家学说、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得益于周朝图书馆之外,其他兵家、法家、墨家等多种学派的创建均得益于周朝图书馆的藏书。

四、结 语

我国周朝图书馆是我国古代文化乃至现代文化的重要渊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许多文化硕果已经超越了国界,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受益于周朝图书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创造了我国古代文化光辉鲜亮的一页。甚为可惜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了许多典籍被焚毁,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儒以外的“百家”典籍大部分失去流传,明代、清代的“文字狱”更是对文化的灾难,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同样造成了对文化发展的极大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景象难以再现,实为中华民族的重大损失,我国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受到了悲剧性阻断。

[1]李明杰.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取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

[2]韩淑举.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数学述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2).

[3]赵秋帆.中国古代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0,(7).

[4]逯爱英.古代图书馆与道儒兴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

[5]赵彦昌,王军华.西周档案管理制度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官府道德经典籍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心境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