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干部选任科学化水平——“综改区”建设干部选任思考

2013-08-15 00:49
三晋基层治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优秀干部组织部门山西

曹 扬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在2011年底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指出:“要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大局来培养选拔干部,并以此作为组织部门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要求。”[1]袁书记的讲话,既对新形势下干部选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省“综改区”建设过程中组织人事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各级组织部门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选任出一批求创新、重落实、有激情、能力强的干部,为早日实现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献计出力。

一、选任“综改区”建设干部应提新要求

2010年底,我省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2011年11月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共谋转型跨越发展大计,省委对未来五年山西“综改区”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综改区”建设,根本在于落实。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此,在干部选拔模式上应有所突破,大胆选任以下几种类型的干部。

1.“创新型”干部。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山西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唯一路径。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山西这个内陆省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的综合优惠政策,可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央之所以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在于将部分具有不同发展特色的省、市、区推向改革深水区,在先行先试的政策引导下,以取得局部的突破为下一步全面推进改革、深化改革提供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讲,“综改区”的建设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机制的创新试验过程。我们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就是使用那些敢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抛开束缚的创新型干部。[2]

2.“落实型”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省、市党代会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一批狠抓落实的干部去实践,要杜绝以口号落实口号,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不实之风,要摒弃为了发展而不惜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急功近利之风,把那些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实干的“落实型”干部提拔起来。

3.“激情型”干部。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慢进都要退。转型跨越的步伐必须要有速度,否则不足以“跨越”;率先发展的事业必须要有激情,否则不足以“率先”。每一名干部应摆脱“文山会海”的困扰,走出“迎来送往”的接待应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内,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充满活力地去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带动、激发起更多的人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因此,干事有“激情”的干部应该更多的进入组织部门的视线。

4.“能力型”干部。袁纯清书记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分析指出:“山西现在不缺一般性干部,不缺干一般工作的干部,也不缺搞传统产业的干部,缺的是搞转型发展、搞新兴产业、搞‘四化’建设的干部。”“能力型”干部不足,不足在搞煤化工和资本化运作的专业人才急缺,不足在领导型通才干部和技术型专才干部搭配不合理,不足在干部经历和任职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都需要组织部门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干部素质,通过不同岗位的历练丰富干部经验,通过招才引智填补紧缺干部岗位的空白。

二、选任“综改区”建设干部要有新思路

“不去想大发展,不敢于大发展,不善谋大发展”,这是袁纯清书记对山西部分不思进取干部的总结。提高干部选任科学化水平,确保把那些优秀干部选拔到工作的第一线,必须在坚持干部选任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1.不求“全面型”,只求促发展。“综改区”建设的目的是推动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践证明,选任干部不能拘泥于小节,更不能求全责备,关键要看干部是否有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推进项目落地等方面是否有思路、有办法、有措施。

2.不论“资与辈”,只论有实绩。推进“综改区”建设,所有干部面临的都是崭新课题,哪些干部可以胜任,不是看过去的资历与辈份,而是看谁的实绩更为突出。因此,必须打破干部选任的条条框框,把那些确有实绩的干部破格提拔起来,为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搭建广阔平台。

3.不唯“学历高”,只唯能力强。建设“综改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但高素质并不等同于高学历,高学历也不等同于高能力。“综改区”干部选拔要做到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既重阅历也讲能力,那些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能够发挥大作用的干部,应该破格重用。

三、选任“综改区”建设干部要推新举措

(一)选拔创新

干部选拔必须在坚持“制度选人”的基础上,更新用人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宽松氛围。

首先,更新用人理念。在“综改区”建设中,干部的选任,应该本着“唯才是举”的理念,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科研攻关等进程中,大胆使用“人才”。其次,创新体制机制。要拓宽干部公选范围,在坚持干部选拔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干部都能参与公平竞争;坚持从岗位需要出发,以岗选人,促使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再次,要打破既有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倾向,允许优秀干部破格提拔。

(二)任用创新

人岗相适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如何充分发挥每名干部的特长,将合适的干部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中去,是干部任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改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干部任用要在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下,注重两个结合:

第一,要把工作经历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设“综改区”需要把一批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的第一线。一是要特别注重从基层选任干部,他们来自一线,“实践”经验丰富;二是要特别注重从工厂、企业中选任干部,他们熟悉生产和经营,比较于一般干部更懂“专业”;三是要特别注重从高校和科研院所选任干部,他们从事教学和研究,比较于一般干部更懂“理论”。

第二,要把干部培养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干部培养不仅要因“才”施教,更要把施教与选任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强化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更要针对岗位的特殊性,通过急难险重的工作去锻炼干部。建设“综改区”,最“急难险重”的任务就是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征地拆迁、维稳促和,要把干部派到这些关键岗位上去培养、去锻炼,更要在其佼佼者中进一步考察干部、任用干部,真正把干部培养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建设“综改区”的实践探索中,要想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要选任一批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一线工作岗位。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为建设“综改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袁纯清.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M].山西组织工作,2012,(2).

[2]汤 涛.在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山西组织工作,2012,(2).

猜你喜欢
优秀干部组织部门山西
从组织部门的“五个一”看优良部风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关于如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与实践
把握好“第一工程”的“魂”“纲”“根”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组织部门不能成“近水楼台”
优秀干部难以脱颖而出的现实表现及其成因