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的计算机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研究

2013-08-15 00:5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克拉外语教学外语

郭 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将足量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作为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已成为了英语学习及教学的一个最便捷平台,并充分证明了其在语言输入方面的优势。计算机及网络辅助下的英语教学使语言的信息输入得到了多种多样的强化。这种语言输入渠道的多样性使得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性得到有力调动,并使学习者们通过新学习模式和学习手段的运用,更有效的培养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一、语言输入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教授提出“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对于语言输入的理解是人类能够习得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就是语言习得的必要前提条件。所谓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指的是语言学习者或听到或读到的可以被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已经达到的语言水平。在较低的情感过滤条件下,只要通过足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学习者通过“语言习得机制”的加工,外语能力是可以通过内化而习得的。

(一)“可理解性语言”的特点

不难看出,可理解性语言是“语言输入假说”的关键。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所谓的可理解性并非是对于形式的理解,而是对于意义的理解。虽然学习者所接触的材料必须稍高于学习者目前所掌握的水平,但是不能被学习者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无法帮助学习者实现语言习得这一目的的。

2.语言输入应该既有趣又与学习者相关联,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是从外语里获得信息的。

3.语言输入是非语法顺序编排的,学习者无需严格遵照语法顺序去习得一门语言,而应使语言习得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与环境中产生。

4.语言输入必须有足够量的保证,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即大量的听或读,才会产生语言习得的过程。

(二) 语言输入的“i+1”原则

克拉申认为,语言的输入必须遵循“i+1”原则。他把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水平和状态定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为“i+1”。只有在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输入材料处于“i+1”水平的时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语言材料的难度过高或过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对于他们的语言习得都没有足够的意义。如果语言输入可被理解,并有足够的输入量,那么学习者会自动发展到“i+1”的水平。当然,学习者的当前状态“i”与下一个发展阶段“i+1”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需要依靠语言环境内的相关信息及语言学习者的既往经验来弥补。

二、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方面的不足

由于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是上世纪80年代才传入中国的,因此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在语言输入方面过多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改革的困境。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及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与“语言输入假说”中所倡导的理想化输入模式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输入材料的不足

首先,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是依靠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英文译作习得英语的,很难触及原文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及与全球各国的沟通往来更加频繁,我国的外语学习者逐渐有机会接触到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材料。即便如此,在这些语言输入材料中,还有很多是经过选择性加工的。传统的语法式教学使得外语教学者在语言输入材料的选择上以完全合乎语法的标准式为准则,忽视了语言输入过程中语言环境的作用,这在本质上违背了语言交际的初衷。

语言输入材料的选择范围狭窄直接带来了对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影响。真正生活化的,与学习者息息相关的内容一经加工便失去了原有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特点。这也是导致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始终难以输出地道外语的原因。语言的表达是习得的结果,只有通过内容适当的可理解性输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他们才能自然的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输出。

(二)语言输入方式的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外语学习者接触的语言输入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单一的书面文字形式的输入在国人的外语学习过程中长期以来占据了主要位置。印刷制品的内容更新速度及信息量远远无法达到“语言输入假说”中所要求的足够的输入材料的量。这种单一的、缺乏多样性的语言输入方式导致学习者难以不断更新自己的“i+1”阶段,从而阻碍了他们语言习得与发展。

而在听力的输入这一部分,原始的广播式和录音磁带式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外语习得中占据主导。这些传统的、不可视的、缺乏生动性和亲和力材料输入方式会逐渐消磨学习者的兴趣,使得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对于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从而难以实现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此外,缺乏多样性的输入方式也给语言输入材料带来了数量上的影响。

因此,我国传统的外语输入材料和输入方式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难以满足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的要求。拥有范围广阔并具有多样性的外语输入材料和输入方式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三、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在语言输入方面的优势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期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使外语学习在语言输入方面产生了巨大变革。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互联网的多媒体语言输入方式使给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注入了新鲜血液,摆脱了传统语言习得方式的弊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语言输入材料质、量高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多媒体平台,使知识和信息的输入量前所未有的增大,甚至趋于爆炸。互联网的运用增强了语言输入材料的时效性,使语言学习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语料。在此种情况下,语言输入材料不再是经过精加工处理的,而是真实的、符合语言环境变化的,真正实现了对学习者习得一门语言的本质要求。

多媒体技术下的音频、视频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学习者的兴趣,使他们有机会置身于真实语境中,利用各个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刺激大脑的记忆及感知能力。大量内容丰富、真实有趣的语言输入材料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语言学习者对于“i+1”的要求。

(二)语言教学及习得方式多样化

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多媒体功能,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充分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选择。教师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入资料,包括音频、视频、电子阅读文稿等,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真实语言环境,转变自身角色,真正充当课堂的组织者而非领导者,使学生成为语言输入的主体。

学习者运用计算机进行单机学习、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或交互式学习;远程教学模式使学习者的语言输入方式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语言输入和学习资源达到了最大化。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和公平的学习平台,使语言输入变得简易、高效、触手可及。

(三)情感因素

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产生的联系相对独立,角色也较为固定,而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彻底颠覆了他们各自曾经充当的角色。以往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只粉笔的照本宣科式教学使教师成为一名“独角戏”者,语言输入完全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大。一句鼓励可能会成就一个好的外语学习者,一句批评也可能会使学习者彻底丧失习得语言的信心。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及学习方式使得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获取语言输入的过程中较少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多种媒体的自由选择与应用大大减少了学习者的心理压力,使外语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总之,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帮助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深刻认识了语言输入的特点和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方面的不足。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为语言输入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平台,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理想的语言输入材料和适当的语言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对于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必将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如何发挥其更大作用促使语言教学及习得更加有趣、有效、有力值得外语教学者及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者投入更大精力予以研究和实践。

[1]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2]管肖霞.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与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9,(15).

[3]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申语言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2001,(4).

[4]绳薇.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9,(10).

[5]朱红霞.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2).

猜你喜欢
克拉外语教学外语
一克拉便利店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