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0后”大学生就业观指导的观念基础与体系构建

2013-08-15 00:54黎清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指导毕业生

黎清旦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短期内急剧增长,而社会实际需求却是有限的,导致供需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自2008年开始,高校大学生群体渐渐进入“90后”为主体的时代。面对就业形式的严峻,“90后”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和时代性,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新形势下他们的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来说,及时应对时代发生的变化,充分了解分析“90后”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观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再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念,这一环节对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择业,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高等教育步伐的稳健前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90后大学生就业观及存在问题

就业观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它支配着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直接指导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1.就业观现状

一个时代的青年身上总会留下那个时代的烙印,“90后”大学生由于其成长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加深、开放加大的时期,其就业观呈现出不同于“70后”、“80后”的鲜明特征:

(1)就业心态更加务实、理性

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冲击过后的社会一片萎靡,直到2010年过后有所好转。有一份来自苏州大学社会实践调查团队进行的调查,其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90后”大学生希望在本科毕业后以考研或其它方式进行继续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筹码和专业素养。大部分选择毕业后工作的“90后”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表现得更为理性,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做到充分准备在先,对结果心态平和。就业形势、地域限制、行业或者具体岗位上,往往都能客观地看待自身,更加理性的选择职业。

(2)就业方向多元化

综观这几年“90后”的就业情况,表现出就业选择多样化,就业去向多元化的特征:首先,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最高层虽然还是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但是往下分层逐渐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外企、中小企业以及城乡基层单位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再从就业地域上分析发现,虽然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期望留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就业,但是西部、基层、农村村官等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也占有不小比例。

(3)就业目标明确

未来究竟选择何种职业以及是否要出国发展,是绝大多数的“80后”大学生在三、四年级时才会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90后”很多在一入学时甚至就做好了准备,因此“90后”大学生在毕业时对于职业选择或者深造、发展的相应的方向等方面,往往早已做好了这一阶段的设想。明确的目标、万全的准备、敢于展现自信,“90后”大学生具有敢于冒险、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鲜明特征,在他们还是“准毕业生”时往往就已经经历了不少如家教、志愿者等社会锻炼。

2.“90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社会现象的清醒认识

“90后”大学生中往往都有这些群体,对于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背公式背概念很得心应手,还有一些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遨游成为了自己的主打活动,而对于社会问题和现象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更加不会去分析这些现象中带来的启示。长此以往,造成与社会现实脱节,对社会现象无辨别能力,更加看不清各种工作岗位的社会职能,心理一片空白。只是为了一个“设定好了”的职位而去选择,懵懂求职。

(2)缺乏对就业具体目标的多样选择

虽然“90后”毕业生这一群体,对于就业选择的大方向趋于多元化,且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但是根据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很多“90后”大学生所定的具体目标过于单一,不会灵活的变通方向。他们大多数在大学时的自我注重培养的技能专为此目标而努力,但是一旦这个目标失败,就满盘皆输。如很多选择考研和出国的“90后”,埋头致力于考研和出国的复习考试上,不去关注就业市场的情况,错过了好的机会,当自己考试计划落空之后,最后去向差强人意。

(3)缺乏成熟的就业心理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之下,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往往都存在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部分“90后”大学生功利心重,过于追求自我个性,稍微一碰壁,就表现出自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继而产生偏激、叛逆等诸多心理问题。

二、对90后大学生就业观指导的观念基础

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是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既对本校大学生有管理职能,又有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责任。从教师到院系,从就业指导中心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创新观念,从管理为主转变到以服务为主,打造适应“90后”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

1.创新意识

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的通知中,除了继续要求各高校大力推进优质服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首次明确提出了要求“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我国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政策,使得高校及相关工作部门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对其就业质量的关注。实际上,就业质量的低下将会影响着我国巨大的教育资源,“90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本着大胆创新的观念,服务为本,效益为先,将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生个人价值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标准,把解决低就业率问题与低就业质量问题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规划意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的规划,但是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大多只停留在一些初级阶段,例如简单的课堂教学,理论灌输,而往往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更多的院校都把就业指导作为学生毕业时才进行的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工作,只是在学生临毕业时才开展一些简单而初级的指导工作,传达一下就业政策,再传授一些初步的就业技巧。这是由于对就业指导存在片面认识错误,当做短期阶段性事务,而没有认识到就业指导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应贯穿于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形成全员参与工作机制。

3.专业意识

高校教学部门与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投入,从各方面进行了解,对社会上的各种专业需要详细调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适当改革与删除一些落后、陈旧、社会脱节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让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进来,专业课程,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纳入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之中,结合专业教学,是大学生毕业后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内容进行融合与接纳,优化专业课程,从根本上提高“90后”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使其毕业后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4.积极意识

“90后”大学生就业观具有两面性,既有它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地科学就业观尤为重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从从管理为主转变到以主动服务大学生为主,化被动为主动,针对“90后”这一群体的大学生的鲜明特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采取突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当然,注重这一大群体的差异性之外,到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上,也要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兴趣、条件不同引导学生科学就业,根据其未来发展定位或者职业选择偏好,进行针对性的精细指导,为有方向有目标的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三、对90后大学生就业观指导的体系构建

通过对多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新鲜、一手的高质量信息少之又少,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90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再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比较短缺,消息相对闭塞,市场信息不顺畅,使得得到的有关的反馈信息存在断层现象。

1.加强科学就业观的教育

科学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就业环境和自我的正确认识而形成的对就业的正确判断和价值标准。就业观的教育应起始在大学学习刚开始的时候,结合思想、道德、理想进行,从最初时就注重形成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念的教育,使这一群体不单只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还会把国家、人民,小至学校、同学的利益结合起来。

2.积极开展就业心理培训

随着就业竞争的愈演愈烈,“90后”大学生的面对求职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是各种心理问题,如未雨绸缪的焦虑心理、天之骄子的自负心理、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等。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加强对其心理的走向的关注,积极引导向科学的方向发展,能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的心理危机期,为成功就业保驾护航。

3.建立就业信息对话平台

这一平台应该包括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咨询、社会需求信息、招聘活动,时效性、多元性、直接性是其主要特征,使大学生能及时了解有关就业信息。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可以有如下做法: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校友等为“90后”举办交流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引导大学生尽早的认识社会、感知企业、感受岗位;通过现代网络交流载体如QQ、飞信、Email、学校论坛等,把过去的用手工查找某一届、某专业、某班级索取学籍档案变为电脑录入名字查找,方便又效率,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

[1]陈璇.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2012,(12).

[2]周喜林,曹楠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6).

[3]刘姬冰,王东明,崔建民.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

[4]韩广海.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